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昭信教授《创新思维学》杀青,蒙以大著相赠,拜读一过,感想良多,撮其大者,略述如下。一、启发性。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创新思维的心理哲学基础、创新思维的本质、基本原理、创新技法对影响创新思维的各种因素,最后用两章的篇幅介绍了创新思维的检测方法以及作者在多年的创新思维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体会,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给人印象颇深的是第二章《创新思维方式》、第三章《创新技法》。在第二章中,作者举出了六种创新思维方式,即发散思维方式、聚合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方式、直觉思维方式以及灵感、想象思维方式。总结了古今中外学者、大师创造性活动的经验,分门别类地予  相似文献   

2.
网络空间具有互文性、变异性、解构性、干扰性以及边缘性等特性,表现在人的心理性结构反映上主要是心态浮躁,专注力下降;思维浅显,思想力不深;颠覆传统,个人至上等.这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深刻理解网络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也能使其依据网络本身的特点和对人的心理性影响,思考针对性良策.  相似文献   

3.
创新思维是个体思维综合性能力的体现,是多种思维方式和方法平衡发展与复合作用的结果。创新思维的品质决定于思维的感受性、灵活性、感悟性、流畅性、批判性等特征。创新思维作为个体的一种特殊能力是以智力发展为前提,以实践经验为基础,以创新性人格特征为动力的。  相似文献   

4.
张振智 《工会论坛》2005,11(5):152-153
邓小平理论处处闪耀着创新思维的光辉,其创新思维具有突破创造性、否定批判性、多维逆向性和继承扬弃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充分体现了邓小平敢于创新的勇气和敏锐的政治智慧。认真研究邓小平理论创新思维的特点,有助于我们不断地开拓新思路和新视野,不断地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一 )什么是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 ,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人们在认识活动中 ,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 ,并产生一种怀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 ,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 ,问题意识是培养学员创新精神的切入点。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 ,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 ,作为思维的动力 ,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一般来说 ,显而易见的问题毋须发现 ,难以发现的问题是蕴含在习…  相似文献   

6.
论创新思维的本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思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对于创新思维的本质,可以从这一系统过程的机制、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概括。从功能层面看,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出新,在于产生前所未有的认识成果;从结构层面看,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超越,在于突破原有的思维结构;从机制层面看,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逻辑与非逻辑的统一,在于实现思维素材的超逻辑组合。创新思维的本质就是功能性本质、结构性本质和过程性本质这三个层面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创新思维是人类的高级思维。其高级性可以从过程的艰巨性、成果的新颖性、方法的综合性、内涵的层次性、本质的自为性去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8.
"概念"是理论创新与知识增长的基石。扎根于本土社会的事实且同国际理论接轨的概念创新乃是推进中国行政学蓬勃发展的重要一环。概念创新没有标准程式。中国行政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亟需汲取国际行政学科发展历程中概念创新的基本经验(譬如现象聚焦、锁定重大理论问题等),遵循概念创新的基本原则(包括精简性、客观性、中立性、开放性、平衡性以及情境性等原则)和科学思维(包括"领地"思维、"类型"思维、"类比"思维、"变量"思维、"特质"思维以及"关联"思维等),并将概念创新同公共行政的研究方法统筹把握。在关于中国行政学的研究中,有必要倡导一种基于现象聚焦(尤指"元现象")、锁定学科重大理论问题且以中层概念生产为取向的概念创新。  相似文献   

9.
创新思维的机制是创新思维本质的实现形式。创新思维的本质是对现有思维方式的超越。为实现这一本质 ,创新思维的机制可分为三个层面 :把创新思维作为思维过程来看 ,它是问题、酝酿、豁朗、验证的统一 ;把创新思维作为思维形式来看 ,它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 ;把创新思维作为现实的解决问题活动来看 ,它是试错与选择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论学术编辑的创新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编辑创新素质具有目标性、选择性、质疑性、整合性、实践性和反馈性等特征。编辑的创新素质由敏锐的信息感知、求新睿智的思维、犀利独到的眼光、质疑批判的精神、把关优化的能力和独具特色的风格组成。培养创新素质需要创新思维、学识奠基和实践引领。实现学术编辑创新素质的转化需要营造创新氛围、树立创新思维、弘扬科学精神和坚定创新意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