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实践》2020,(6)
正2020年全国两会是特殊时期召开的大会,举世瞩目。近5000名代表委员议国是、献良策,面对挑战寻新机,察变局开新局,"人民至上""六稳""六保""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民法典""两个1万亿"等一系列"热词"激荡在两会、熔铸进历史。透过这些两会"热词",我们能"拼"出一幅怎样的蓝图?(一)习近平总书记22日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相似文献   

2.
每年的"两会"都有一些新词热词迅速走红。今年的"两会"也不例外,一些带有强烈时代感的新词热词第一时间登上了热搜榜,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多点",就是要做强市州经济梯队,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力争有一批市州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元,有一批市州超过1500亿元。"多极",就是要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实施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区域规划,培育"四大城市群"、发展"五大经济区",形成支撑四川发展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高质量发展"成为热词。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很关心内蒙古经济转型发展。早在2014年1月考察内蒙古期间,总书记就曾指出":转方式,就是要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加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全国两会落下了帷幕。特殊时期召开的大会,举世瞩目。近5000名代表委员议国是、献良策,面对挑战寻新机,察变局、开新局,"人民至上""六稳""六保""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民法典""两个1万亿"等一系列热词激荡在两会,熔铸进历史。透过这些两会热词,我们能"拼"出一幅怎样的蓝图?"人民至上"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历时11天的"两会"备受国内外舆论关注,有关民生改革的热词,更是让全体人民看到了过上好日子的希望。热词一三个"最严"保"舌尖上的安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代表委员和诸多网民都认为,这三个"最严",体现了中国政府治理食品安全的决心。  相似文献   

7.
"经济区"、"城市群"、"多点多极"、"梯次跨越"……这些2013年人们关注的"热词"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区域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区域经济水平,进一步释放区域经济活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策划导言2021年,"乡村振兴"成为不折不扣的热词。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的一项线上调查显示,回顾近三年的两会热词榜,今年最大的变化要数"乡村振兴"受到网民高度关注。数据显示,"乡村振兴"获得313万票,占投票总人次的60.2%,首次进入热词榜前三名。这反映的是时代大势,折射的是民意期待,也是对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最好回应。  相似文献   

9.
为贵州点赞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贵州话题"倍受关注,很多人为近年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尽情"点赞",有的还不吝建言献策。本刊摘取会内会外部分对贵州的"赞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党员干部之友》2013,(4):10-15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2013年阳春召开的全国两会矗立起"中国梦"行进的新地标。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凝聚为国家意志,几十年来激励了无数美国人的带有个人主义色彩的"美国梦",如今有了东方的集体主义版本"中国梦"。"中国梦"这个热词,正汇聚起人们表达希望、凝聚共识、砥砺前行的正能量。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中国梦",已经启航……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被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如此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召开的全国两会无疑万众期待。今年两会除民生热点外,立法法修订、两高工作报告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工资制度改革""提高养老金""精准扶贫""新增就业1000万人"……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个个承载着全体人民"中国梦"的民生热词,展示出中国改革与发展诸多努力的方向,并将在下一步贯彻落实中惠及广大百姓。  相似文献   

12.
"网络热词"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交流沟通的重要内容,对理工科大学生使用网络热词情况的调查问卷进行量化分析,分析"网络热词"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使用态度、使用语境和"网络热词"词性与大学生生活之间的交互关系等得出以下结论:"网络热词"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显著影响;基本人口变量因素对于大学生使用"网络热词"的影响不显著;大学生使用"网络热词"会受到词语的语境(环境)影响,但不显著;具有"正能量"(积极向上)性质的"网络热词"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在新媒体时代,应该充分尊重青年的网络话语诉求,消除大学生对"网络热词"的刻板印象,宣扬积极正面的"网络热词",淡化消极负面的"网络热词",培养大学生文明的网络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廖江 《兵团工运》2017,(11):18-19
<正>2016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也让工匠精神成为全年的热词之一。如何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更多中国工匠,成为社会广泛热议的话题。工会组织能否在传统工作中找到"大国工匠"的培育通道,既是自身工作创新的需要,也是服从服务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4.
"冇"是个有意趣的字,音"卯",意"没有",跟"有"反义。现在的网络热词是"冏",但"冏"跟"冇"相比,意趣就差多了。"冏"仅仅是人一时的情绪状态,而  相似文献   

15.
记者:今年地方两会上,幸福成为了一大热词。您如何看待?俞可平:总的说来,这是令人鼓舞的现象。至少说明三点问题:其一,政府开始自觉认识到幸福是人们追求的基本价值,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其二,认识到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既包括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增加,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平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11,(8):61-62
盘点2011年两会热词"十二五"规划作为国家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纲领性文件,让每一个中国人对未来都充满期待。幸福感这是今年两会上最振奋人心也是最令人憧憬的词汇。  相似文献   

17.
<正>【开篇的话】忽如一夜春风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2015最热词。在全国"两会"上,"双创"被这样定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大改革,也是历史的启示。国家的繁荣在于人民创造力的发挥,经济的活力也来自就业、创业和消费的多样性。我们推动"双创",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创造力、活力,以及人生价值,这正是每一个有梦想、有激情的青年人,或者中年人,  相似文献   

18.
侯琳良  杨彦 《当代贵州》2013,(10):60-60
百姓的幸福感,离不开政府的作为。作为要有积极效果,关键还在于找准方向、抓到点上。一些部门和干部手里抓的事情千头万绪,做着"八爪鱼"、"千手观音",忙成了"白加黑"、"五加二",可有时候却费力不讨好、群众不买账,很值得我们思考。"转变政府职能"是今年两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必须转"已经成为共识,而"怎么转"又各有各的看法。认真分析,这种问题的出现,一  相似文献   

19.
《当代贵州》2011,(5):27-27
新年伊始,各省区市地方“两会”陆续召开。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建议成为2011年地方“两会”的热点内容。做大地方规划、提升人民幸福指数、GDP五年翻番等等,已经成为今年地方“两会”的热词。其中,诸多举措,甚有启发意义。本刊特摘选部分省区市“两会”的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正幸福靠奋斗,兴邦靠实干。"奋斗"的时代旋律贯穿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到团组参加审议讨论时,不论是作重要讲话,还是与代表委员互动交流,蕴含在言语间的,始终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奋斗精神。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出自习近平2018年新年贺词的这句话,是不少代表委员口中的热词,甚至被作为座右铭。过去五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城镇新增就业6600多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