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民主权利     
民主权利宪法、法律规定公民应享有的各种民主、自由权利,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主要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有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住宅不受侵犯,非经司法机关...  相似文献   

2.
(一)建立利益均衡机制,疏通利益表达渠道 1、立法保障。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目前公民的权利意识觉醒.人权观念深入人心,政府的服务理念不断增强.已经具备将请愿权明确载入《宪法》的条件,因此,建议把请愿权明确纳入《宪法》保护。此外,《集会、游行、示威法》的立法重心应当放在引导和促进上.使公民现实地拥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而不是一味地消极限制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阻塞意愿的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3.
(一)非法集会、游行、示威、静坐的处置1.层层劝阻。对于各种违反国家有关集会、游行、示威法律和地方性法规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静坐等事件,公安机关要协同党政领导首先向参与事件的主体指出这是非法行为;同时组织力量层层劝阻,不让其形成气候,  相似文献   

4.
日本警方在处置游行集会时的原则是:既要尊重法律赋予人民的自由和权利,避免过多地限制和干涉,又要对游行集会进行严密监视和管理,不使其超越法律许可的范畴而演变成暴乱,严重危害社会治安。日本警察处理群体性事件乃至于游行集会,一般采取以下六个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集会、游行、示威的相同点表现在:实质目的相同。都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和政治自由,是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激烈的表达意愿、解决问题的方式。限制条件相同。必须具有合法性。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来行使自由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经过申请获得许可,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做到和平举行。不得危害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集会、游行、示威的不同点表现在:三者概…  相似文献   

6.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各项政治权利和自由还包括公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怎样正确理解自由的意义,对于中学生思想教育至关重要。自由是一个美好的名词,它常常是人们热烈向往追求的目标。多少仁人志士为之奋斗、多少英雄豪杰为之而献身。卢梭说“人生而自由”狄德罗讲:“自由是天赋的东西。”裴多菲的著名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兼可抛。”但自由到底是什么?大多数青少年并没有真正弄清楚。比如今年元旦前后,一部分大学生上街游行,面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请中学生谈一谈各自的看法,有些学生则认为:游行是宪法賦予公民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条第三、四款对"游行""示威"的含义作了明确规定,"本法所称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本法所称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按照该法的规定,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应向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未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的集会、游行、  相似文献   

8.
表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既包含了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还包含了公民对自己正当权益的诉求权利,以及在任何问题上均有以口头、书面或其他方法表达意见或看法的自由。实际上,表达权就是一项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内容:苏人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第9课第二框。二、内容分析:三、第二框"广泛的民主权利",主要阐述了我国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种类,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监督权(批评建议权,  相似文献   

10.
8、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的意义何在?人权是人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应享有的权利,包括人的权利、公民的权利和特殊群体的权利。我国宪法所确认的人权是广泛的,包括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和住宅不受侵犯;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公民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  相似文献   

11.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一)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些规定同国际上公认的人权公约和原则基本上是相同的。有些人在人权问题上不顾国际人权公约和我国的宪法、法律,对我国无端进行攻击是完全没有道理的。1.宪法恢复了1954年宪法关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规定了普遍和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规定了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政治权利)2.宪法的规定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身权利作了充分保障。1982年宪法,  相似文献   

12.
一、怎样认识和正确行使我国公民享有的各项政治自由?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享有的各项政治自由包括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些政治自由,是公民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的一项经常性的权利,是民主政治的基础。(1)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公民对于政治和社会的各项问题,有通过语言方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言论自由在公民各项自由权利中居于首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公民言论自由的实现途径有:第一,人民群众有权对国家生活中的问题发表意见;第二,国家重大决策交由人民群众或人民的代表讨论;第三,通过来信来…  相似文献   

13.
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在十二课讲述公民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基础上,本课围绕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权利,着重阐述了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以及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或建议的权利。上述权利是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最重要的权利。这些权利,对于学生来说,既与其关系密切,又有一定的前瞻性。学习本课,对于学生明确作为一个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重要权利,懂得如何正确行使这些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从法律知识结构来讲,…  相似文献   

14.
小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召开的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等要求遭到拒绝,而北洋军阀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5月4目,北京学生几千人集会、游行,高呼“外争国权,  相似文献   

15.
自由是相对的。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和约束的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毛泽东曾在一首词中写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鹰在空中奋飞翱翔,鱼在水里活跃畅游,是何等的自由自在。试想,如果让鱼离开水域,鹰离开天空,它们会有自由吗?再如,风筝在蓝天下自由翱翔,一旦失去线的牵制,又将会怎样呢? 有人说:“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喜欢怎样就怎样,谁也管不着。”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但同时又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权利。”假如人人都为所欲为,  相似文献   

16.
正送"不作为"锦旗并不违法,但其维权方式却欠妥。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送"不作为"锦旗亦属于公民批评和监督权利范畴,不应被认定为非法游行、示威。退一步说,即使是非法游行、示威,也达不到刑法第二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拒不服从解散命令"和"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犯罪基本构成要件。公民表达诉求既要合法,也要合理。送"不作为"  相似文献   

17.
10年前的7月1日,旧金山各界民众集中在华埠园角,举行盛大集会庆祝香港回归中国。会后,在旧金山市区举行大游行和庆祝宴会。红旗飘扬,锣鼓喧天,人们欢乐振奋,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8.
一随着揭批李洪志及其邪教组织的“法轮大法研究会”的斗争不断深入 ,笔者作为一个法学研究工作者也在思考这样一“简单”的问题 :李洪志的歪理邪说受到何祚庥院士的点名批评之后 ,为何他不敢通过正常的途径与何教授辩论 ,而是非法组织不明真相的群众去围攻新闻单位和中南海 ,蛮不讲理地硬要杂志社收回有关言论呢 ?稍稍具有法律常识的人都知道 ,不经批准组织群众集会、游行是非法的。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 ,和《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 ,公民有通过正当合法途径发表个人意见的权利 ,任何组织与个人不得阻挠。况且 ,从何教…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月23日,英国数万警察由于对薪酬增幅不满,在伦敦市中心集会,参加者中甚至包括警察厅厅长。这次集会是由英国警察协会组织的,目的是向议会施加压力,希望改变政府的加薪决定。对中国人来说,警察游行绝对是件大开眼界之事。在国人心目中,警察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国家机器,他们难道也有什么个人的不满,也需要向政府申  相似文献   

20.
省政动态     
省市各界人民六万余人举行集会和游行,热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江西日报」发表社论:「进一步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建设」。三日青年团江西省委员会于4月24日至今召开学院青年团、少年工作的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