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成武 《学习月刊》2014,(15):28-29
一个成熟的领导者,应该具备高超的讲话艺术。从党和国家的历代领导人来看.毛泽东讲话博大精深,邓小平讲话深刻平实,江泽民讲话大气磅礴,胡锦涛讲话真挚而务实,习近平讲话睿智而坦诚……他们各自以独具特色的讲话风格,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展示出卓越的领导才干。  相似文献   

2.
学习邓小平著作,深深感到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更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家。邓小平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锤炼出来的鲜明的革命风格,就是尊重实践,把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化为具体的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他的每篇著作都为我们树立了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榜样。现仅就以下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第一,注重务实,反对空谈。国内外都曾有人评论说,邓小平是个实干家、务实派。但他不是那种轻视理论,忽视科学思想方法指导,陷入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在他的革命生涯中,特别是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过程中,充分表现出高超的领导艺术和独特的领导风活。本文试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对邓小平同志领导风格的粗浅认识。(一)实事求足,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活动中,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表现出求真并实的领导风格。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担任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因为反对脱离实际的“左”倾冒险路线,坚持切合实际的个争策略,而被扣上“罗明路线”的大帽子。文革初朗和末期,也是因为求真务实,…  相似文献   

4.
“实事求是”本是一个古老的成语,毛泽东赋予其新的内涵,基于此党的七大将其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继承和发扬了实事求是这一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将其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务实风格是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的主要表现,具体包括“白猫黑猫论”、小康社会目标论及“摸着石头过河”;务实性、创新性及实践性是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的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5.
举重若轻,是周恩来对邓小平领导特征的形象概括。意思是说,邓小平在领导风格上,有一种迅速摆脱细枝末节的纠缠,直指战略目标的大气。确实,举重若轻,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高远目光、战略气魄、高超智慧、达观胸襟的体现。邓小平能继毛泽东之后改变中国历史和命运,正是得益于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能从容镇定地驾驭局势,即“举重若轻”。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在其七十年的领导生涯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领导风格,开创了成功领导范式。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领导风格,对于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提高领导水平,增强执政能力,得心应手地解决在领导活动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在其七十年的领导生涯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领导风格,开创了成功领导范式.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领导风格,对于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提高领导水平,增强执政能力,得心应手地解决在领导活动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实事求是 ,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坚持实事求是 ,反对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是邓小平一贯的思想 ,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风格特点。学习邓小平的这一思想 ,对于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防止片面性和主观主义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重视务实 ,不唯书 ,反对教条主义邓小平非常重视务实 ,具体表现在他不唯书 ,不唯上 ,只唯实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反对教条主义。这是邓小平的一贯作风和思想。就在退休后的1992年 ,他还视察南方 ,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是国际舞台上领袖外交的典范,其坚持原则、灵活务实的外交风格深刻影响了中国与新加坡的关系。邓小平化解了新加坡对中国的疑虑,扫除了中新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树立了中国友好外交的新形象。在处理与新加坡的关系问题上,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的领袖外交风范。  相似文献   

10.
魏炜  邱小云 《党史文苑》2006,3(12):24-25
邓小平是国际舞台上领袖外交的典范,其坚持原则、灵活务实的外交风格深刻影响了中国与新加坡的关系.邓小平化解了新加坡对中国的疑虑,扫除了中新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树立了中国友好外交的新形象.在处理与新加坡的关系问题上,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的领袖外交风范.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是我们党久经考验的领袖之一,也是中外历史上能够感染整个民族并赢得世界崇敬的为数不多的一位伟人。周恩来能够成为一代楷模,在于他全心全意地、无私地为国家、为人民一生鞠躬尽瘁,更在于他在整个革命生涯和治理国家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审慎务实的科学态度,努力使主观符合实际,为国家、为人民谋求幸福。 周恩来务实性格、务实思想、务实精神、务实风格,贯穿于他50余年的整个生涯,给全党树立了求实务实的光辉典范。周恩来的务实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务实观的重要根源。 当前,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周恩来的务实观,是对周恩来百年诞辰的最好纪念,更重要的是将十分有益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更好地发扬周恩来、邓小平求实务实的精神,将会对落实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推进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先锋队》1997,(4)
继承遗志共创伟业邓小平同志离开了我们,他的伟大理论、伟大理想、伟大风格将永远照亮中国人民前进的征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邓小平同志开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这个时刻,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3.
虞文清 《唯实》2008,(8):63-67
邓小平不但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建立了丰功伟绩,而且在长期的领导实践中为我们展现了其独具魅力的求实学风、朴实文风与务实作风,对于我们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密切党群关系,防止蜕化变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建》1994,(1)
理出大思路唱响主旋律──宣传思想战线1993年工作综述1993年,宣传思想战线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遵照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贯彻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讲话的要求,团结、稳定、鼓劲、务实,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大潮中,...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开创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在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充分展示了战略思考、战略判断、战略设计、战略决策的战略家风采。重新确立和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开创历史新时期的战略起点。他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后,作出了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这两个重大战略判断,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贯穿其中的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邓小平提出领导工作要有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是他对领导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他领导风格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6.
《前线》1995,(1)
邓小平治理中国经济的独特方式中国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就,证明了邓小平指导下的改革政策的正确性。邓小平以务实、传统稳妥的方式治理中国的经济。从老百姓自身利益的角度来讲,中国的经济改革是所有改革中最成功的一个方面,这是普遍公认的事实。邓小平在主持政府工作期...  相似文献   

17.
“举重若轻”是一种领导风格。具有这种领导风格的领导者,其领导行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能够高瞻远瞩,善抓主要矛盾,大事、要事清楚,次要事情放手,办事坚定果断,绝不拖泥带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中,邓小平就具备这种领导风格。 一、审时度势抓时机 举重若轻往往表现为不失时机。时机,是客观提供的有利于解决矛盾的最佳时刻和机会。时机是稍纵即逝的,如果错过了时机,问题解决起来就会棘手;如果抓住了时机,本来很麻烦的问题就很快被解决,至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锤炼出鲜明的革命风格,这不仅仅是邓小平个人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也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邓小平尊重实践,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世界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总是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去总结新经验,创造新办法,寻求新路子。邓小平领导我国人民,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创出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路。靠的就是尊重实践、实来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的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问题关键是把共产党内部搞好,这是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重要思想观点。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08页。以下凡《邓选》3卷,只注页码)“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56页)“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第357页)如果离开共产党领导,搞“多党竞选,三权鼎立那一套,肯定是动乱局面。”(第244页)…  相似文献   

20.
关于邓小平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关系,比较通行的提法是“他支持和领导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样的表述也常见于党的一些文件之中。我认为,这种表述值得商榷。“支持”和“领导”是两个概念,对同一个人而肓是不能并用在一件事情上的:并用了就等于说是邓小平支持了由邓小平领导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自己支持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