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对政治学知识跨情境效度问题的有效破解,是对西方政治学霸权的积极回应,是拓展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学术努力,符合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属性和发展规律。长期以来,学界在创造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的探索中,形成了理论建构型、从实求知型、回应拓展型和返本开新型等基本进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既有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要从方法论层面把握价值取向、厚植理论基础、彰显现实观照,以中国性为根本,以超越性为关键,以包容性为依托,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政治学基础理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和体制机制、政府体制机制改革和公共政策优化、比较政治等自主知识生长点。  相似文献   

2.
王向清 《学习论坛》2008,24(1):33-37
学术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要指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发生学的角度着眼,学术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李达、艾思奇、张岱年: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准备阶段;毛泽东: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生成阶段;冯契: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体系建构阶段.  相似文献   

3.
推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必须制定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为此,需要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进行战略分析,科学设计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并就公共行政体制构建的战略任务、阶段性目标与推进策略进行设计与安排.具体说来,应实施"三坐标的公共行政体制建构战略":一是以满足不断提高的社会公共需求为轴心,分段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构战略;二是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国际化进程为轴心,收缩干预权力、提高治理能力的法治政府与效能政府建构战略;三是以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为轴心,强化政治责任、拓展人民责任的渐进型责任政府建构战略.  相似文献   

4.
唐龙 《探索》2006,(1):66-71
在经济发展体制的架构中,社区主要以紧密的人际关系和相互信任为基础,通过在协商基础上的合作来配置资源。作为一种社会资本,社区在提高合作收益与提供地方公共品方面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这种优势只有在坚持开放和引入竞争机制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把存在于社区水平上一些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道德情操扩展为能普遍应用于整个中国式的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情操,对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因此,中国经济发展体制的建构不能只是国家与市场的结合,还必须注重发挥社区功能,形成市场、国家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龚育之先生一生的学术经历,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主要从事科学技术论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他的研究重点转向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方面,是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中共党史学家。在他的一生中,他所从事的研究主要还是社会科学和中共党史,他参与这些方面的理论研究活动最多,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硕。他拥有亲  相似文献   

6.
自单位研究作为一个学术话题进入学界视阈以来,多数学者都强调单位制度的中国特性和本土意义,认为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还是在其他社会主义再分配经济社会,都不存在“单位现象”,“单位体制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独特和关键的方面。”这样,单位制度及其运行过程中衍生出的单位现象,便成为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独有的产物。笔者认为单位制度固然具有极强的中国特色,但如果我们过分强调其特殊性,则很容易将其“另类化”,进而导致我们对单位性质的误解。事实上,如果我们将单位制度置于工业主义、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建构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便会发现单位制度与现代性间天然的内在关联。“现代性带来了集体和集体认同边界建构的独特模式。”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历史科学"的研究内容,科学地展现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图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从我国实际出发,我们党依次提出了协调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等理论,最终形成了科学的生态文明的思想.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成果.为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预见性和有效性,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来建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关于人和自然辩证关系的"一门科学"的自觉的理论建构.为此,必须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争夺是当前大国竞争的重要内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其话语建构的动力上体现的是资本至上的逻辑,话语内容表达具有多域同质性,话语实施方式上具有软硬兼施的特点,在话语建构主体上则体现为多主体合力协同的特点。中国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建构要坚持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导向,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再国际化,建构立足于中国而面向世界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建构多域话语表达协同、多元主体协同的大格局。  相似文献   

9.
张其昀是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本文探析了张其昀在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演进的时代大背景下,是如何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西文化思想的交锋中,走向了非主流史派的新人文主义史学。当时西方文化思想的大量涌入,为张其昀吸纳西学,从而建构出中西合璧的个人学术体系,提供了可能性。而新人文主义学说与儒学精神的契合,则是张其昀最终接纳这一西学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形态学诠释与建构是从哲学上塑造当代中国"思想自我"的理性自觉.实践理论形态和学术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种基本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当代形态的建构应着眼于"中国化"的方向、理论体系建构和哲学把握时代的"问题意识".当代中国现代性问题和人的生存发展境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当代形态建构的富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东方企业发展研究会、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河南省软科学研究会联合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热点难点研讨会”,于8月20日至25日在河南省委党校举行。与会的有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东方企业发展研究会的领导以及工作人员,有中央部委的一些老领导,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共110名代表,收到论文70多篇。 会上,原中宣部长、全国总工会第一书记朱厚泽,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原冶金部副部长周传典、原化学工业部副部长林殷材、原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12.
贾立政 《探索》2002,25(2):90-94
企业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应向纵深转移,积极创新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制度等微观制度。本文在研究企业家制度的基础上,从多视角论证了创新建构企业家制度的必要性,揭示了企业家制度的创新建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基本内容与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监管体系的建构王秋霞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市场经济重要要素的价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要监管?其内容有哪些?如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价格监管体系?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弄清这些问题,对于规...  相似文献   

14.
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同志,在省委党校1998年第一期县委书记、县长短期培训班结业典礼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学点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19世纪下半叶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以恩格斯撰写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为标志。该书通过对自...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文献世界的巨大变化呼唤着现代文献学加速完善学科建设.然而文献学在追求其学科独立与学科体系建构过程中牺牲了它应有的学术品格.文献学本来与学者的学术活融为一体而极具学术含量,但文献世界的急剧变化,使现代文献学仓促应对而不能很好地消化古典文献学与西方文献学理论的真髓,于是在很大程度上流于肤浅的理论与单纯的技术层面.只有立足于学术,为它注入应有的学术品格,才能建设高水准的中国现代文献学.  相似文献   

16.
王炳权  王承禹 《探索》2020,(2):71-82
遭遇新时代的中国政治学陷入了理论供给不足的窘境,调适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的关系成为迫切的议题。围绕中国政治学转向主题,学界形成了学术自主与政治引领、本土立场和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等若干争论,但偏执一端的争论带有"虚假性"。诸种争论实质上涉及政治学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问题,在兼容不同学术论点和考察学科发展实践的基础上,中国政治学转向的讨论有必要转移到何以强化理论供给这一根本议题上来。西方政治学的强理论供给能力得益于持续的学术积淀,而中国政治学较弱的理论供给能力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成因--务实传统和科研体制。基于此,中国政治学应从优化科研体制、强化学术自律、挖掘思想资源三个层面进行一场"理论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理论,必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富于远见卓识的伟大创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论文在分析建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理论迫切性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理论应有的主要框架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新,既具有经济学创新的理论价值,更具有事关国家发展命运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是在我党坚强领导下的一个理论和实践循环递进的有机历程。文章拟从历史的维度,通过对党的十二大到十八大报告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的分析,厘清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目标模式探索、框架建构、体制完善的嬗变过程,并可由此推演未来发展的主题思想、主导方向和体制机制演进趋势。  相似文献   

19.
陈鸿 《实事求是》2008,(4):30-33
国家财政支农的现实问题决定了国家应建立“全面和谐项目型”财政支农体制。该体制的主要内容是:在体制的宏观层面,应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的“变量递增”模式、支农投入的“分工协作,依法统管”的项目化管理模式;在体制的中微观层面,亦即具体项目的管理上,应建构与法律、阶段、公正、实情和谐的立项预算机制,建构与招投标的对象、过程、结果和谐的实施机制,建构与项目的进程、范围、监督目的和谐的监督机制,建构与项目的国际标准、国情、进程和谐的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20.
试论分析中国社会管理的四种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其认识也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从政治文化、国家与社会、多元治理、民主政治等四种角度,对中国社会管理进行深入透视,对建构完善的体制将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