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伟大构想,它在理论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在实践上成为国家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国策。随着香港回归,日益显示出其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针对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美国众参两院发表演说,指出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的提法,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入新阶段以后,我国的两种制度联盟已经部分实现,必将完全形成。这在无产阶级统一战线史上是一个奇迹,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新事。本文试就两种制度联盟的理论基础、两种制度联盟的特殊性以及两种制度联盟的主体等问题,初步作些探讨和预测,提出一些看法。 一、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是两种制度联盟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澳门与香港是祖国两颗璀璨的明珠 ,它们先后被葡萄牙和英国所占领。由于种种原因 ,澳门与香港在被占领和回归祖国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同。当年 ,葡萄牙殖民者主要采用贿赂的方式 ,取得了对澳门的管治权 ,而英帝国主义则以武力占领了香港 ;在澳门问题上中葡政府之间没有签定任何条约 ,而在香港问题上 ,清政府则与英国签定了《南京条约》 ,将香港割让给英国 ;另外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因素 ,澳门和香港在回归祖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4.
澳门文化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回归祖国10年来,澳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连结国内广大地区与国际交往、发展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澳门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征,必须通过加强硬件建设和提高文化软实力,推进澳门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点,在继承和坚持毛泽东同志多党合作思想的基础上,又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回归祖国之日起,澳门一直就其法律的本地化与现代化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澳门的法律与司法一直与澳门社会保持疏离状态,而这一状态也并未因澳门的回归而得到完全的转变.澳门回归后,虽然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法律改革工作,但法律界中的葡语集团以“法律补强葡萄牙化和去葡萄牙化”为争端,造成了对法律本地化与现代化的掣肘与偏离.澳门的法律改革只有抛弃所谓“历史正当性”的预设,迈向社会正义,才能走向辉煌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为争取祖国统一,妥善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这些长期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同志在八十年代初提出了“一国二制”的伟大政治构想,随着1984年12月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1987年4月13日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分别以正式签署,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3年3月引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似1。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及近年来民族一体化意识的增强,香港、澳门回归在即、台湾与大陆的统一也成为历史必然,这些地区与大陆…  相似文献   

8.
今年12月20日,澳门正式回到祖国的怀抱,“一国两制”就要在澳门成为现实,这是澳门历史的一大盛事,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为此感到无比欢欣与自豪。澳门的回归,开创了澳门历史新纪元,这是继香港回归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又一伟大胜利。 一、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了澳门问题的解决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来的,是实事求是的产物;邓小平运用“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也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本来“一国两  相似文献   

9.
1999年12月20日,伴随着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中国将继香港回归之后收复澳门,并对其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这一世纪圣典,将永远镌刻在世界历史进程的里程碑上。澳门的文化历史悠久,丰实多采,当他在外游弋多年沮丧归来的时候,管窥澳门文化渊源、现状、发展,对我们不无启发,不无加深对澳门游子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已经一年有余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巳成为不可辩驳的事实,她也充分向世人昭示“一国两制”理论首先在香港进行了成功的实践,这个理论是科学的、可行的。 “一国两制”的科学理论首先是由邓小平同志正式提出的。但是这个科学理论的孕育却是经历过一个形成、发展和随着历史环境的不断变化而逐渐演化、完善以至成熟的历史过程的,  相似文献   

11.
澳门回归祖国只剩下300天了。随着澳门回归的日益临近,人们越来越关心澳门目前的形势和回归情况。现就澳门最近的各项事态发展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澳门回归祖国以来,较好地解决了青年群体的国家认同问题;以"六大长效机制"为代表的民生发展政策惠及青年,促进了青年在教育、就业等领域的发展;澳门社团社会、公共咨询制度和立法会选举制度则促进了澳门青年的社会参与水平。澳门青年发展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过程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使命,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有力地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现在,香港已回到祖国怀抱,澳门回归也即在眼前,海峡两岸关系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令人注目了。 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立场和政治主张。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周恩来  相似文献   

14.
回归祖国20年来,深入持续推行国民教育和宪法基本法的宣传教育,爱国爱澳深入人心,谱写了令世人瞩目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澳门模式。特区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澳门居民的国民教育,澳门青年的国家认同意识较强是一大亮点。但随着澳门开始进入社会结构变化、社会关系调整、社会矛盾凸显的关键转型期,在区域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澳门青年的国民意识和政治认同也面临挑战,特区建制内有效沟通解决机制建设更加迫切。这就要求未来澳门"一国两制"实践需要继续深入持久地在澳门青年中强化爱国爱澳核心价值观,高度重视青年爱国爱澳力量的培养和扶持,与此同时,大力支持澳门青年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努力打造适合澳门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战略构思。随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这一战略构思变成现实。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国两制”实行的过程中,我国将形成一个不同地区多法系并存的局面,区际法律冲突问题是客观现实,无法回避,如何解决我国的区际法律冲突?本文试图探讨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特点及其化解矛盾的途径等问题。一区际私法及区际法律冲突区际私法是指解决同一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民法不一致所造成的法律冲突的法律。区际私法冲突,多见于联邦制国家或存在复合法域的国家。例如,美国有50个州,由于各州都有权立法…  相似文献   

16.
出入瞩目的香港已经顺利地回归,澳门的回归也已进入了倒计时阶段,海峡两岸的统一更是大势所趋。古人所谓“分久必合”可以说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也曾经指出:“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  相似文献   

17.
香港和澳门在"一国两制"模式下和平回归祖国,无疑是20世纪中国历史结篇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更是中国人民统一祖国大业的重要篇章,必然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产生重要影响,并促进中国完全统一大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澳门将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从此,脱离殖民统治,走向美好未来。忆往而知,读史而明志。在澳门即将回归祖国的时候,吟味著名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和抗争史。闻一多有感于中国自晚清以来,大片  相似文献   

19.
1997年的7月1日,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在中国共产党建党76周年迎来了东方之珠——香港回归到祖国怀抱,举世注目普天同庆,洗雪国耻,大扬了民族之光。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胜利,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从此,作为特别行政区的香港将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继续发展,更加繁荣。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识和气派,继承毛泽东同志统一祖国的遗志,尊重历史和现状,为了解决香港、澳门、台湾的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即在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从1982年9月同英国首相会见初始,为了维护祖国主权的尊严,在长期艰苦的构思与谈判中,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使几代人梦寐以求,抛颅洒血的雪国耻的宏愿以在香港1997年7月1日的回归时实现。“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不仅证明了“一国两制”是解决  相似文献   

20.
<正> 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我国进入新时期,统一战线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选拔培养党外人士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据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