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日,支付宝推出"扶老人险"险种,如遇发生"好心扶起受伤老人反而被讹"的情况,投保人最高可获得2万元法律诉讼费用赔偿,并免费获赠全年的法律咨询服务。此险种引起热议。有人认为,"扶老人险"可以减少人们做好事的后顾之忧,有利于社会公德建设。但也有人认为,善行要靠保险来保障,有些讽刺,且有污名化老人的嫌疑。"扶老人险"有利于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支付宝推出"扶老人险"险种,如遇发生"好心扶起受伤老人反而被讹"的情况,投保人最高可获得2万元法律诉讼费用赔偿,并免费获赠全年的法律咨询服务。此险种引起热议。有人认为,"扶老人险"可以减少人们做好事的后顾之忧,有利于社会公德建设。但也有人认为,善行要靠保险来保障,有些讽刺,且有污名化老年人的嫌疑。  相似文献   

3.
媒体热点     
<正>北京推出老人意外伤害险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书院中国"北京推出老人意外伤害险民政等部门为"道德"兜底对老人摔倒后的"扶与不扶"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让人"忐忑"的社会问题。一边是四川的"三个小孩扶老太遭讹",一边是沈阳大爷"我有医保"的善意谎言。有不少专家和网民认为,"扶与不扶"的矛盾已经影响到了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11月底,新浪、网易、新华网等媒体纷纷报道北京市推出老年人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4.
正支付宝推出的"扶老人险"之所以引发热议,是因为人们将"扶人者"与"被扶者"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理解为道德问题而产生的认识误区。扶不扶跌倒在地上的老人,与扶起跌倒老人后产生的纠纷,是两个概念。前者是道德范畴问题。扶与不扶,是扶人者基于自己的道德判断和道德修为而做出的选择。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美德。扶,是道德高尚的表现;不扶,就是见死不救,社会谴责之,因  相似文献   

5.
正也许,支付宝推出的"扶老人险"初衷确是为了鼓励与人为善;也许,"扶老人险"对解决善行者的后顾之忧确有一定的作用。但从社会发展的长远看,社会公平正义、公民道德建设绝不能依靠商业保险来助推。用商业保险来解决社会公德和人与人之间的诚信问题,短期看似可行,但对社会的长远发展来说,却存在极大危害,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我保护的极端主义和利益保障的拜金主义思想,根本不利于社会公德建设,心存善念的人们会因此而畏首畏尾,尊老的传统美德也将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6.
也许,支付宝推出的“扶老人险”初衷确是为了鼓励与人为善;也许,“扶老人险”对解决善行者的后顾之忧确有一定的作用.但从社会发展的长远看,社会公平正义、公民道德建设绝不能依靠商业保险来助推. 用商业保险来解决社会公德和人与人之间的诚信问题,短期看似可行,但对社会的长远发展来说,却存在极大危害,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我保护的极端主义和利益保障的拜金主义思想,根本不利于社会公德建设,心存善念的人们会因此而畏首畏尾,尊老的传统美德也将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社会中“扶老被讹”和“防讹不扶”的新闻层出不穷,这引发了人们对社会总体道德水准的拷问。这类社会现象破坏了现有的道德规范,使得人际关系迅速恶化,也扰乱了正常的社会运行秩序。因此,必须提出相应策略解决这一问题,提升我国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政》2014,(1):52-52
对老人摔倒后的“扶与不扶”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让人“忐忑”的社会问题。一边是四川的“三个小孩扶老太遭讹”,一边是沈阳大爷“我有医保”的善意谎言。有不少专家和网民认为,“扶与不扶”的矛盾已经影响到了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11月底,新浪、网易、新华网等媒体纷纷报道北京市推出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的新闻。  相似文献   

9.
正老人跌倒扶还是不扶,已经成为不少人都要"掂量一下"的问题。笔者认为,"扶与不扶",体现的是人们的道德水平,无需保险保障,支付宝推出这类保险,不过是一次商业炒作行为,是"哗众取宠",扩大了社会上的"扶老人阴谋论",不利于道德标准的提升。"扶老人险"并不能让人放心扶老人,因为当"扶老人"还是"撞老人"的问题被诉诸法庭后,投保人最高只能获得  相似文献   

10.
一段时期以来,救助摔倒老人反被讹的消息屡见报端,面对"扶不扶"的问题,许多人犯起了难。对此,民法典作出回应,确立"好人条款",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弘扬正气,为见义勇为者"撑腰"。民法典编纂工作专班的同志告诉记者,这一"好人条款"的出台,曾历经波折。让我们还原审议现场,看看它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极少数无良"老人"的不诚信案例,将我们几千年打造的道德底线无情摧毁,以至于人们感叹"好事不敢做,好人不好当"。"扶老人险"应该是商家对人们善举的商业利用,是一种炒作噱头,真正的目的是牟利。"扶老人险"将善举定性为个人行为,将善举的后果预判为民事纠纷,从心理上暗示做好事将会带来不良后果,让做好事者畏手畏脚,不敢在  相似文献   

12.
日前,“校长撑腰体”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词语,其最初来自于北大副校长的一句话:“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随着网络传播越来越广,一些网友纷纷将这句话中的学校改成了自己的母校,但无论是哪个学校的版本,其核心就是——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  相似文献   

13.
<正>"摔倒老人"日渐成为一个敏感的词语,对这一个群体,人们看法各不相同。长期以来,人们看到的都是如"南京彭宇案"、"郑州李凯强案"一类的事件,人们对于老年人的信任感逐渐降低,于是出现了老人倒地却无人敢扶的情况。这些事件让人汗颜的同时也令人深思,摔倒老人都是一样的吗?难道都是为了向路人讹诈钱财?还是让事实来解答吧。12月2日上午,在北京市朝阳区一路口,一个骑摩托车的外国人撞倒一名过路女子后,用中文对其破口大骂。随即,有媒体发出"大妈讹老外"的消息,引起网友热议。但警方公布  相似文献   

14.
黄萍华 《传承》2011,(6):4-6
青少年毛泽东的意志观有着较为明显的唯意志论倾向,其对毛泽东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甚至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唯意志论倾向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夸大政治思想的作用并导致了阶级斗争不断扩大化。这是造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左"倾错误的文化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毛泽东的意志观有着较为明显的唯意志论倾向,其对毛泽东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甚至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唯意志论倾向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夸大政治思想的作用并导致了阶级斗争不断扩大化.这是造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左"倾错误的文化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八大奏响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战斗号角。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公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简称"四德")教育,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对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软实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都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泗水是圣人孔子的诞生地,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传统美德影响深远。近年来,我们立足这一优势,打造“圣源好人”道德品牌,在提高城乡居民道德素质和文明水平、构筑区域道德建设新高地上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四德"建设,是党中央为推进先进文化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特征,顺应了我国道德建设的发展实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法促进爱     
廖盛芳 《中国人大》2011,(22):52-53
“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这话源自9月21日的一条微博,据说是由北大副校长吴志攀说出来的,进入10月中旬,这则网帖突然火爆网络,并衍生出了多个高校的版本,被网友称为“校长撑腰体”。“撑腰体”的出现和火爆,显然与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家庭道德建设的社会价值周艳萍,田振和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要深入持久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是家庭道德建设的目标,它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这一有机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