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新民周刊》2022,(17):6-7
6月1日凌晨,不少上海市民来到外滩,看看久违的上海霓虹。为防控新冠疫情,上海经历了2个多月的封控管理。复工复产第一天,搭乘地铁上班成了一件“幸福的事”,繁忙喧嚣的上海又回来了。当然,疫情防控措施一段时间内仍将伴随人们的生活,6月2日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但疫情反弹风险仍然存在,社会面仍发现有零星阳性感染者。  相似文献   

2.
金姬 《新民周刊》2022,(17):F0003-F0003
(2022年第13-16期)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周刊编辑部苦于无法到现场采访,第一次向全社会发出了“口述召集令”,在当年二三月间发表了78篇有关国内抗疫的“口述实录”,随后又在余下两个月时间内发表了51篇“我在海外”的口述报道。  相似文献   

3.
<正>开卷有益,跟着书籍行走四方,常念这片最亲切的土地上,最壮丽的风景。又一年的盛夏,又一年的上海书展。8月16日至22日,2023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老时间,老地方,对于热爱读书的书友来说,就像跟老朋友重逢那样亲切。自2004年举办第一届上海书展以来,上海书展走过了18个年头。除了2021年因为疫情停办一届和2022年同样因为疫情改变了书展时间之外,今年8月的上海,因上海书展,整座城市弥漫着浓浓的书香。  相似文献   

4.
姜浩峰 《新民周刊》2022,(11):54-57
越是疫情之下,越是要对老人、残障人士等有所重视。关爱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上海这座大都市的温暖所在。“今天的‘手语姐姐’该是‘首席档次’毕竟,张主任语速又快,又不按套路出牌。真是难为翻译了。”3月17日,边看着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陈轶伟边通过手机发出了这么一条朋友圈信息。  相似文献   

5.
黄祺 《新民周刊》2022,(11):8-13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今天不封城、不停摆是被‘逼’出来的,上海没有退路。一觉醒来查“上海发布”,是最近上海居民每天的“仪式”。3月22日早上8点不到,“上海发布”公布了前一天上海疫情的最新情况:3月21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865例。新增本土阳性感染者总数来到历史最高位。  相似文献   

6.
金姬 《新民周刊》2020,(17):14-17
从新经济到新基建,上海这个"排头兵"再次成为"先行者"。这座曾经疫情外防输入最严峻的国际大都市,如今也成为全球经济复苏中奔涌的后浪。5月的上海,似乎满血复活了——先是五五购物节,开启了全市人民"买买买"的模式,上海16个区的党员干部都当起了"李佳琦",人们才发现这些都是隐藏的宝藏主播;5月7日到9日是政策三连发——5月7日上海发布"新基建"35条,5月8日临港新片区发布金融50条。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常规市场供应体系受到很大影响,上海团长突破物流困境,为邻里打通购买渠道,成为了这个春天注定被记住的人。根据ShanghaiW OW 5月4日发布的《2022上海团长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来看,疫情期间上海共有13万个保供型团长,负责团购蔬菜肉蛋、米面粮油等保供型物资,另有65万个改善型团长,为居民团购牛排海鲜、面包乳饮等改善物资。这些近在身边、远在云端的上海团长熟悉又陌生,他们似是相同,实有不同。我们熟知的上海团长有三种。  相似文献   

8.
《新民周刊》2022,(11):6-7
3月份以来,上海疫情呈多点散发、多链并行、隐匿传播、快速蔓延态势,这是上海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形势最严峻的一次考验。上海的背后,是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和国家重托。相信上海这座城市的担当,相信上海人民的品格,一定能够精诚团结、众志成城,度过这场“倒春寒”。  相似文献   

9.
刘苗 《新民周刊》2022,(17):88-89
4月,一段上海的居委书记与医护工作者的通话录音感动了无数人,通话里的居委书记哭了,也让无数人哭了。这位书记是上海市虹口区香港丽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苗,是一名经历过16年军旅生涯的军队转业干部。以下是他的口述。  相似文献   

10.
<正>2022年5月25日,上海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负责人、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为世博方舱张贴了“休舱”封条。黄浦江畔的世博方舱,是本轮上海疫情中最早启用的方舱医院之一。3月23日,世博方舱开建,26日开舱接收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作为常态化保留的方舱之一,休舱的世博方舱,将在修缮后开启新的征程。5月下旬以来,沪上方舱批量休舱、关舱,定点医院逐步关闭,  相似文献   

11.
我们要认识到疫情是有长期性、复杂性和严峻性的,我们也要充分地保护我们医护人员,有精力和体力去面对这样的挑战。2月4日下午,《新民周刊》连线了正在一线的第一批上海援鄂医疗队领队、临时党总支书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了解第一批上海援鄂医疗队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具体情况,也澄清了现在社会上的对于医疗队安全保障的关切。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充实社区力量。干部重心要下移,力量要下沉,要支援社区工作,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学院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响应上海市级机关工委"充实基层疫情防控力量,缓解基层工作压力"号召;院务委员会以"党校姓党"的政治自觉与政治责任感,坚定扛起抗疫社会责任,第一时间指导组建顶岗工作小组,组织动员学院广大党员干部教师驰援上海基层疫情防控一线。  相似文献   

13.
王煜 《新民周刊》2020,(17):44-47
拥有3000多万人口、270多万个市场主体的上海,其社会管理方式不仅经受住了考验,还在特殊的环境中加速了迭代升级。"一网通办"与"一网统管"这两张网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保驾护航。新冠疫情是一场大考。拥有3000多万人口、270多万个市场主体的上海,其社会管理方式不仅经受住了考验,还在特殊的环境中加速了迭代升级。"一网通办"与"一网统管"这两张网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王仲昀 《新民周刊》2022,(17):64-67
房租、客流、员工工资,以及疫情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这些因素都化为当下餐饮小店自救时的焦虑。6月1日天气晴,上海开始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小鹿(化名)从小区走出,回到了他阔别已久的咖啡店。时隔两月,重获出门自由,自己的咖啡店重新营业,令人感到雀跃。  相似文献   

15.
黄祺 《新民周刊》2022,(25):61-63
周波希望从“百县百品”找到自己正在寻觅的美味,也期待着上海对口帮扶地区的产品里有更多他未曾了解的惊喜。6月初的上海,疫情封控后街道逐渐热闹起来,周波的餐厅暂时还不能接待堂食,但外卖的生意依然不错。休息时周波常回想未受疫情影响时餐厅里的喧闹:华灯初上,上海繁华市区里,饕客们开始寻觅美味。  相似文献   

16.
陈慈林 《新民周刊》2020,(16):31-31
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甚至改变了一些人的人生轨迹。我的朋友沈女士一家在抗击疫情中,却能从容应对,令人佩服。疫情来得很突然:沈女士在上海某外资公司工作的儿子亮亮,除夕当天刚回杭州,一家子正欢欢喜喜吃年夜饭,突然传来钟南山院士声称"新冠病毒人传人、已有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新闻。随后,浙江省进入疫情防控"一级响应",各小区封闭式管理。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 《中国政协》2020,(3):F0002-F0002,1-3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1月7日,我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就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1月20日,我专门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批示,指出必须高度重视疫情,全力做好防控工作,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1月22日,鉴于疫情迅速蔓延、防控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我明确要求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正月初一,我再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疫情防控特别是患者治疗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并决定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8.
致读者朋友     
《新民周刊》2022,(12):F0003-F0003
(2022年第11期)亲爱的《新民周刊》读者朋友:感谢您多年来对《新民周刊》的厚爱!上海正处于抗击疫情最艰难的时刻,3月28日起上海开展新一轮核酸筛查,由于社区封闭管理,杂志可能无法及时送到您的手中,对此我们深表歉意。待各区域投递条件允许,我们将尽快补投递。您期待的《新民周刊》可能会迟到,但我们对您的牵挂一直都在。  相似文献   

19.
漫漫谈     
崔泓 《新民周刊》2022,(12):42-42
1.背水“疫”战面对上海的疫情,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做对的事,让这个城市变得更好。致敬每一个守沪者,上海加油,早日“痊愈”!  相似文献   

20.
金姬 《新民周刊》2022,(43):68-70
总部位于上海的世茂酒店在这大半年转“危”为“机”,旗下部分酒店业绩甚至创下开业以来的最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闭幕的第二天,恰逢2022年双十一,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种种迹象表明,疫情后的中国正在恢复如常。而作为国际消费中心的上海,是率先“满血复活”的大城市,从节假日的城中微度假模式到三轮“爱购上海”电子券的发放,从街头巷尾的烟火气到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无不重现城市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