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继平 《德国研究》2004,19(1):51-51
欧元区内12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欧盟统计局于3月4日在卢森堡宣布,继2002年增长0.9%之后,2003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降为0.4%。欧盟统计局还称,这样,2003年成为1999年共同货币引入以来欧元区12个成员国经济发展最差的一年。 欧盟(以15国计)去年的经济增长率为0.7%(2002年为1.0%)。根据联邦统计局以前公布的数字,德国以  相似文献   

2.
2011年末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均严重恶化。欧元的存在受到双重威胁:一是欧洲金融系统逐渐分化;二是南欧经济衰退可能拖垮整个欧洲货币联盟。本文将阐述对岌岌可危的欧元采取果断行动的紧迫性,并对美国受到波及、欧元区衰退可能引发的灾难性后果进行分析。笔者试图从一个更宽泛的视角考察2012年6月欧盟峰会采取的金融救助决定。本文认为,欧元区应从如下三方面着手进行综合的改革:使公共债务的利率上限与合理的财政调整相匹配、设计可担保的欧元债券计划,以及成立集中管理和严格规制的银行业联盟。  相似文献   

3.
邵乐韵 《新民周刊》2012,(20):34-35
希腊即便真的"脱欧",对整个欧盟经济来说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值得担心的是可能出现的连锁反应。到底带不带希腊"玩"下去,这是令整个欧元区纠结的问题。5月15日希腊各党派组阁失败后,欧盟对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的担忧骤然升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当天表示,IMF不希望希腊退出欧元区,但出现这种情况的...  相似文献   

4.
旧债未偿,又添新债,此愁何计可消除?欧元区的生死存亡,恰似一部2012悬疑片。2012年1月1日,欧元迎来了十岁生日。然而,没有特别庆祝的焰火,没有专门定制的蛋糕,欧元区成员国的心情有点糟。过去一年多,"主权债务危机"像一条讨人厌的尾巴,缠着这个已经拥有17个成员的单一货币联盟,甩也甩不掉。  相似文献   

5.
武士国 《德国研究》2001,16(4):41-43
欧元将于2002年1月1日正式进入流通领域,即由过去的记账符号"转正"为真实货币.作为一种国际货币,其币值和汇率是否持续稳定、坚挺,一般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增长活力、内外环境、调节功效和公众预期等.囿于种种原因,目前欧元只能说满足部分条件,这也是欧元汇率两年来偏软的基本原因.从今年起,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慢,美国经济在受袭后有可能延缓经济复苏的进程,日本停滞的经济依然如故,在这种背景下,"转正"能否给欧元带来新的转机.通过分析认为,目前面临的因素仍不足以构成欧元在国际金融格局中地位的根本性转折,而且欧元汇率也不可能出现大幅升势.鉴于此,在欧元"转正"过程中仍需冷静观察,特别是把短期波动与中长期走势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6.
马红漫 《新民周刊》2012,(22):86-86
一个在货币上分裂的欧洲,远远好于互相掣肘、受制于木桶原理的大一统欧洲。对世界经济而言,6月份可以称为"希腊时间"。6月17日希腊将再次举行大选,6月底将决定希腊是否能获得下一笔国际援助。这两件事情极有可能将决定希腊是否会退出欧元区,这也意味着欧元解体与否将会有个说法。欧元区相关各方都在力求让希腊继续支撑下去,以便维持...  相似文献   

7.
近期英国政府欧元政策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以来,欧元的诞生及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不仅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已经成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对此,英国政府何去何从?一贯与欧洲保持距离、具有疏离心态的英国人又如何看待这一切?最终决定英国政府欧元政策的要素是全民公决,而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表现、欧元区各国的经济状况以及英欧关系发展战略需要也是不容忽视的相关因素。布莱尔政府的欧元政策是“雷声大、雨点小”,英国在短期内加入欧元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8.
欧元与欧洲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元对欧洲经济增长是一个积极因素。从短期看 ,欧元将促进欧元区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以及对外出口 ,刺激欧洲的短期经济增长 ;从长期看 ,欧元也将通过促进技术创新、资本供给和创造劳动就业而增强欧洲长期经济增长潜力。更为重要的是 ,欧元将促进欧元区内市场结构和政策结构的一致性 ,从而为欧洲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稳固的基础。当然 ,欧元对欧洲经济增长的作用有一定的时滞 ,此外 ,未来欧洲的政治态度、美国与德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欧元作用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一、货币联盟的内涵从 1 999年 1月 1日开始 ,欧盟 ( Union Europ enne)十一个成员国首批加入了欧元区 ( Zone Euro) ,它们是 :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以及芬兰。欧元区的组建堪称当代国际货币关系中一个史无前例的重大事件 ,其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超国家的机构加上超国家的货币。欧洲中央银行作为超国家的机构负责制订欧元区目前十一个成员国共同的货币政策 ,欧元作为单一货币最终也将完全取代欧元区各成员国的主权货币。纵观人类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 ,货币一体化 ( Int grationMon ta…  相似文献   

10.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尽管中东欧国家采纳欧元的紧迫感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无论从经济趋同还是从欧盟政治和政策环境变化来看,欧元区东扩都面临一系列现实挑战。在如何推进欧元区东扩问题上,欧盟官方立场保守且态度强硬,而学术界的态度则相对开放与温和。多数学者主张从欧元区准入机制改革入手解决欧元区东扩困境,相关政策建议包括:(1)根据"动态解释方案"等途径对《马约》经济趋同标准进行弹性解释;(2)通过对经济趋同标准进行适当修正以使准入标准中的数量要求更趋理性;(3)启动"单边欧元化"等采纳欧元的"快车道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货币政策统一而财政政策分散的欧元区内,成员国面对非对称冲击时往往会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等措施来刺激经济。这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否起到了刺激本国经济的作用?对欧元区内其他成员国有无影响?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使用贸易关联矩阵构建了一个包含11个成员国的欧元区GVAR模型,并基于这些国家1990年一季度至2012年四季度的数据对成员国的财政溢出效应进行检验。通过分析各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对单个成员国以及欧元区整体政府支出冲击的脉冲响应结果,发现部分成员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增加本国产出的同时对其他国家产生了负面影响;若多个成员国同时增加政府支出,将导致各国GDP普遍下降。因此,有必要对成员国的财政政策进行有效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论欧元体系的稳定性以及信任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一年来欧元与美元的汇率大幅下跌 ,但欧元体系还是比较稳定的 ,主要表现在货币区内部的物价稳定性 ,欧元区物价增幅低于 2 % ,且人们对欧元有信心 ,汇率下跌有利出口。欧元体系已经实现了稳定的制度均衡  相似文献   

13.
1997年 7月爆发的金融危机导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韩国、日本、香港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迅速出现衰退 ,甚至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负增长。新加坡虽然有着坚实的宏观经济基础、健全的宏观经济政策、健康的国内金融体制及高效廉洁的政府 ,但是 ,由于它的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的经济 ,与前述深受危机影响的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危机的持续与深化 ,其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严重的衰退。 1 998年第三、四两个季度连续出现 0 .6 %和 0 .8%的负增长 ,若不是第一季度获得了 6 .2 %的增长 ,其年增长率亦免不了呈负增长。为了摆脱 1 985…  相似文献   

14.
伍慧萍 《德国研究》2001,16(1):23-27
欧元的汇率并没有反映出目前欧元区经济前景的日益改善 ,作为一种新兴货币 ,它的信任度还有待积累 ,在短期内无法与美元的强势地位抗衡。  相似文献   

15.
欧元区扩大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5月1日,欧盟又吸纳了十个新成员国。新成员国在入盟时已经承诺,一旦达到加入货币联盟的各项标准,将立即引入欧元。本文试图分析欧元区扩大后,由于各成员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差异增大而对货币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并采用泰勒规则作为分析框架。经验分析的结果表明,新成员国很可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而这将由老成员国所面临的经济紧缩效应来平衡。  相似文献   

16.
美国财政悬崖,是对中国经济政策的一道考题。只有优化经济增长政策,特别是财税政策,才能改变仰人鼻息的被动局面。整个2012年,全世界仿佛被两个财务悬念贯穿。年初,是欧洲债务危机——没有人知道2012年,欧元区是否还能够维持版图,欧元是否会解体或降为北部欧洲通用货币。年尾,是美国财政悬  相似文献   

17.
朱伟一 《新民周刊》2012,(24):80-80
欧元区债务危机是一场马拉松赛,离终点还很遥远。2012年6月9日,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宣布,它们将拿出钱来救助西班牙,最高限额为1250亿美元。消息传来,好评如潮,西方各国政要纷纷表示支持。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宣称,欧元国家朝财  相似文献   

18.
2006年8月份,韩国出口比预期的要好,购买力在近几个月来首次提高,从而解除了人们对经济走向衰退的担忧。按照2006年9月1日韩国商业、工业和能源部公布的数字,尽管高油价和韩元对美元的比价上升,8月份,韩国总出口额比今年早些时候提高了18·7%。这是三个月以来的最大进展。据韩国银行公布,2006年4~6月,韩国国家实际国民收入总值比第一季度增加了1·4%,达到1788亿美元。8月份出口的大幅度增加主要是由于海外对于石油化工产品、半导体和通用机械产品的巨大需求。韩国出口收入增加@润文  相似文献   

19.
随着英国即将退出欧盟,丹麦将是唯一选择留在单一货币区之外的国家。根据入盟条约,其他所有尚未采用欧元作为货币的成员国都有权利、也有义务选择加入欧元区。加入欧元区的条件是满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所有五项趋同标准,并确保本国立法与欧盟法律法规(acquis communautaire)——或者说欧盟法律秩序——相符。对欧元区候选国而言,最大的困难是要满足与所允许的最大限度预算赤字有关的财政标准。如果未能满足这些标准,欧盟委员会将启动过度赤字程序。当前,这一程序适用于法国、西班牙与英国。2015年,对波兰的过度赤字程序被解除,但无法确保2020年后不会重启该程序,这是因为波兰存在金融部门赤字再次超过国内生产总值3%这一门槛的风险。预计到2020年代,包括丹麦在内,当前所有仍在使用本国货币的国家都将被纳入欧洲货币联盟,同时欧盟将继续扩大以吸收新成员国,欧元区也将被扩大。虽然这一问题并不完全确定,但我们仍有必要假设欧元能够克服目前的困难并将更为强大,尽管某些国家——特别是波兰——所持的欧洲怀疑主义不仅在经济层面上站不住脚,而且不利于欧元区的扩大。  相似文献   

20.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美国债务风险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1957年《罗马条约》签署以来欧洲面临的最大考验,欧元则遭遇了正式面世10年来最为严重的生存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并非仅仅因为其债务问题非常严重,更主要的是因为欧洲的联合中存在着制度性的缺陷。为了克服这些制度性的缺陷,欧洲必须加强对成员国的财政监督、适度地统一管理欧洲的债务、引入惩罚和债务管理机制。一国退出欧元区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成本、政治成本和法律、技术方面的障碍。因此,欧元区解体是小概率事件,联合仍然是欧洲政治的主流和传统。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相比,美国债务问题面临的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