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转眼间,已经几个月过去了。 几个月来,我自始至终都不敢相信斌斌已经离开了我们这个事实。白天,一闲下来没事,我总会听到斌斌那亲热地喊“妈”的声音;一听到有人敲门,我就忙不颠地跑去开门,总以为是斌斌回来了,到了晚上,我几乎夜夜失眠,偶而闭上眼睛,全都是斌斌的影子,有他小时候的模样;有他穿警服的神态;更有他在大街上躺倒在血泊中的惨状……   斌斌,我的孩子,你回来吧,我已经做好了你最爱吃的抓饭、拌面,就等着你回来和爸、妈一块品尝;斌斌,我的孩子,你快回来、快回来吧,你难道忘了,全家人都等着你参加明天的订婚仪式吗 ?   斌斌是我最小的孩子,他上面有四个姐姐、两个哥哥。   1990年,斌斌高中毕业了,正当全家人张罗着给他找个事做的时候,他却瞒着我和他爸,偷偷报名要参军。当时,闻知此事,我死活不愿意,因为就在一年前,我已经有一个儿子在部队牺牲了,我伤透了心,当时,我才 50刚出头,听到噩耗,一夜之间白了头,我实在不想……看我这儿说不通,斌斌没办法,就叫来了他的姐姐、哥哥,大家一齐做我的思想工作,看到孩子那铁了心的样子,我最终答应了他的要求,但加了两个条件,第一就是到了部队要好好干,第二是每个月寄一封信回来。好在孩子还...  相似文献   

2.
江苏射阳县黄尖镇花川村男青年王文斌,今年刚入南京师范大学毕业。提起他的求学经历,小王总说:我永远不会忘记乡亲们对我的关心帮助。”今年26岁的王文斌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父亲王少荣患有精神病,”且一只眼睛失明。母亲朱仁秀左腿残疾。哥哥姐姐智力低下,一家五口唯有王文斌是一个健全的人。全家吃饭穿衣都由集体解决。1980年,王文斌到了上学的年龄。看到其他小伙伴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他拽着妈妈的衣角也要读书。可是一贫如洗的家庭拿什么让他去读书呢?这时村支部和学校的领导来到他家里,将王文斌接到学校,使王文斌走进了课堂…  相似文献   

3.
转眼间,已经几个月过去了。 几个月来,我自始至终都不敢相信斌斌已经离开了我们这个事实。白天,一闲下来没事,我总会听到斌斌那亲热地喊“妈”的声音;一听到有人敲门,我就忙不颠地跑去开门,总以为是斌斌回来了,到了晚上,我几乎夜夜失眠,偶而闭上眼睛,全都是斌斌的影子,有他小时候的模样;有他穿警服的神态;更有他在大街上躺倒在血泊中的惨状……   斌斌,我的孩子,你回来吧,我已经做好了你最爱吃的抓饭、拌面,就等着你回来和爸、妈一块品尝;斌斌,我的孩子,你快回来、快回来吧,你难道忘了,全家人都等着你参加明天的订…  相似文献   

4.
父亲想错了     
我的父亲是个农民的儿子,他从小就跟着祖父,过着上顿饱、下顿饥的日子。艰苦的生活使他萌发了不想当农民的念头。通过日夜苦读,父亲终于实现了愿望。他到城里当上了一名干部,终身享受国家的俸禄,再不用受那日晒雨淋的罪,而且在生活上比起当农民的叔叔来富裕多了。因此,父亲常常为自己的“英明决策”而沾沾自喜。可是,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父亲突然发现自己想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那还是从头说起。祖父去世以后,他的家当交给了没跳出“农门”的叔叔。当初几年,由于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  相似文献   

5.
我的父亲华玉恩今年只有41岁,可看上去却像个小老头:深密的皱纹爬了一脸,头发和牙齿差不多脱落完了,又黑又瘦的。十年前,当我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为给我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他毅然放弃了农场的安逸生活,把家搬到了都市。在打工无着的情况下,父亲就靠收破烂、弹棉花挣钱供我上学。“有废品拿来卖———”那一声吆喝阴翳着我的童年父亲是每个人的生命中无法选择的,但总不会有人希望自己的父亲是个捡废品的吧。常常,我因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我家于1992年搬到了哈尔滨市。因为穷,动力区垃圾山附近一…  相似文献   

6.
刘春 《黄埔》2023,(1):67-68
<正>我的父亲刘华民,1922年9月出生于山东曹县一个偏僻的乡村。在那个军阀混战、国家风雨飘摇的年代,读书识字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我奶奶虽然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妇,但很有远见,省吃俭用地供我父亲读书,想让他出人头地,不再给地主当佃户。于是,父亲在本村小学堂接受了启蒙教育。13岁那年,幸运降临到父亲头上。当时,宋哲元在他的部队办了一所军官子弟学校,名叫育德中学。由于父亲的二舅父在29军宋哲元部任连长,作为军官子弟,父亲得以进入育德中学学习。  相似文献   

7.
不知是什么原因, 一想到人民调解,我就想起了还在家乡农村的年近古稀的老父亲,忆起他为邻里纠纷,家庭纠纷排忧解难的身影。当一个个难题解决,看到别人以尊敬的眼光看着父亲时,作为儿子,我有了极大的满足感和自豪感;然而,父亲的调解也给我少年的生活、学习带来阴影,让我度过了一个梦魇般的初中年代,也最终促使父亲渐渐远离调解。  相似文献   

8.
1985年9月1日下午4时,一架757客机从香港的上空盘旋一圈后降落在启德机场。站在机场旁边接站的万兴亚望着走出机舱的那些老者们,不知哪一位是自己的父亲。好在有台湾方面的联系人李先生,他拉着万兴亚的手走到一位年近7旬的老者面前介绍道:这就是您的父亲万林山……40岁的万兴亚从出生以来叫出了第一声“爸爸”,随即父子抱头痛哭……解放前夕,万兴亚的父亲随国民党军队去了台湾,一个完整的家庭就这样分离了。1960年,经人介绍,万兴亚到鄂旗人民委员会当了勤杂工。这份工作对他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他早起晚睡,把各项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相似文献   

9.
简文华 《台声》2002,(10):42-43
我的父亲简炳田,1921年出生在台湾台北板桥一户农民家庭,兄弟姐妹12个,父亲排行老二,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度过了他悲惨的童年。大叔父的突然去世,小姑姑无奈送人做了童养媳,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未成年的父亲肩上。为了生计,父亲被迫退学,做了一名远航轮上的押船工。父亲说,那时候他就像一叶无根的浮萍,到处漂泊。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杂活、累活,十分辛苦,可是为了能给家里补贴一点生活费,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1949年,国民党对待人的诚心,对待工作的专心,对待生活的爱心,对祖国的赤子之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和…  相似文献   

10.
雪白的向往     
我没见过我的祖父。但父亲经常向子女们讲起他。父亲告诉我们,祖父是个医生。但祖父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并没能静下心来行医。祖父在1925年到广州参加了国民革命,后来他以军医身份随北伐军一直打到武汉。可惜他在1932年便去世了。祖父留下遗嘱,要孙辈学医,成为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父亲曾以优异的成绩考进过协和医学院,但是由于后来与祖父失去联系,没有了经济来源,只好辍学,去谋求一个马上能养家糊口的职业;他当然更为迫切地企盼子女们至少有一位能终于成为医生。遗憾的是,由于种种主观与客观的原因,不仅我和哥哥、姐姐们长…  相似文献   

11.
情结     
都说人是在挫折中不断成长进步的,回想在北京五年间的保安生活,我走过了一段曾经迷失最终醒悟的心路历程。93年当我投资的生意再也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整个人也到了崩溃的边缘。我从城市租住的房子里搬回了乡下父亲的身边,我整日的无精打彩,也不走出家门一步。父亲...  相似文献   

12.
热气逼人的1995年夏天,我收到了珠海市人民警察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但,也就为了这一纸通知书,我与父亲进行了最后一次的顶牛。父亲以一百个的理由和他几十年的亲身经历来反对我走过警校的大门。因为,在父亲的心目中,这不是一个好的职业,何况,家庭经济也不允许我进入警校。但,我依然坚定、执著,谁也改变不了我的警察梦。我忘不了乡亲们在流氓地痞的淫威下的敢怒而不敢言,忘不了今天我的家所以困苦潦倒的原因。当我把警校的通知书交给父亲时,父亲只一个劲地抽着水烟,眼睛看着那虚渺的烟圈,一动也不动。母亲却红着眼,只顾忙着自己…  相似文献   

13.
<正>“关键时刻,我得上!”这是河北省沧州市公安局运河分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原三级警长刘亚斌面对危险时的口头禅。然而,2022年5月7日,刘亚斌却因积劳成疾突发疾病不幸殉职,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公安工作岗位,年仅42岁。16年从警生涯中,刘亚斌直面歹徒100余次,先后负伤20余次,直接参加侦办和侦破的刑事案件达500多起,在抓捕的关键时刻,他总是冲在最前面。  相似文献   

14.
父亲叫刘本祥,在部队时叫刘炳祥.在国民党的军官档案里,应该可以查到我父亲的名字.父亲生于1909年,如果活到现在应是106岁.要是父亲还活着就好了,他有可能会领到一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我写过一篇《母亲的奖章》,记述的是母亲当县里劳动模范的事.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该写一写父亲的纪念章了.父亲是一位抗战老兵.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他的子女不提起他,恐怕没人会记得我们的父亲了. 以前,我从没想过要写父亲.父亲1960年去世时,我还不满9周岁.父亲生前,我跟他没什么交流,父亲留给我的印象不是很深.因为我们父子年龄差距较大,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觉得父亲已经变成了一个老头儿.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政协公报》2014,(8):45-46
<正>马志良,马三立先生最小的儿子,一直和父亲母亲生活在一起。父亲说他脸上"没买卖",所以不准他说相声。结果,由于父亲的阻止,已经被某部队文工团录取的马志良没能入行。马三立认为,志良如果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相声演员,从小里说,是糟踏了马家的相声;往大里说,是糟踏了相声艺术。志良说,"我不怨父亲,他是对的,我能理解。""他太爱相声了!"耿直的父亲在马志良的眼中,父亲是一个耿直的人。他老派、传统、不谙世事,志良说,他甚至有些固执。但是,这也正是志良钦佩父亲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家里三个孩子的生活都是依靠父亲每天走街串巷磨刀来维持。那年,我考上了大学。当我把刚收到的录取通知书拿给父亲时,父亲只是瞟了一眼,脸上毫无表情。  相似文献   

17.
当时的月亮     
父亲总是在我面临人生重大决策的时候出现在我的梦里。梦里的父亲与他生前相比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一脸的慈祥与爱意。而这种慈祥与爱意的表达多半是用他的形体而不是用语言。这使得父亲的话在我的印象里如金子一样珍贵。梦中的父亲与他生前一样,对我的指点几乎从不用语言而是用他的某些习惯性的动作,这就使得我一旦从梦里醒来,第一个反应就是猜想他的一连串动作预示着什么?我在猜测这些预示的时候的确像是在探寻隐含着许多秘密的神明。对于已经离开我的真实生活长达16年之久的父亲,竟能在梦里走进我的现实生活状态,这种现象我一直百…  相似文献   

18.
在看守所里,魏明斌一双失神空洞的眼睛望着天花板,笔者来采访,他突然开日间道:“你知道尹静的情况吗?她死了没有?”魏明斌艰难地站起身,用头撞击着墙壁,撕心裂肺地哭喊:“尹静,我不能失去你!”1999年2月25日,那个春风吹拂的日子,魏明斌丧心病狂地持刀追杀女友尹静,他让女友鲜血喷涌是因为女友对他的爱情退潮……遇上一个漂亮女孩今年25岁的魏明斌是个工人,他心高气做,却又一事无成。1997年2月,喜爱音乐的魏明斌加人了一帮年轻人组建的乐队,靠演出捞些外快。一天,乐队去一家夜总会演出。演出完毕,魏明斌被一个轻柔的女音…  相似文献   

19.
父亲     
人们常用伟大来赞美母亲然而,父亲与母亲一样有着宽博的胸襟人们常用崇高来形容母爱然而,父爱与母爱同样价值千金我要袒露心扉歌唱父亲不仅为的是我们骨肉相连,父子情深我要放开歌喉礼赞父亲更因为父亲这称谓犹如日月星辰在我眼里,父亲像一棵参天大树顶天立地的雄姿与沧海共存他支撑起家庭那片恬静的港湾他带来了生活中无尽的幸福、欢快和温馨在我眼里,父亲又像一棵无名小草他信奉,追求人生就是默默耕耘于是他为喜爱的工作毫不保留地支付年华于是他向钟爱的事业义无反顾地贡献青春在我成长的旅途上,父亲是最知心的朋友他善用生活哲理和知识…  相似文献   

20.
我父有为伯父偿还欠债的义务吗?编辑同志:我爷爷奶奶只有我父亲和伯父两个儿子,由于家穷,伯父终生未婚。1983年伯父和我父分家另过,伯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1988年伯父得病,一年半之后去世。他没有留下什么遗产,但欠下大笔外债。我父亲东借西借.最后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