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程琳 《法制与社会》2015,(9):234-235
行政法学的独特体系及与众多行政实践部门的密切联系,决定了行政法学的教学方法需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案例教学是法学专业的一个必要教学方法,这一方法在《行政法学》的教学中运用尤其重要.但我国目前的行政法学案例教学在案例选择和案例分析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既要从宏观上把握行政法学体系,又要从微观上确定案例的选择,以此提高案例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行政法学体系是行政法学在学科上的内部结构关系及整体构成方式.随着行政法学研究的深入,该专题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既有专文的论述,也有散见于教材及著作中的各种观点.本文着眼于构筑体系的原则,几对关系的比较及行政程序法的地位等予以简要综述,以期勾画出我国行政法学体系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法学教学方法,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建立并逐渐形成了适应我国法律实践和法学教育实际的案例教学法。《行政法学》是一门重要的法学课程,在《行政法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使得《行政法学》的教学更为生动、易懂、贴合实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讲授这门课程的老师应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案例教学法的内容及如何在行政法教学过程中组织实施案例教学等问题进行论述,以期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以行政法学的中国性问题为研究对象,行政法内涵的酝酿、生成、演变,深受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制约,并与各个不同国家的历史背景、文化结构和民族心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我们坚持法律的普适性的做法,不考虑社会背景性因素,机械式的、一元式的继受西方行政法律制度,则难免出现南橘北枳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有发达的行政法规范,但无现代意义的行政法,更无行政法学。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法学源于一个世纪前对日本法学的继受,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废除旧六法,行政法学一时沉寂。20世纪50年代一度改弦更张学习苏维埃法,但不久行政法学教育和研究陷于全面停顿,30年前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得以恢复并迅猛发展。行政法学自身枯荣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行政法学的历程折射了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张智超  王珏 《法制与社会》2010,(36):294-294
部门行政法,是指规范调整一定行政部门或领域内发生的国家行政关系及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行政法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早已将部门行政法体系纳入到行政法学的视野。本文从行政法学者对行政法的认识角度出发,系统阐述了我国行政法学研究的发展及现状。  相似文献   

7.
行政法学的发展经历了比较长的历史和无数学者的研究探索,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自行政科学至法律科学的转变,与此同时,其职能重心也已经从司法审查转变为控制行政过程.这一转变的发生是由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先进性所决定的,其在现代社会中能够发挥的作用非常关键.本文主要就现代行政法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现代行政法学的构建中心,...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基本命题是。能否通过逻辑上的动机一致性假设,发展出用于描述、解释和预测行政法现象的实证理论.乃是当代行政法学的基本难题。笔者认为,如果这一难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现存的规范学说将长期丧失应有的严谨性.并加重行政法学家在最基本的规范命题上的认同危机。在此。笔者将试图通过阐明实证行政法学和规范行政法学的划分标准、研究规则和学术意义,提出当代实证行政法学面临逻辑上双重行为动机假设及由此导致的分析基础的不一致性的困扰.并简要分析公共选择理论如何有助于这一基本难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公共服务理论与行政法学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服务理论是行政法学发展的理论支点。以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行政法学将会发生一次深刻的转型,即由以控权论为基础的传统行政法学转向以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的现代行政法学。现代行政法学在价值理念、行政范围、行为模式、救济方式等方面都将突破传统行政法的疆域。  相似文献   

10.
行政法学的认知基础是指研究行政法问题以及对行政法学科进行构建时所依赖的那些最为基础的因素.它有助于树立科学行政法观,形成科学解释逻辑,使行政法问题的分析具有底土根基,使行政法学与行政法治相契合.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行政法学研究局限于用政府管理、平衡理念、行政秩序、公权性能等来认知行政法,致使行政法学研究视野相对狭隘、研究理论基础相对单薄、研究方法论不足.为此,应当通过厘清行政法学的认知基础进而倡导研究者根据行政法的认知基础来思考行政法问题.并利用行政法学的认知基础树立良好行政法学风,建构科学方法论,完善行政法学分析技术,丰富行政法学知识,形成和建构行政法科学.  相似文献   

11.
薛刚凌 《中国法学》2014,(3):229-246
《行政诉讼法(修订草案)》公布后,各界讨论热烈,意见纷呈,其中不乏尖锐的批判,而要达成共识,需要对修法宗旨、立法目标、诉讼类型和构造等基本问题重新予以检讨。破解"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是修法的重要任务,但如何破解,则需要从制度设计上找到造成实践困境的原因并加以改进,修法还要根据时代需求提升行政诉讼制度的品质。目前法律文本中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不分,诉讼结构错乱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就立法目标而言,应在完善权利救济的基础上,扩展秩序保障的功能。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以主观诉讼为主、兼顾客观诉讼的诉讼模式,并通过诉讼构造的改革完善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2.
行政调解制度之比较法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调解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作为一种"东方经验"在我国有近千年的历史。从比较法观察,强化诉讼外调解是现代法律制度发展的一大趋势,以日本ADR为代表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在西方行政法上得以广泛适用。本文对国内外行政调解相关制度进行了考察分析和比较,以期促进行政调解法律制度的完善,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3.
比较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抑或作为学科分支体系虽存在诸多争议,但其因特有功能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德国学者茨威格特在其<比较法总论>中指出:"比较法作为一所'真理的学校'扩大并充实了'解决办法的仓库',并且向那些有批判能力的观察家提供机会,使他们能够认识在其时'更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行政法理论基础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的宪政原理和制度以及社会历史条件导致了诸多行政法学说的相继出现 ,并指导着其行政法治建设和行政法学研究。我国的行政法理论和实践呈现出与西方不同的路径 ,行政法理论基础处于规范研究层面 ,对我国行政法的认知和把握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 ,紧扣“控制国家权力”的宪政理念 ,在公民与政府的对峙与良性互动中点滴积累行政法的实践 ,以此迎来宪政的曙光。  相似文献   

15.
刑法目的不能等同于刑罚目的:前者比后者具有更高的价值追求和理想境界;惩罚犯罪只是刑罚本身的行为属性,不应是刑法的目的;在我国社会转型期,认为稳定规范是刑法的现实目的的观点值得商榷;保障人权应是刑法目的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数字行政法的演化和形成是行政法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迁。人工智能自动化行政决策与行政裁量合法性的冲突,信息化无形财产与现行行政规制制度的矛盾,典型地体现着数字化对当代行政法核心结构的挑战和数字行政法的转型特征。基于数字化的新产业革命和行政组织及其行政范式的变革为数字行政法的兴起提供基本背景。数字政府的规模、网络新时空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为数字行政法的形成提供了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法律术语外文翻译的精确和统一,是中外法律交流新形势的要求。比较中西相关法律制度的异同,考察国际英文文献对相关概念的使用,本着求同存异、约定俗成的原则,探讨行政诉讼、行政复议、信访,法律、法规、规章,行政行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裁决,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行政机关、行政执法人员,行政责任、行政处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法治政府等等行政法学关键词的英文翻译,在当前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法中权利设定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涌 《金陵法律评论》2001,1(1):137-144
民法是关于权利的法律,理解民法的权利设定技术是理解整个民法的基础。本文拟就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一阐述。一、民法中的概念民法对权利的设定是通过民法规范而成就的,而民法规范则又是由概念组成,对民法中的概念的基本类型与性质的分析是探索民法权利设定技术之奥妙的入口。(一)民法中的概念的类型民法上的概念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描述事实的概念,如有体物、侵权行为等,二是描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如物权、债权等。但是,这两类概念经常被混淆,如合同与合同关系、委任与代理关系等。民法中描述事实的概念也有两种,一是描述自然性事实的概念,如土地、货币、建筑物等,二是描述建构性事实的概念,如法律行为、侵权行为、行为能力、善意、过失、要约、承诺等。第二种概念所描述的事实都  相似文献   

19.
行政法变化的范围可以通过考证不同历史时期行政法学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来印证。新政时期随着行政权的膨胀,美国行政法的核心是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和司法审查的范围问题。20世纪50年代后,行政调查权与福利国家下的政府给付问题成为新的焦点。随着经济发展的停滞,70年代后,追求更有效率的行政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成本效益分析的运用与谢弗林原则的确立正是对此的回应。  相似文献   

20.
The decree of the Presidium of the USSR Supreme Soviet of June 21, 1961, "Further Limitation of the Levying of Administrative Fines," which establishes a number of fundamental propositions on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came into effect in January 1962. The union republics have adopted appropriate legislation in furtherance of this decre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