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农业用生产要素的比重来衡量,就是资本、技术与农业市场体系的高度集合。 通过资本与技术投入和农业市场体系的完善,提高农业社会劳动生产率,同时大量转移农业劳动力。 世界现代农业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占其劳动力总数的比重都低于20%,美国1950年达到这个标准;法国、西德、英国等西欧国家1965年达到这个标准;日本1975年进入了现代农业国  相似文献   

2.
7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经济发展步入了中、低速增长阶段。特别是1985年秋以来,日元大幅度升值,对日本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日本经济的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资本输出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笔者曾于1983年至1986年期何在日本专修经济问题,本文就日本经济的某些特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宏宇 《学习论坛》2006,22(4):35-37
2004年以来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其原因并不是农村劳动力数量少,而是其就业技能素质低,根源在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模式,才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缓解“民工荒”问题。  相似文献   

4.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3.4%,农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2%,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其中稻谷产量20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国第一。全省直接和间接来自农业的税收占整个税收的70%。但由于农村产业领域的拓展速度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形成反差,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9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每年以50万人的速度增长,而在产业开发上增加的劳动力容量每年不过10万余人,即每年要新增40万左右的剩余劳动力。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预计到2000年以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何达到二者均衡以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和谐稳定是我们一直探索的方向。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具有特殊性,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以及内部劳动力市场过于安全和外部劳动力市场过于灵活的现状,为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我们应坚持统筹兼顾,多管齐下的方针。把打破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状态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所有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增强劳动技能作为工作重点,同时改变体制内劳动力市场的僵化状态,加强对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保护引导。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市场缺陷为国家调控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内在依据。随着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分配不公、就业歧视等劳动力市场缺陷在我国表现得愈益严重,加强我国劳动力市场调控势在必行。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调控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为此,必须采取加强劳动力市场供求调控、健全工资调控体系、完善失业调控体系、实行更加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等对策,切实加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调控。  相似文献   

7.
加快推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积累了许多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但转移过程中,也出现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大,转移压力大。我国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基数大,增长快。据测算,我国目前有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今后5-10年,每年还要新增农村劳动力约600万人。如果考虑到农业投入增加和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会进一步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正处在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浪潮中,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济体制。从17年改革的实践来看,劳动力市场问题不仅制约了企业改革的进程,也是我国整个市场体系中的“短板”。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劳动力市场的充分发育和发展,对于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加速实现二元结构的转换,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以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节约活劳动等方面,都有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如何加快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做一些探讨。一、劳动力市场与其它生产要素市场共性与特性。(一)劳动力市场与其它生产要素市场的共性所…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市场的建立给我国劳动关系带来了巨大变化,但在这一巨变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就是劳动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只有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推动我国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健康发展。 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带来了我国劳动关系的巨大变化 劳动力市场的建立,特别是《劳动法》的实施给我国劳动关系带来了巨大变化,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 一是种类多样化。我国《宪法》确认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经济成分  相似文献   

10.
据有关专家估计,我国企业中“在职失业大军”约有3000万人。能否妥善安置他们,是当前劳动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这部分劳动力将如何消化,出路何在呢? 日本也曾有过类似的情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40年中,日本出现过三次技术革新高潮。这三次技术革新一次比一次更快地促进了物质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了以较少的活劳动支配较多的物化劳动。在1960—1973年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建立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劳动力市场包括哪些内容?它的运行条件有哪些?在这一系列问题上,人们仍有不同的观点.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市场培育发展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由于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有规则的劳动力市场远未形成。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尤其是86年开始实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以来,劳动力市场有所发展,但对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流动还远远谈不上,其原因就是  相似文献   

13.
武恒聚 《奋斗》2007,(10):44-46
自国家对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新政策出台以来.至今已有两年的时间.很有必要对黑龙江省房地产市场进行认真总结回顾.正确估量调控的效果.关注当前黑龙江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更好地实现加强宏观调控所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上升。但随着开放的扩大,改革的深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农村,无论富裕与否,都普遍面临着如何进一步转变观念,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如何以文明代替愚昧,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1、农村人口素质普遍偏低,改革步伐迟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2亿人口中农业人口占70%以上,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九五”期间将出现1978年以来的第三个失业高峰,至“九五”末期失业率可能达到21.4%,超过80年代以来两个失业高峰的水平。 第一,据国家劳动部课题组预测,“九五”期间全国新成长的劳动力为7200万。其中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预计在5400万左右,同期仅能安排3800万人就业,尚有1600万人失业。到“九五”末期,城镇失业率将高达7.4%。  相似文献   

16.
张福明 《探索》2001,2(1):85-86
研究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工资本质问题,必须以现实的劳动力产权关系为出发点.从劳动力产权关系看,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工资的本质已经表现出了由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向劳动力资本价格演进的发展趋势.工资的本质转化为劳动力资本价格,能激励劳动者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增进整个社会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速率,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找到了理想的实现形式;确立劳动力资本价格论,能令人信服地解释现代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工资收入分配的新现象、新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半边天”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女职工组织在引导女职工科学种田、依靠科技致富、劳动互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农牧团场出现了新的“男工女耕”的性别分工模式。随着兵团深化农牧团场改革措施的逐步实施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他们纷纷向城镇或其他行业转移,即实现了非农转移。但是,在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性别差异,即这种转移是以男性为主的。据笔者对农四师5个团场的调查发现,实现非农转移的劳动力中男性占到了80%以上,绝大多数女性都滞留在农田中,实际承包着连队70%以上的土地,这种“男工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显得十分重要。尤其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不仅是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它也将为我们解决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新的契机和出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现象正是劳动力市场发育的起步和探索。那么,如何看待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健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阳信县是个典型的欠发达农业县。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农村经济虽然发展很快,农民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但由于农村经济欠发达的深层次矛盾没有根本解决,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一是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传统农业占很大比重,高达70%以上,农村二、三产业的产值仅占农村总产值的20%多一点,很不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二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如全县16万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只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真正掌握一两门先进致富技术的农民还不多,致使农村科技推广困难,  相似文献   

20.
萧灼基指出,当前在扩大内需问题上,需要正确处理以下关系: 一、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国内市场十分庞大,而且经济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人民生活正在从总体小康转向全面小康,市场潜力是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把扩大内需放在首位,就是最大限度发挥了我国的市场优势。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率已大大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去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达44%,超过美国20.7%和日本20.1%,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