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高校作为思想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在培育青年学生文化自信上肩负着重要使命。工科类院校在狠抓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工科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将经典诵读和非遗传承等活动引入校园,带领学院学生"读书、品书、演书",深入探究对于当代理工科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涵养。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文化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鲜明特征及价值取向,都有着重要的浸润滋养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引领作用之外,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脉作用,不仅有利于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而且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自信,并坚持走好这条道路。  相似文献   

3.
艾文礼 《红旗文稿》2015,(5):13-14,1
习近平总书记在澳门大学考察时再次强调"文化自信",并把它作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意义极为深远。坚持和倡导文化自信,就是要对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持自信,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保持自信,对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自信。坚持文化自信,需要遵循科学的客观规律和指导思想,以正确的理论和思路推进文化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把文化自信的要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仲呈祥 《前线》2017,(2):39-42
所谓文化自信,就是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就是要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充满自信,就是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自信。本文论及的主要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充满自信,并特别强调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5.
白静 《理论建设》2017,(5):76-79
文化囊括了人类创造出来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自信是基于文化主体、文化客体和文化主客体关系基础之上的深度自信,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崛起和发展的行动指南。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落实文化之"责",增强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坚守文化之"本",培育稳定的文化价值系统;延续文化之"根",搭建通达的文化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6.
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软实力,蕴含着后世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生长点和优秀基因,是培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是我们在文化激荡的世界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所在。新时代语境下,要立足中华文化立场,以建设文化强国为目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7.
赵壮 《兵团党校学报》2022,194(1):89-96
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天然耦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基础.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因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走向深入奠定了深厚文化源力.诸多层面的内在耦合,主要在于内在思想的亲和性.首先,在重"行""知与行"与重"实践""理论与实践"的无限一致;其次,在"变易"与历史永恒发展、"民本"与历史是"人的生成"之间的深度融通;最后,"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在空间范围、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共同预设.  相似文献   

8.
<正>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对党员干部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自信,还要有政治自信。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自信,则集中体现在"三个自信"和文化自信之中。"三个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我们知道,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并不只是讲了"三个自信",还讲了文化自信,只不过不是集中在一块讲的。"三个自信"是在报告第二部分讲的;文化自信是在报告第六部分讲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3月7日参加全国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讨论时的讲话中,  相似文献   

9.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重视文化自信这一时代命题。实现文化自信,要求我们既要避免近代以前中华民族文化自大的心态,又要警惕近代以来的文化自虐心理。放眼全球,在民族复兴与文化博弈中,作为一个正在走向复兴的文明型国家,中国应当并且能够为世界贡献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用丰富的中国智慧与坚定的文化自信,助力世界发展,助益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  相似文献   

10.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伟大的中华文明培育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中华文明连绵发展的价值根基。同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下,还对社会普遍的道德标准和精神追求提供了具有学习价值和约束功能的准绳,当出现与之相悖的行为时,群众会自发进行谴责,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督促当事人及时纠正,以维系社会的良好运转,对尚不完全具备辨别是非能力的当代大学生而言,及早培养其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将本质上同为思想教育的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对其未来的发展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也成为新时代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文化铸造着国家和民族的心灵和品格,一个民族有了文化自信,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党的十七大到十九大,从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明确"建设文化强国",再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在国家战略发展中的地位稳步提升。文章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自信现状,结合职业院校的发展历程、社会的发展变迁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国内首家文化产业类高职院校为例,初探培育新时代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宽阔的历史视野、博大的政治胸怀、强烈的使命担当,多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深刻阐述了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重要意义,反复强调:"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  相似文献   

13.
韩喜平  张静 《党建》2015,(3):33-35
<正>当下,"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范式"等话题,引起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关注。回顾党和人民90多年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积累,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道路自信是建构在科学性和人民性、稳定性和发展性、民族性和世界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科学回答了"谁的美好生活""什么样的美好生活"和"怎样实现美好生活"等问题,对文化自信进行了整体性诠释。一方面,习近平美好生活观从理论层面能统摄文化自信所具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重内涵;另一方面,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在实践上也能通过夯实文化认同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凸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来引领文化自信建设。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在理论层面说清文化自信的内涵,也有助于在实践层面引领当代文化自信建设。从这样的角度去探讨习近平美好生活观与文化自信思想的深度关联,对我们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会有更多启发。  相似文献   

15.
正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讲了这样一段很深刻的话:"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端详今天,是我们自信的一个重要依据。中国道路是一个大概念,全方位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  相似文献   

16.
青年学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现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和迈向文化自强的践行者。实践中,青年学生要从以下三重维度出发坚定文化自信:要认真学习、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重大命题的提出,反映出我们党对理论创新规律的科学认识、对理论自信的庄严宣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方向的精确把握。“相结合”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拼凑的过程,而是遵循形式——内容——价值的结合路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话语建构、内容阐释、价值塑造三重维度的深入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行动路径、为坚定文化自信奠定扎实根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理论指导、为破解世界发展难题贡献中国方案、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注入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8.
香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底蕴,吸收西方文明,发酵酝酿出属于自身的、独特的文化,并最终建立起了文化自信。然而近年来的"反国学""占中""反水客"等一系列事件,折射出深藏其中的"文化认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CSSCI期刊收录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具体样态。研究结果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发文量自2013年来与日俱增,载文期刊水平较高且主流刊物关注度高,但研究机构间缺乏交流与合作;研究热点主要聚焦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和马克思主义等,演进过程从中华文化逐步转向治国理政。在分析与梳理的基础上,建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未来要向基础理论、对外传播和育人功能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价值论视阈,文化自信推动“双创”实现,有三个层面:一是从奠定民族心理基础、根植独特价值理念、激发与时俱进品格方面,揭示出文化自信是“双创”生成的价值基因;二是从倡扬原创性、张扬主体性、弘扬辩证法方面,表明文化自信是“双创”发展的价值引领;三是从促进当代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推进世界多彩文化的繁荣共生、努力为人类进步事业多做贡献等维度,明确文化自信是“双创”现实化的价值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