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敢于担当"作为新时代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之一。他说:"干部就要有担当""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强调,"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因此,敢于担当已经成为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正什么是担当?做到哪些方面才称得上是敢于担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敢于"的标准,那就是"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考察一个干部是否敢于担当,一是看他是否有敢于担当的意识,二是看他是否有敢于担当的勇气,三是看他是否有敢于担当的能力,只有做  相似文献   

3.
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体现用人导向,关系事业发展。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选人用人,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保证,应该优先选用敢于坚持原则、坚决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干  相似文献   

4.
(以时间先后为序)国台办发言人就台湾地区选举结果发表谈话1月11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就台湾地区选举结果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央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和行径,坚决增进台湾同胞利益福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腐败治理成效显著。这已是有目共睹,更是国内国际的共识。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的原因:高层态度坚决、敢于担当;纪检监察锐意改革、职责强化;建章立制、标本兼治;上下同心、社会共治。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5,(7)
当前,全党上下整风肃纪,坚决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筑起了惩防腐败的"高压线"和"防火墙"。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党中央态度鲜明,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军队党员干部要按照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际突出、清正廉洁的标准,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法纪素养,砥砺党性修养,拒腐防变、清正廉洁,争做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同志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发出了奋进新时代的进军号令,对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大系统的生态环保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依法行使职权,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展示  相似文献   

8.
"人大代表既要敢于为人民群众代言,又要善于为政府工作建言献策。我要做到敢于说话,多说真话、实话,坚决不当‘挂名’代表"。这是区五届人大代表、嘉定区归国华侨联合会嘉定工业区分会副主席凌惠萍的履职承诺。她自2011年首次当选区人大代表以来,深感自己肩负着选民的重托、承载着选民的期盼。她牢牢地将"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职务和责任"这句话记在心中,尽心  相似文献   

9.
正江西省上饶市民政局副局长靳宏标认为,各级民政干部应树立好"五种形象":一要树立好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的忠诚卫士形象。每一位民政干部,都必须具有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坚定性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对错误的思想言论,要敢于正面交锋;对系统内的歪风邪气,要敢于较真碰硬,对系统内的害群之马应毫不留情地给以曝光;对遗留的棘手问题,要敢于刨根问底,直面顽疾,查找症结,坚定不移地维护集体利益和群众利益。二要树立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人民公仆形象。民政干部肩负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唐志财  陈小云 《政策》2004,(11):29-31
“四个坚决纠正”。是指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抓好“四个坚决纠正”,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密切党与群众血肉联系的重大措施.也是省委、省政府今年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本期特组编了几篇文章,希望能对各地正在开展的此项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13,(3):22-23
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时刻,改革承载重任。2013年两会释放出清晰的改革信号——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继十八大报告之后再次提出: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当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团审议时强调:改革"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亮相……种种迹象,彰显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决意披荆斩棘、深化改革的信念。以改革释放活力,以创新驱动转型,实现"中国梦"将因此获得新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2.
“四个坚决纠正”,是指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坚快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抓好“四个坚决纠正”,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密切党与群众血肉联系的重大措施,也是省委、省政府今年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本期特组编了几篇文章,希望能对各地正在开展的此项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在监督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有效地行使好监督权,必须理顺四个方面的关系,做到敢、严、实、细。一、要理顺敢于监督与善于监督的关系,做到"敢"字当头江泽民同志指出:"人大既要敢于监督,又要善于监督。只有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监督的目的。"人大首先要敢于监督,积极主动地开展监督工作,否则,就是失职。当然还要善于监督,要在敢于监督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监督对象和监督内容,运用适当的监督形式,依照相应的监督程序,以达到预期的监督目的。人大常委会应把敢于监督放在首位,大胆实施监督。在处理敢于监督和善  相似文献   

14.
改革发展篇     
正1.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2013年3月5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专家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华: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持续提高并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迈进,模仿的机会越来越少,越来越依靠自主创新。因此,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必须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引领世界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改革开  相似文献   

15.
敢于监督与善于监督江泽民同志指出:"人大既要敢于监督,又要善于监督。只有把两者很好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监督的目的。"那么,怎样使二者有机地结合呢?我们认为,必须搞清两者含义、摆正两者之间的关系。敢于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的内在要求。人大及其常委会应该代表人民,根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力,依法对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实施有效监督,保证国家机器按照人民的意志和需要运转。善于监督是个方法问题,其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监督必须讲究一定的方式和方法;二是监督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敢于监督是善于监督的前提,只有敢于监督,才能实现善于监督;实现善于监督,又能提高敢于监督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做到敢于监督,敢于对  相似文献   

16.
2017年以来,杭州市富阳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决扛起绿色发展责任,以造纸企业集中地为重点,敢于"先破后立、快破快立",通过腾退落后产能、引育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全域生态保护,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2020年10月,富阳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相似文献   

17.
坚决捍卫祖国和人民的最高利益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哈斯木·马木提: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自治区检察院紧急召开全院干部大会,传达自治区党委《关于乌鲁木齐"7·5"事件的情况通报》,并对相关工作作出安排。我们要求全体检察人员深刻认识事件  相似文献   

18.
去年8月底,广西阳朔县曾召开"政协委员为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建言献策大会",会上委员们共向县委政府提出意见建议100多条,不少委员呼吁县委政府及综合执法部门要顶住压力,敢于碰硬,坚决拆除所有乱搭乱盖违法违章建筑.  相似文献   

19.
论公共管理中的政府利益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从政府及其成员的双重角色来看,政府利益是由人民利益、政府组织的利益及其成员的个人利益共同构成的复杂综合体。政府组织利益及其成员的个人利益具体可划分为基本利益、角色利益和失常利益三个层面。切实保障基本利益,基本满足角色利益,坚决打击失常利益,建构合理的政府利益结构,是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前进》2014,(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首次提出好干部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实现好干部标准,要研究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揭摆出的机关干部存在的严重问题,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定》说明中讲的"我们强调,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以机关干部存在的严重问题为导向,研究建立健全实现好干部标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