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奚彬 《党建文汇》2002,(13):33-33
检察机关近日证实,江苏省交通工程总公司的15名干部犯有受贿罪,其中包括总公司的总经理、4名刮总经理和1名副总工程师以及4家分公司的5名负责人。他们当中受贿数额最高的超过200万元,最低的也有2万多元,这一案件还牵扯出了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的另一名领导干部。是什么力量驱使这些人踏入金钱陷阱?承办此案的南京市及有关区县的检察官都提到一句话,那就是“基建项目的暗箱操作”。  相似文献   

2.
二人转是我国东北民间小戏,表现形式为男女演员手拿扇子或手绢,边走边唱边舞。时下的一些贪官也善于表演。当然,他们演出的是“腐败二人转”,搭档不是老婆就是情妇,内容多是受贿。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地税局原局长洪月江和情妇尤永秀就是这样一对“演员”,他俩合演了一出“受贿二人转”,捞取了大量不义之财。  相似文献   

3.
一位长期从事反贪工作的人说:“找到贪官情人,往往就能对贪污贿赂案件的侦破起到突破作用。”原因有三:一是如今被查处的贪官绝大多数养旮睛人;二是找到了情人就能顺藤摸瓜,毕竟贪官的情人不是官场老手,反侦查经验少;更主要的是,如今的“情色腐败”呈现一个新动向:越来越多贪宫的情人主动参与腐败官员的受贿,我将其称为“情人主动参与受贿型”。  相似文献   

4.
综观近年来官员腐败案件,发现其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贪官的背后多有一个“贪内助”在帮助官员受贿或者直接受贿,以至于官员腐败出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每倒下一个官员,其家人,尤其是妻子也难逃其责,双双甚至更多的家人进了监狱。  相似文献   

5.
提起“吉尼斯”,很多人都知道,那是世界纪录大全。如今的贪官也不甘寂寞,屡屡爆出捞钱“吉尼斯”。而原南京市栖霞区原区长助理、迈皋桥街道工委书记潘玉梅就是其中代表。她利用职权贪污的赃款,一次性被起获的就达26公斤之多,银行工作人员清点时足足花了一个半小时。她单笔受贿人民币120万元、48万美元,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南京市处级干部单笔受贿之最,在紫金山麓放了一颗腐败“卫星”。  相似文献   

6.
贪官们有不受贿的时候?有。—些贪官在特定场合不仅不收钱,而且拒贿时“声色俱厉”,显得“正气凛然”,这使他们赢得了“清廉”的美名,也为他们披上了遮蔽贪婪真面目的外衣。“什么人的钱碰都不能碰,什么人的钱可以照单全收;收钱必办事,否则会坏了‘规矩’;办不成时要退钱,否则会坏了‘名声’。”在这些贪官的内心往往盘踞着一种可怕的“另类诚信”准则,他们“信守”这些准则,腐败行为便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安徽省定远县原县委书记陈兆丰是一个索贿受贿及拥有不明财产来源近千万元的贪官。在定远这样一个农民人均收入仅2000多元的全国重点贫困县,陈兆丰之所以贪而不倒,直至成为腐败的“大鳄”,据说与他很讲  相似文献   

7.
一边是贪官们大肆卖官敛财、劣迹斑斑,一边是绝大多数干部虽早有觉察却保持沉默。近年来,安徽省有18个县(区)委书记因卖官受贿被查处。安徽省纪委的专家说:正是“绝大多数干部的沉默”、“毫无责任感的沉默”,形成了这些贪官们腐败行为愈演愈烈的“黑色土壤”,这种现象值得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8.
贪官都是一些无耻之徒。湖南省临湘市原副市长余斌,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共计22.5万元,可他向法院出示了11份票据和数十份证言,证实他所收受的钱财中有15.47万元已被用于扶贫、社会赞助和公益活动,据此认为自己“不构成受贿罪”,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河南省郑州市南曹乡原乡长樊淑玲受贿索贿85万元,为了开脱罪责,竟然在法庭上哭叫“我受贿是为了准备扶贫”。本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更多的时候是用于税收宣传中,而在这两个贪官的口中却成了受贿的遮羞布。湖北省乡镇企业培训中心原副主任王毛弟,在单位修大楼时,利用职务便利索取77万元的回扣用于赌博和个人挥霍,  相似文献   

9.
在最近的一次企业家论坛上,云南一家私企的老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骂腐败,但你们想没想过,这些腐败是怎么来的?贪官又是谁喂出来的?我认为,贪官是我们‘喂’出来的,受贿是我们‘行’出来的。搞出这么多的腐败,我们企业界是有责任的。”为此,他还公布了他在遇到刁难时,写给某机关一位处长的信。信中说:“我公司认为,你本人违反了作为人民公仆公务员应该遵守的基本职业承诺,不符合党的十六大精神,恶化了云南省的投资环境,损害了政府官员的对外形象,影响了云南省一个富民产业的健康发展。本公司作为纳税法人和公民主体,对于你的刁难行  相似文献   

10.
从近年来落马的官员来看,“家族腐败”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的官员当权,妻儿帮助受贿,形成亲属窝案,最终一家人全部受到法律严惩。然而,与家庭共同受贿相比,当前一些腐败官员往往采取“老子当权子女捞钱”的方式将黑钱洗白。这种通过权力“变现”的敛财方式比用权力直接“兑现”的敛财方式,其犯罪行为更容易掩人耳目,社会影响也更为恶劣。“权力变现”现象面面观现在,贪官大多数不是直接搞一手办事、一手收钱的权钱交易,也不是直接为子女经商提供资金支持,而多数是利用职权授意需要“报恩”的个人或单位,“照顾”子女的公司或者直接…  相似文献   

11.
日前,湖南一位“将受贿款用于扶贫”的副市长余某,成了大小媒体的新闻人物。虽然最终被定了受贿罪,但在许多人眼中,余某仍算得上一个“好官”,因为按余某的说法,他虽然受贿,但有不少款项是用于公务开支和公益事业,因此他“不腐败”。简而言之,就是“自己不挥霍就不是贪官”。这一说法,听起来总有点怪怪的感觉,但又说不出问题出在哪里。因此,很有必要作一番剖析,看这种做法与一般腐败现象有无本质区别。首先从受贿款的来源说起。有人向官员行贿,实际上是向权力行贿。受贿款是出卖权力所得。领导干部常说:“我们手  相似文献   

12.
纪贺 《纪检与监察》2003,(11):21-23
2003年4月8日,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山东第一贪”潘广田受贿一案。称其为“山东第一贪”,倒不是因为他受贿数额在山东独占鳌头,论数额他自然比不上全国那些“著名”的贪官,也远比不上山东省内一些“落马”的贪官;潘的“第一”,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查处的级别最高的贪官,也是全国查处级别最高的无党派人士、非中共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3.
裴义红 《先锋队》2011,(1):42-42
17次受贿有16次发生在春节前夕,南京市长江河道管理处原副主任刘雨泉受贿一案不是时间的巧合,而是贪官与行贿者之间的心灵默契,是一个投桃报李式的节日腐败典型。  相似文献   

14.
贪官的胃口     
人吃饱了饭,肚子就不会饿。这不是废话吗?可话还得说。因为在当今社会,有些事把人们弄得越来越糊涂了。我的一位朋友就曾这样对我说,肚子吃得太饱,就撑得慌。而那些贪官们的胃口,咋就没个饱呢?是啊,如果贪官们的胃口和平民百姓的胃口一样,不就不叫贪官了吗?依我之见,凡称得上贪官者,大都是手中握有一定的实权,在单位里是绝对的“大哥大”。无职无权的平民百姓,即使你有贪心,可谁会给你送呢?这就应验了人们常说的“行贿要有钱,受贿要有权”。贪官权有多大,胃口就有多大,此话一点不假。当然,贪官们的胃口也不是一开始就像…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12,(4):57-58
张铁在2月8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从1991年到2009年,走过19年贪腐之路,江西南昌市委原常委、南昌县委原书记汤成奇,近日被一审判处死缓。贪污3901万余元、受贿350余次,这一腐败个案再次让人思索:从开始贪腐到受到查处。少数贪官的“潜伏期”为何那么长?与漫长潜伏期相伴的,是汤成奇平坦的仕途。从镇长助理到镇党委书记、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再到副市长、市委常委……每一步都是“带病任职”。有着漫长潜伏期的贪官,并不只汤成奇一个。  相似文献   

16.
某报在报道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徐放鸣“因涉嫌受贿被刑拘”时,用的题目是《低薪“憋”出财政贪官》。为了印证徐是“憋”出来的贪官,报道援引了财政部财政科人的话:像徐放鸣这样级别的官员,月薪不过三四千元,“这确实是个‘清水衙门’!”言外之意,徐受贿是因为工资太低,若是高薪,徐不受“憋”,不至于拿别人的钱。  相似文献   

17.
相声日渐衰微,小品表现低迷,我们还靠什么博得一笑──也许当代贪官们炮制的一幕幕“黑色幽默”能有此效用。只不过这类“幽默”除给人留下笑料外,更多的则是深沉的思考。因为这类“幽默”不仅尽展贪官们的卑劣演技,而且刻画出了他们肮脏的灵魂。 这些连搞笑大师们都难以编撰出的噱头如果不是实实在在地发生,我们实难想象众贪官们竟会身怀如此精深的幽默“造诣”并能创作出如此骇人的惊世“杰作”。 贪官“黑色幽默”种种 ──讳莫如深不言“贿”。某市副市长因受贿数十万元被上级纪委立案。在“两规”期间,他不承认自己受贿,在其所…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步步深入,一个个贪官相继浮出水面,人们在众多的腐败案件中发现一个重要的现象,那就是夫妻联手作案的比例很高,在许多贪官的后面,都有一个推波助澜的“贪内助”。透视最近一些已查处的大要案,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官夫人”称职地充当了丈夫收受贿赂的“二传手”、“收银员”,为丈夫收受贿赂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有一些不法分子采取迂回策略,从官员亲属身上寻求突破口,最终达到接近贪官的目的,妻子为丈夫受贿起了牵线搭桥的作用;还有一些做妻子的利用当官丈夫的权力影响,享受优惠条件经商办企业,损害…  相似文献   

19.
以阶级为底片,用人民做镜头,把焦点聚向腐败,用决心和智慧按下快门去为腐败拍一张“全家照”。面对这张相片,我们感受到的是腐败的狂妄、嚣张和可悲。   在腐败大家族中,没有约束的权 力使腐败家庭“蓬荜生辉、异彩纷呈”,并呈现出“勃勃生机”。权力是腐败家庭实施腐败的工具。贪官是腐败家族的主体,整个家族都由他操作运行。如果说失去制约的权力为腐败家庭作了“保护伞”,那么贪官就是撑“伞”者。在这把“伞”底下,官官相护,官匪勾结。缘于此,腐败才顽固至极,“生机”无限。金钱是腐败家族中最活跃的成员,敛财是腐败分子…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看了几篇关于贪官心态的文章,发现一个共性——“出事”前,几乎所有贪官都有从噩梦中惊醒的经历.四川省彭州市原市委书记陈家荣在《悔过书》中写道:“第一次收到包工头的钱后,我每到夜深人静时,都为自己汗颧,既兴奋又害怕,收到的钱财一分也没敢动,且日夜为这些钱财忐忑不安.”其实,受贿后忐忑、心惊的贪官不仅陈家荣一个.“自走上腐败之路,就再也没有过消停日子,虽说不上惶惶不可终日,也是整天提心吊胆.”这已成为贪官们的普遍心态.以陈家荣为例,他们怕的东西确实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