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方妹 《法制博览》2013,(7):148-149
在我国,"法治政府"概念的真正提出还是近十年的事,其目的主要是限制权力和保障权利,从而最大限度得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建设和谐安定的法治中国。由于"法即硬法"的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中国在行政控权方面采用的主要是"硬法控权模式",但是,随着行政的专业性、技术性发展,行政裁量的事项越来越复杂,硬法难以满足控制行政裁量权的实践需要,而新生的软法控权模式正好可以弥补硬法控权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杨周 《法制博览》2023,(29):97-99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全面深化行政检察工作,主动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强化治理能力,对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规范行政,有效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方国家的行政问责法治化以主权在民、权责统一、责任政府、行政法治为理论基础,重视公众参与,强调权力规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我国应当立足国情,合理借鉴西方国家行政问责法治化的成功经验,加强问责立法,注重异体问责,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4.
赵灵敏 《南风窗》2007,(13):34-34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最近,关于香港到底是实行行政主导还是实行三权分立的争论很激烈,您对此有何评价?陈建民(以下简称陈):现在有一种普遍的误解,反复强调香港是行政主导体制而不是三权分立体制,似乎这两者是完全对立的,其实不然。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是其政治体制的基本原则,只不过在权力的分配过程中,权力的配置不可能完全平衡,必然产生某一权力占主导的现象。但"主导"并非"至上",并非不受制约。具体到香港,三权分立确实没有在《基本法》中明文规定,但是行政主导也同样没有列明,只是体现在立法原意和权力配置的相关条文中。现在的情形是政府向立法会提交议案的范围不受限制并优先列入议程,而立法会议员提出议案,凡涉及政府政策,在提出前还需获得行政长官的同意;在表决  相似文献   

5.
陈沛文 《法制博览》2015,(7):181+179-180
在法治政府建设中,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具有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制约、提升行政机关决策能力、促进政府管理合法化等四方面的价值取向。从而衍生出确保现代行政行为高度法治化、实现行政决策与管理民主化、提升政府法律事务的解决效率、保证公民政治参与渠道的畅通化等四方面的功能维度。从应然价值到实然功能,摸索出一套富有逻辑性与可操作性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行政责任是国家责任之一种,是行政管理体制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的职责。在现代国家中,行政责任直接发端和表现为两个层次的问题:其一是国家权力的权源、国家权力的分配形式和国家不同权力主体的法的地位及其相互间的制约关系;其二是与上述宏观的国家体制问题相联系,产生出国家行政组织——政府行为的法的依据、后果及其责任问题,并由此产生出国家行政组织的机构、职责和国家公务人员的权利、义务、考核和惩处等问题,即工作责任制度。现代国家的行政责任是一个较为周密而完备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行政责任的监控是其基本内容之一。因为"行政责任的核心就在于如何保障国家权力主体对行政部门及其管理行为的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为了确保行政机关和行政官员根据国民的意志和法律的规定开展行政活动,就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来防止和反对行政机关及其官员肆意追求权力和特殊利益、而置国民利益于不顾的现象。这就产生了建立和健全行政责任监控体系的必要性和重  相似文献   

7.
韩洁 《工会博览》2009,(2):136-136
洛克的《政府论》(下篇)不仅是现代政治学与行政学的经典之作,更是重新建构现代政府架构的思想指导手册。洛克的权力分离、权力分立、权力制约、权力平衡与权力互动思想为现代政府的和谐运作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洛克的《政府论》(下篇)不仅清晰的说明我们为什么需要现代民主和法治政府,而且为现代政府的稳定性和持久力提供具体的现代民主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辛亮亮 《法制博览》2013,(11):54-55
正当程序原则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已被世界各国得到广泛承认,其对限制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利都有重要意义。在行政执法中,正当行政程序无论是作为一种执法理念,还是作为一种制度构建,其对于行政相对人的权益保障与规范政府行政行为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然而在我国,各种"钓鱼执法"案例层出不穷,本文将由此作为切入点,分析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正当行政程序缺失的原因及其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9.
构建责任政府的理论分析: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西方近代政治发展的产物,责任政府构建在"主权在民"和代议制民主基础之上,且与现代宪政民主思想紧密相关。即应以"对谁负责"、"如何负责"为逻辑线索建立责任政府。从这一逻辑出发探寻,我国责任政府构建中主要存在主权者问责虚化、权力机关问责矮化、法治层面存在缺陷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完善主权者问责,加强权力制约和法治等途径来形成与强化责任政府建设的推力和保障力。  相似文献   

10.
严新龙 《法制博览》2023,(16):59-61
跨区域生态治理是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行政法治应当在跨区域生态治理中发挥良好的规范、保障功能。由于跨区域生态治理在本质上是一个利益协调问题,行政协议有利于实现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协调各方面力量有效推动跨区域生态治理。为解决行政协议的合法性,确定行政协议的法治边界,行政协议应当坚持国家担保责任与“国家保留”原则。行政协议中行政主体的复合型、多元化在行政法治框架下有利于解决跨区域生态治理行政刚性与生态治理连续性的冲突,通过行政职权配置的优化,实现跨区域生态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叶竹盛 《南风窗》2013,(2):82-85
法治最核心的内容是不仅仅要求普通的公民遵守法律,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政府也和民众一样遵守法律,也就是说用法律规则来限制政府的权力。法治已成中国政治热词。1997年召开的十五大上,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针。去年底的十八大报告更是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但是,中国在法律制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底,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京召开,这是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于建设中国特色法治体系的看重。法律保留原则是一项重要的宪法和行政法的原则,它由德国著名的行政法学家奥托·迈耶提出并且在当时的德国得到发展。它的含义是,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必须在立法机关的授权也就是对其进行了规范的前提下方能做出,否则无权行使。它是对政府权力的限制,是法治化道路上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本文就法律保留原则相关概念引出话题,进而分析宪法与行政法中法律保留原则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卢棱的政府分类法的依据是什么?他是怎样划分政府类型的?谷春德、吕世伦两同志在他们合编的《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一书中有这样的论述:"卢梭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的多少,把政体区分为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三种。第一种是民主制:国家权力(主权)掌握在全体人民或大部分人手中,多数的公民都是行政官而不仅是个别的单纯的公民。……第二种是贵族制:国家权力(主权)掌握在少数人中,由少数组成政府……第三种是君主  相似文献   

14.
世界知名的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近年来较为关注美国政治制度黯淡的一面,强调美国存在着利益集团政治、政府机构僵化、民众话语权力缺失、法院和国会篡夺政府权力、否决政治低效和反民主、总统制权责混乱等"政治衰败"问题。福山指出,美国政治制度衰败的症结是软弱、无效的政府,要走出僵局必须平衡好包括国家、法治和(民主)负责制三大要素的政治秩序,尤其突出强化国家构建。福山的"美国政治衰败论"是在自由民主制遭遇了重大挫折的背景下提出的,虽然他多角度批评美国的政治制度,但实质依旧是坚守自由民主制,试图通过强化国家构建修补与升级自由民主制,为自由民主制进行再次辩护。  相似文献   

15.
一、公共治理视域下的权力腐败困境传统公共行政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与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威尔逊奉行效率至上的价值观,并认为"良好"行政的体制是等级秩序化的,人员分等级,接受政府核心领导部门首脑的政治领导。各级行政人员均为技术上训  相似文献   

16.
读者     
《南风窗》2008,(18):6-6
给"警察权"套上法治绳索(2008年第17期《给警察权戴上"拳击套"》)警察是宪政体制下的产物。而宪政的根本精神就在于通过宪法、法律、权力、民众和舆论等形式实现对公共权力的制约。没有"以权治权",没有控制和反控制,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警察。值得强调的是,在宪政国家的视野下,警察权不仅具有强制性、法定性和广泛性,还具有公共服务性。随着宪政理念的发展和‘行政服务论"的盛行,宪政国家中的警察权性质也逐步由过去的公共管制向公共服务转变。尊重公民的私权利,这是警察权行使中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7.
声音     
《南风窗》2013,(25):21-21
1健康社会中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关键是政府的权力要在法治的基础上公平公正地落实执行政策,香港不能"人治",永远不能选择性行使权力。——李嘉诚李嘉诚接受内地媒体采访称"撤资"是个大笑话,表示"长和系永远不会离开香港"。  相似文献   

18.
许春华 《南风窗》2011,(24):83-85
日本毕竟是个法治国家,在无法绝对规避金权政治的现况下,对这种权力与金钱勾结的无遮性揭发和制度性处置,总还是"在民主与法治的轨道上"进行,不会造成政治停摆,人心大乱。退一步说,日本政坛接连曝出政治献金丑闻,其实也是一种"自净"过程。10月14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公开家庭财产的同一天,满脸委屈的日本民主党前党首小泽一郎拖着一周前刚因尿路结石住院的病体,出席东京地方法院对他的第二次庭审。当日的庭审被认为是小泽一郎  相似文献   

19.
杜春燕 《法制博览》2015,(5):150+149
责任政府的具体要求是权与责相统一的政府。责任政府的实现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但是我国责任政府建设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必须进行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提高公务员的责任意识。责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的探讨有利于推进我国责任政府建设历程。  相似文献   

20.
张驹 《法制博览》2015,(7):174+173
腐败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我国腐败问题尤为严重,危及并破坏法律的权威和有效实施,危及国家政权稳定;腐败与法治是水火不容的,法治是解决腐败问题的一剂良药,反腐败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反腐败也为法治建设奠定良好的政治权力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