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雪冷血热     
正第十四章突击!突击!(续二)"冰趟子大捷"前有各县"讨伐队"阻截,后有日伪军追击。1937年3月上旬,当西征主力进至通北山里一个叫"黑风口"的地方时,从海伦境内就一直紧追不舍的敌人可倒了大霉——走出几公里后,赵尚志觉得差不多了,说了一句:"不走了,就在这  相似文献   

2.
激战冰趟子     
马彦超 《奋斗》2011,(4):21-21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东北抗日战场上,英勇无畏的抗联战士与凶恶残暴的日本发略者展开了14年的浴血奋战。他们以简陋的武器与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东北抗联第三军于1936年在军长赵尚志率领下与数十倍于己的日伪军在通北冰趟子展开的激战就是抗联战争史上较为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相似文献   

3.
第一,海伦作为北满抗联部队西征的目的地,是《红灯记》创作的历史背景。沈默君曾经说过,《革命自有后来人》的历史背景就是北满抗联的西征。1938年初,北满省委开始组织抗联主力部队西征,到1938年底,北满抗联主力部队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一军都先后到达海伦地区,完成了战略转移。艰苦卓绝的西征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部队的战斗故事,有地方党组织和群众支援抗联的故事,也有地下交通员的故事。《红灯记》所描写的就是发生在西征期间,抗联地下党、游击队和交通员的英雄故事。海伦作为抗联西征的目的地,是敌我双方激烈斗争的旋涡,英雄事迹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4.
"唐朝路"是新疆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境内东起红旗农场,自东向西依次经过土墩子农场、二二二团北亭镇、一○二团蔡家湖镇、东道海子、芳草湖农场芳草湖镇、一○六团马桥镇、新湖农场新湖镇的一条唐代古道。沿线有六师五家渠市青圪垯遗址、土墩子清真寺古遗址、古沙河遗址、阜北古城、六运古城、营盘梁古遗址、马桥城古遗址等重要历史遗迹。因此,我们要重视唐朝路沿线历史遗迹的开发、保护和利用,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以增强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正1934年8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革军委向湘赣省委和省军区下达的突围转移的《训令》,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代表、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的任弼时,和肖克、王震一起率领红六军团从湘赣苏区转移,突围西征,直至10月24日同贺龙、夏曦、关向应率领的红三军(11月重新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师于贵州印江县木黄。历时78天、跨越湘赣桂黔省境5000多里的红六军团突围西征,是党和红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12,(16):22-22
白马石—东北抗联西征会师地遗址位于黑龙江省绥棱县四海店镇新立屯东北约3千米处。 白马石,由于形状酷似一匹卧着的白马而得名。  相似文献   

7.
冰趟子战斗     
《世纪桥》2011,(16):62-64
抗联将士在与敌人作战中,根据敌情,利用当时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化,取得了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骄人战绩。冰趟子战斗就是其中典型的战例。抗联老战士张祥参加了那场战斗。  相似文献   

8.
蒋介石集团即强行公布“裁军条例”,取消地方政治分会,以排除异己,建立其独裁统治。方振武因非嫡系,因而亦属编裁之列。方振武原属冯玉祥国民军第五军,在北进讨奉之战中编为蒋介石的第一集团军第四军团,他率领第41师(师长鲍刚)第34师(师长阮玄武)骑兵旅等与其他军配合,先后攻克巨野、泰安、济南等处。奉军退出北平,  相似文献   

9.
<正>1938年七八月间的一天,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在松花江北岸的老等山密营举行了一个通宵达旦的篝火晚会,为即将西征的一支部队送行。只见密营丛林间的一片空地上燃起熊熊篝火,战士们分坐在篝火周围,相互拉歌。大家高唱《抗日救国歌》《送西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歌曲,表演京剧、快板、双簧,还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晚会开得十分热烈,篝火上的柴火添了又添,噼噼啪啪地燃烧着,人们眼前是一片通红、一片光明、一片欢乐。  相似文献   

10.
王玺阳 《奋斗》2014,(8):61-61
正在黑龙江省东部边陲的东宁县境内,有一片饱经战争炮火洗礼的土地。在那里,触目惊心的军事堡垒残骸漫山遍野,神秘莫测的地下要塞遗址隐藏在山坳深处,还有那荒草丛中掩埋着无数中国劳工的坟冢……这就是曾喧嚣一时的日军东宁要塞遗址。侵华日军东宁要塞,是伪满国境14处要塞群中唯一以进攻为目的设计修筑的庞大而坚固的永久性阵地群,被关东军认定为"一级阵地",并自誉为"北满永久要塞"。它范围南起大肚川的干河子沟,北至绥芬河接壤的十八盘山,东起三岔口镇麻  相似文献   

11.
一 1936年夏,红一方面军东征胜利,回师陕北后,中共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三大主力红军会合的战略决策。5月中旬,红一方面军主力改编为西方野战军,由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率领挥师西征,迎接红二、四方面军;7月初,红二、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并肩北上,挺进甘肃,向红一方面军靠拢。 7月底,西征  相似文献   

12.
正1934年8月,任弼时和萧克奉中革军委之令,率领刚刚组建的红六军团9700多人,从井冈山根据地突围西征。红六军团经湖南进入贵州后,与桂湘黔三省敌军和众多民团一路血战,几乎全军覆没,最后只剩下3000多人在黔东印江县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会师。这就是中共红色战史上悲壮的红六军团西征。贵州第一战红军损失一个团1934年7月,为了摆脱第五次反"围剿"的困境,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中革军委派出6000  相似文献   

13.
卢振国 《党史博览》2005,(11):24-26
1934年8月,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由中共中央代表任弼时,军团长萧克,政治委员王震率领,从江西遂川突围西征,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转战,冲破敌军重重封锁线,行程2500公里,于10月24日在黔东地区与贺龙部红二军团胜利会师。红六军团先期突围西征,拉开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  相似文献   

14.
王震是我军战功赫赫的一员骁将,深受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器重。战斗中,他常手执大刀,腰挂手榴弹,冲锋陷阵。毕生作战数千次,七次负重伤。其征战地域之广,跋涉路途之遥,历经艰难之多,均堪称三军之冠。他在战争年代的四次远征,是其戎马生涯中的精彩华章。突围西征,为中央红军探路1934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为侦察中央红军突围的路线,根据军委指示,红六军团率先西进。8月7日,红六军团9700余人在军团长王震、政委萧克等人率领下,由江西横石和新江口出发,踏上西征之旅。经三天三夜急进,红六军团连续突破敌…  相似文献   

15.
冯煊 《世纪桥》2010,(20):16-18
<正>北满抗联部队的西征,是东北抗战史上一次艰苦的战略转移,它对粉碎日伪当局对抗日联军大规模的"围剿"和"讨伐"、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具有十  相似文献   

16.
正1933年10月,国民党向红军各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第5次"围剿"行动。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红军第5次反"围剿"失利,革命武装力量遭受重大损失。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以便进一步开展宣传和推动全国的抗日战争工作,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命令湘赣省委书记任弼时为主席,肖克、王震为委员的军政委员会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作为长征探路的先遣队从湘赣革命根据地突围西征,寻找已与中央失去联系的战斗在川黔湘  相似文献   

17.
1949年8月底,赣西南追歼战刚一结束,解放军第48军142师便接到命令:第424团进驻大余,归军直接指挥,担任大余、崇义、上犹地区的剿匪任务;师部率领第425团、426团立即返回吉安,兼任吉安军分区并进行剿匪。在布置任务时,四野15兵团副司令员兼第48军军长贺晋年还转达了毛泽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自1929年1月率领红四军进入赣南,至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突围西征,在中央苏区度过了六个春节。这六个春节是他一生中难以忘却甚至铭心刻骨的。有喜有忧,更多的是受到压抑而郁闷难抒的感受。其中的曲折悲欢令人慨叹。1929年春节:打欠条吃上年饭1929年2月9日,正是春节。在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里,红四军来到瑞金北陲十几里人烟稀少的大柏地。官兵们身上只有两件单衣,脚上穿的是沾满雪泥的烂草鞋,冻得咀唇青紫,饥肠辘辘地经受着寒风中的细雨。部队在名叫前村的村庄停下来,军部住进了村中的王家祠。毛泽东坐于祠内的一只禾桶上,长…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2,(4):29-29
老金沟抗联会师地,位于伊春市铁力市工农乡五花村北铁力林业局施业区向阳林场。1936年秋、冬,是铁力抗日斗争大发展的时期,先后有8支抗联队伍会师老金沟。1936年春,东北抗联第三军军长赵尚志,率部西征留在庆(安)铁(力)木(兰)坚持斗争,  相似文献   

20.
1934年8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革军委向湘赣省委和省军区下达的突围转移的《训令》,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代表、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的任弼时,和肖克、王震一起率领红六军团从湘赣苏区转移,突围西征,直至10月24日同贺龙、夏曦、关向应率领的红三军(11月重新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师于贵州印江县木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