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贻康 《德国研究》2011,(4):4-8,78
“德国的欧洲”还是“欧洲的德国”这一缠绕欧洲时局百余年的“德国问题”,对于欧洲一体化的兴衰有什么影响?今天“德国问题”是否又重新冒头?德国在欧盟中“一国独大”意味着什么?德国的战略定位已是欧盟兴衰和欧债危机能否解决的关键.由此出发,本文从“德国问题”角度探析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车轲 《德国研究》2023,(1):4-31+149
在德美同盟中,德国并非完全追随美国,其对外政策呈现出在“战略协调”与“外交对抗”之间动态变化的特点。根据本体安全理论,德国动态调整对美同盟政策的动力机制源自于德国维护其“文明国家”“西方国家”和“正常大国”复合型外交身份稳定性的需要。德国在“战略协调”和“外交对抗”之间的策略选择,取决于美国外交政策对德国复合外交身份稳定性的冲击程度。当美国对外政策调整严重威胁到德国外交身份的稳定性时,本体安全机制会推动德国调整其对外身份的叙事结构,指导德国采用外交对抗或战略平衡的方式应对由此导致的身份危机。不过,德国的对美政策调整被限定在外交身份框架的范围之内,因而两国间的分歧不会造成德美同盟关系的根本性破裂。  相似文献   

3.
“文明国家”外交政策理论在德国的政界和学界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分析德国对外政策的实践评介了这一理论。德国“文明国家”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国内稳定的市民社会和以市民社会价值观为主导的国家角色设计方案。在实践中 ,德国外交政策致力于多边主义原则 ,坚持“西方一体化”取向 ,推动国际关系的文明化和法治化 ,但它同时也受相互依存的国际政治现实的制约和影响。德国“文明国家”外交政策仍然有其发展的限度。  相似文献   

4.
浅析德国经济增长乏力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析德国经济增长乏力的原因苏惠民论对外贸易,德国排在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按国内生产总值,德国紧随美、日之后,世界排行第三。在欧洲,德国一向是无可争议的“巨富”,国内生产总值几乎等于法国和英国之和。自从1948年艾哈德推行货币改革以来,德国经济实力不...  相似文献   

5.
黄萌萌 《德国研究》2023,(1):32-60+149-150
近年来,德国安全政策呈现新态势,俄乌冲突进一步凸显了这一新态势,促进了德国安全政策转型。在国家层面,德国突破“军事禁忌”,援乌武器,提升国防;在欧洲层面,德国促进了北约与欧盟防务嵌合;在国际层面,德国加强了对印太地缘政治与安全事务的参与。德国安全政策新态势形成的原因既是基于外部危机触发的“威胁认知”,也源于德国外交角色与安全观变迁的内生动力。近年来,德国对“国际责任”与“权力政治”的自我认知发生了变化,盟友的期待也随之不断上升,德国外交角色从“文明力量”演变为“建构力量”,其中既有规范性力量底色,也有权力政治逻辑。然而,克制文化的遗存作用、政治精英的权力分配、经济成本高昂以及军事资源短板仍制约着德国安全政策转型的幅度与进度。中国应客观评估德国安全政策新态势在对华政策上的影响,在中美俄欧四方互动中,更加审慎地塑造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6.
关于联邦德国“阶层社会”理论的综述丁智勇一、联邦德国阶层社会的主要标志依据德国社会学家的看法,德国社会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8世纪到19世纪中叶的德国封建社会可视作“等级社会”阶段;从19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处于“阶级社会”阶段;而德国阶...  相似文献   

7.
庞文薇 《德国研究》2006,21(3):54-59
职工“共决权”——“共同决定权”——是指职工参与公司管理,享有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以及公司决策等进行共同决定的权利。德国的职工“共决”制度以其完善和稳固的体系,在世界上堪称独一无二。然而,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制度,在近年来德国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饱受质疑,对此,德国企业界和学术界纷纷展开了讨论。本文从简单介绍德国职工“共决权”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入手,对现在的讨论焦点进行总结,最后提出笔者对德国职工“共决权”改革的一些看法。同时,为了开拓新市场和降低劳动力成本,德国大型企业乃至中小型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廉  相似文献   

8.
夏汛鸽 《德国研究》2002,17(3):38-41
本文从价值观念、政治原则和竞选战略等角度 ,扼要分析了德国绿党从“反对一切政党”的党向“在政党体系内选择”的党调整的路线 ,在不同的视野中讨论了德国绿党对德国政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德国行业协会的服务职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德国行业协会的服务职能刘跃斌一、德国行业协会的组织状况德国行业协会的组织程度相当高。一家企业通常不仅是一个协会的成员,也可以同时从属于好几个协会。总体来说,德国的行业协会由三大类系统组成,第一类是:“德国雇主协会”;第二类是“德国工业联合会”、“手工...  相似文献   

10.
梁志建 《德国研究》2006,21(1):39-43
财政平衡是德国基本法规定的“社会国家”原则之一。本文试图从联邦宪法法院1999年对“财政平衡法”规范审查案的判决,分析德国财政平衡法规范查案背景,德国国内对此的反响及判决带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介绍90 年代初以来德国的多次关于外交政策“正常化”辩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社民党和绿党这一时期在外交政策上出现的重大变化。文章在阐述红绿联盟政府保持德国外交政策连续性的同时,对其中的变化和不稳定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乔丽丽  刘耘华 《德国研究》2023,(5):135-151+156
19世纪德国的中国书写与想象,其蕴涵较为复杂。作为负面形象的“中国”发酵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普鲁士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因而它常常被自由主义者引为反抗普鲁士强权的政治与文化隐喻,即一种用以躲避文字审查的文学修辞策略。受此影响,“中国”成为德国普通民众娱乐消遣的虚构素材库;同时,出于19世纪末德国政治与外交的需要,“中国”又曾是德国所期望的远东市场及军事同盟候选国。德国19世纪政治、文学、娱乐、经济与军事领域的中国书写相互关联又彼此影响,德国学者、文人借创造“中国形象”来完成符号化的意指过程,以达到实现自我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变德国所面临的高失业率等困境,社民党和绿党联合执政时期推出了《2010改革议程》一揽子改革计划,这其中包括了针对劳动力市场实施的“哈茨改革”。本文首先从历史纵向上分析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发展,然后以“第三条道路”理论为依托,指出哈茨改革带来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范式变迁,即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已经从积极型转向了激励型,这种转向不只是体现在政策目标上,而且也落实在具体政策措施上。本文最后论述了由基民盟/基社盟与社民党组成的大联合政府期间以及由基民盟/基社盟与自民党组成的新联合政府对哈茨改革的部分修正。  相似文献   

14.
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在德国及欧洲科学研究方面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在德国及欧洲科学研究方面的促进作用[德]顾英莉王继平译徐朔校1.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在德国的作用1.1“德国科学的应急组织”———德意志研究联合会的历史简介德意志研究联合会的前身“德国科学的应急组织”创建于德国科学的危急时刻———第一次世...  相似文献   

15.
德国铁路方面将更严格地隔离吸烟者和不吸烟者。联邦铁路总裁哈特穆特·梅多恩 (HartmutMehdorn) 6月 14日说 :“谁要想在火车站吸烟 ,就必须去吸烟区 ,就如在机场常见的那样。”铁路方面希望由此可以避免铁轨看上去“像个烟灰缸”。这一新举措将能节省上百万马克的清洁费用。铁路方面还计划扩大火车上的禁烟区 ,但不会完全禁止吸烟。德国火车站的吸烟区@朱宇方  相似文献   

16.
徐理勤 《德国研究》2006,21(4):47-52
本文依据伯顿·克拉克教授的高等教育三角形协调模式,深入分析了德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国家权力”和“学术权威”的协调作用,并阐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趋势及给高等教育协调模式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940年夏,法国失败并同德国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具有光荣斗争传统的法国人民坚贞不屈,奋起反对德国占领者的掠夺和统治。在伦敦,戴高乐将军领导了“自由法国”运动;在国内,大大小小的各种抵抗组织如“解放北方”、“军民组织”、“解放者”、“抵抗者”、“义勇军”、“解放南方”、“战斗”等纷纷建立起来,以各种方式展开斗争,给予敌人以不同程度的打击。  相似文献   

18.
德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走向及其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华 《德国研究》2009,24(4):51-56
近年来,德国实行以刺激经济增长为核心的赤字财政政策,由于未达欧盟公共财政标准,德国于2006年出台“税收改革法”,年度财政转而基本趋于平衡;2008年,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德国重拾具有扩张色彩的财政政策,其财政政策经历了由赤字到平衡、再重返赤字的过程。在此期间,德国中央银行则主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利率杠杆的调整,实施由紧缩向扩张转变的货币政策。德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双松”组合符合“丁伯根法则”,未来可能出现“强财政、弱货币”的调控方式,同时面临遵守欧盟财政标准与自由运用财政政策的艰难选择。  相似文献   

19.
“德国巴伐利亚州产品展示会”在上海举行本刊讯为期十天的“德国巴伐利亚州产品展示会”今年6月中旬在上海举行,受到了中国消费者与企业界的欢迎。该展示会是由德国巴伐利亚国际经济关系有限公司、上海德国工商代表处等机构联合举办的。来自巴伐利亚州的著名企业向中国...  相似文献   

20.
连玉如 《德国研究》2009,24(3):22-31
本文以德国“社会国家”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政治、法律等多角度全面阐述二战后60年以来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中社会福利、社会政策的发展和变迁历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2000年以后德国“社会国家”所面临的改革及其改革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