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作2004年元旦和春节相隔较近,学生流、民工流、旅客流、探亲流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客运高峰使今年的春运较之往年任务更重,压力更大。春节前后15天的时间里,记者先后走访了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成都、广安、重庆、阜阳、南昌等全国春运重点城市,亲身体会到了旅客们“一票难求”,乘车难的困境,也更加感受到了铁道部各下属路局在实现铁道部“确保安全、满足重点、平稳有序、良好服务”的春运目标中,齐心协力,顽强拼搏,为夺取2004年的春运工作的全面胜利所作出的艰苦努力。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全力落实春运各项要求铁道部对2004年的春运…  相似文献   

2.
《人民公安》2020,(2):50-55
从1月10日至2月18日的2020年春运,是近8年来最早开始的春运,节前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相对叠加,客流较为集中,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约30亿人次;2019年全国私人小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2亿辆,自驾出行规模逐年攀升;春运期间恶劣天气,对交通安全影响更加突出,种种因素给春运平安出行带来一定压力。  相似文献   

3.
又到一年春运时。“买到票了吗?”成为春节前大家打招呼的问候语。尽管我国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的运输能力每年不断增长,2015年想在春运的大潮中买到两张回家和返程的火车票仍然不容易,现实中春运“一票难求”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4.
杨波 《公民导刊》2004,(2):34-35
重庆火车站在今年的春运中,注重人性化服务,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工作,让每位回家过年和返程的旅客感受家的温馨。重庆火车站针对今年春运中“民工流贯穿始终,学生流相对集中,探亲流节前见峰和持续时间长,高峰时段长,返程客流大”的情况,特采取了增开临时客车、延长车票预售时间、分时段候车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刘雅 《民主与法制》2007,(1X):36-36
一年一度的春运已经悄然走近,春运火车票价又将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自2002年就铁路春运调价首次召开价格听证会以来,尽管公众质疑涨价、吁请听证的声音逐年高涨,但“铁老大”春运票价年年照涨不误,而听证会却再无动静。几乎可以肯定,这种单方涨价、拒绝听证的“惯例”,仍将在2007年春运期间重演。因为就在不久前,就2006年春运涨价未听证而起诉铁道部的公益诉讼人士郝劲松,已经一审被判败诉。而铁道部胜诉的说辞是,在2002年经过听证的春运涨价方案,已将调价决定权授予铁路局和铁道部,该方案没有时间限制,所以应长期有效。换言之,听证一次足矣,多听证,只会浪费时间和金钱。  相似文献   

6.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07,(2X):31-33
步入2007年后最牵动人心的公共事件,莫过于“铁老大”停下了春运涨价的步伐。在富于戏剧性的情节背后,我们有必要探讨,究竟是何种因素,使坚挺六年的春运涨价一朝崩塌?在民意与公共部门的“较量”中,春运涨价的变迁又留下了怎样的收益和教训?  相似文献   

7.
越千喜 ,舞辰龙 ,喜夺春运开门红。第一朵报春花盛开在千里江滩铁道 ,盛开在万名蚌铁儿女的心中。回眸春运全过程 ,尽管分局管内客流滚滚屡创新高 ,但在全分局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奋战下 ,应对有序 ,忙而不乱 ,高潮叠起波不惊 ,人海如潮有序流 ,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正如连续三年在阜阳站指导春运工作的铁道部盛光祖副部长评价的“阜阳站真是三年三个样” ,这是对蚌埠分局今年春运工作的褒奖。“三年三个样” ,这其中也凝聚了分局各级专兼职宣传干部的心血。回顾今年春运宣传工作 ,宣传干部上下联动 ,左右同心 ,紧锣密鼓 ,主动靠前…  相似文献   

8.
“春运”这个词,大概和“春晚”一样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因为在众多节气中,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出门在外的人哪怕一年不回家,但春节一般是要回家团聚的。改革开放后,出门在外的“候鸟”日益增加,“春运”也就成了热门词汇,每年腊月二十六七赶回家过年,正月初六后陆续出行回流,成为中国的一大特殊景观。在春运40天的时间里,中国海、陆、空的运量超过10亿人次!  相似文献   

9.
刘翔 《人民公安》2023,(1):56-61
2023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日开始,至至2月15日结束,共40天。作为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首个春运个春运,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运人流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是近年来不确定性最多确定性最多、情况最为复杂、困难挑战最大的一次战最大的一次。据交通部门预计,今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2020.95亿人次亿人次,有望恢复至疫情前20192019年同期的70.3%。  相似文献   

10.
图文天下     
2014年1月16日,山东青岛,火车站的乘客。中国一年一度的春运大幕正式开启。在40天时间内,将有超过361亿人次完成一次大“迁徙”  相似文献   

11.
步入2007年后最牵动人心的公共事件,莫过于“铁老大”停下了春运涨价的步伐。在富于戏剧性的情节背后,我们有必要探讨,究竟是何种因素,使坚挺6年的春运涨价一朝崩塌&在民意与公共部门的“较量”中,春运涨价的变迁又留下了怎样的收益和教训?  相似文献   

12.
《今日广西》2007,(2):48-51
今年年初,铁道部曾透露,2007年全国铁路春运方案已出台,予页测2007年春运客流高峰将超往年,但火车票价如何浮动将在1月中旬揭晓,因此有人预言:“方案出台了,涨价不会远了”1月10日中午,来自铁道部的一则消息震惊了全国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宣布,2007年铁路春运各类旅客列车票价一律不上浮,以后春运也将不再实行票价上浮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一场春运,即是一场全民大迁徙。 2008年的春运也一样,然而不同的是,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使数千万人遭遇罕见的交通大堵塞。归途之中的人们被迫滞留车站、机场、公路和铁轨上。在团聚的春节到来之前,被海外媒体称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类迁徙”的春运盛况,以一种格外令人焦虑的形象被放大。 从1月26日至2月5日,经过10个不眠的昼夜,春节到来之前,中国铁路组织了一场史上规模最大的集中运输,再次打破了世界铁路运输史上的记录。 惊叹,后怕,庆幸,——再多感慨的词,似乎都难以描述这一场特殊的事件。 随着春天的来临,雪灾悄然过去。但我们依然要问,春运还要再“难”多少年?  相似文献   

14.
1月30日,2010年春运如期启动,前一段时间刚经受了大范围寒潮冰雪考验的铁轨,比往常更显得“忙碌”。而今年的铁路春运,因为高速铁路的开通、实行实名制试点等,更加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5.
<正> 全国春运大幕于1月7日正式拉开,到2月15日结束,为期40天。2004年春运的第一天,全国各地公路、水路交通运输部门采取了各种措施,确保今年春运安全。在春节前后的40天内,全国将有18.9亿人次出行,比去年春运增加6000万人次。与往年有所区别的是,2004年春运,铁路部门提出了“以人为本,安全有序,以客为主,兼顾货运”的指导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百姓不但能回家,而且必须舒心回家,这既是党和政府的要求,也是广大百姓的渴盼。  相似文献   

16.
事件     
《中国人大》2009,(2):6-7
胡锦涛总书记就春运买票难作重要批示。1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有关春运火车“买票难”问题的信息上作出重要批示,称今年春运供求矛盾十分严峻,并要求铁道部要开动脑筋,研究采取若干便民、利民措施,并公布于众,以化解矛盾,确保春运任务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7.
潘建桥 《小康》2009,(2):10-10
春节到.春运忙,一票难求心发慌。“一车难求”、“一票难求”,“难”了已经很多年了。为什么“难”?铁道部部长前几天已经解释过了,根本原因是铁路运能和运量的矛盾。刘志军也表示,按照目前的建设进度,到2012年,春运紧张的状况将大大缓解.届时将不再“一票难求”。  相似文献   

18.
步入2007年后最牵动人心的公共事件,莫过于“铁老大”停下了春运涨价的步伐。自2001年起持续六年的“春运涨价”之所以叫停,直接缘于民意的长期抗议,而知名公益人士郝劲松发出的呼吁春运停止涨价的公开信,则成为推倒“春运涨价”的最后一击。公民上书、发表公开信等,并非新生事物,但这类特别的公民表达由  相似文献   

19.
2012年2月16日,新一年的“春运”正式结束。公安部公布的信息显示:从2012年1月8日到2月16日,春运40天里,全国未发生一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这是自1990年以来,22年来的第一次。这来之不易的“第一次”背后,有悲剧、有反思,更有无数一线交警不懈地辛劳与付出。  相似文献   

20.
每年春节前后的二个多月里,在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铁路、公路、内河航运、航空等交通部门都要超负荷运载(仅铁路客运量便突破1.7亿人次),从而形成一年一度的社会大热点——“春运”.广东“春运”,除要集中运送民工、工作人员、寒假师生节日探亲往返之外,还要集中承运大量台、港、澳同胞返乡探亲、观光旅游等,压力格外沉重.然而,今年广东“春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