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一、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自 1755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中最早提出“经济法”的概念以来 ,国内外学者先后对经济法的定义、调整对象发表了各种观点。从 2 0世纪 80年代起 ,我国学者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地位也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形成综合经济法论、学科经济法论、经济行政法论、纵向经济法论和纵横经济法论等五大法学流派。时至今日 ,相关讨论仍在进行。我们认为 ,现阶段我国经济法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 ,即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现经济调控关系、社会经济保障关系等。因此 ,经济法是与民商法、行政法…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是以“特定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的,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说经济法并不调整所有的经济关系,而只调整经济关系的一部分;二是说整个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需要由众多的法来实现.”(见王保树、崔勤之编著《经济法学研究综述》第4页)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这种“特定经济关系”是根植于现实社会的“经济基础”,并要受到现实社会的经济体制、经济形态的制约,由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形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要以动态的观点来研究这种“特定经济关系”.这是我们研究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基本出发点.在我国,这一问题的研究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作为一部独立的法律体系,其存在对丰富现代化经济法基础理论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认定并划出经济法所调整的那部分"特定的"经济关系,是经济法学理论的立题之处。经济法具有对整体社会经济调节的整合功能,相对于传统部门法来说,经济法的一个显著性的功能是其政策性,实现了法律与社会发展的有效协调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法制日趋完善的新形势下,必须重新认识我国经济法的概念、对象与体系。基于对传统的经济法基本理论的深刻反思,我国的经济法应以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以宏观调控法。市场管理法、资产资源管理法及涉外经济管理法等为基本框架,从而构成我国经济法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法学界对经济法理论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仅就其中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一、关于经济法的概念、调整的对象和范围问题目前基本上有四种论点,我把它们分别称为“一切论”、“没有论”、“各种论”和“部分论”。(一) “一切论”。把一切经济关系都看成是经济法调整的对象和范围,认为经济法就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规的总称。”也有人提出,这样表述  相似文献   

6.
郑锡恩 《传承》2009,(24):168-168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际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既包括国际法上的经济关系,又包括国内法上的涉外经济关系。既有纵向的关系,又有横向的关系。国际经济法是多门类、跨学科的综合独立法律学科。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若干问题解析一、关于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自从1755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中提出“经济法”概念之后,二百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提出了各种不同的主张,给经济法下的定义也五花八门。从8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对经济...  相似文献   

8.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际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既包括国际法上的经济关系,又包括国内法上的涉外经济关系.既有纵向的关系,又有横向的关系.国际经济法是多门类、跨学科的综合独立法律学科.  相似文献   

9.
对经济法学科的内涵,不能在法学范畴外去寻求答案。如果不以法学为本位,而是把经济法学看作是“经济与法的关系学”,并以此否定经济法学作为一个部门法学的地位,不仅回避了矛盾,而且还混淆了部门法学、法社会学和法的边缘学科间的界限。经济法学的内涵应在法学范畴内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去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学是法学专业14门主干课程之一,其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较高的经济法学素质,提高学生的经济法学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如何实现经济法这一专业基础课与经济刑法、经济犯罪侦查等专业课的有效对接,在教学中如何进一步突出专业基础课自身的“专业”倾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对个体户、经济组织和法人的一体化作一简略探讨.从调整经济关系,执行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讲,经济法和民法都属于经济法.由于经济关系领域分宽广,根椐经济关系的可划分性,经济法和民法又分别成为两个独立的法律体系.经济法与民法的最大区别在于,民法把调整公民个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作为主要内容,经济法则把调整范围确定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经济组织和公民在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  相似文献   

12.
徐科雷 《前沿》2003,6(10):153-156
以往关于经济法的纷争 ,否定派未能区分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机械地认为经济关系由民商法调整 ,而无产生经济法的必要 ;肯定派虽然认识到了经济关系需要干预的社会现实 ,但却未能从根本上指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只能泛泛而谈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需要干预。本文认为经济法的产生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法律体系对置经济于控制之下 (包括调整的专业化 )和民主程度提高这两个新任务的回应 ,是突破了公私法二元结构的社会法域下的部门法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关系是知识作为经济发展主推动力这个经济基础、经济资源和经济资本,在生产、分配、使用和消费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知识经济关系应由经济法调整。经济法对知识经济关系的调整,不是全面包容,只是对知识基础、资源、资本和利益等关系,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监管。现行经济法对知识经济关系的调整存在不足。应加强知识经济关系的理论和立法研究,并尽早将有关立法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4.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离不开经济法的规制。而我国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学界对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也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调整特定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准则,是经济法律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指导性要求与标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该反映经济法的本质,反映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客观性。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竞争原则、社会利益原则和经济秩序原则。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促进法是调整因循环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其符合经济法的本质要求,契合经济法的基本特征,是经济法部门的组成部分.循环经济促进法是一部综合法、促进法和政策性立法,它的调整对象是循环经济管理关系和循环经济合同关系,价值取向包括生态效率、生态公平、生态秩序和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6.
规范性缺失是当前我国经济法学研究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其具体表现为分析工具的非法学化、研究对象的碎片化和对策性研究导向下的权利语境失位,导致了经济法的权威性弱化,影响了市场经济法治化进程。为克服这一问题,经济法学者应当注重与传统学科进行知识对接,抽象出自身的研究对象及构建起一套适用于经济法的权利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国家·市场·人权——经济法的人权观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海 《前沿》2007,(2):103-105
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法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我国现代经济法诸多学说都试图对该问题予以解答,并因此形成经济法学的国家观和市场观两大阵营。人权、国家、市场三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经济法的人权观认为,人权可以成为分析国家与市场关系的最佳切入点,经济法就是国家为实现人权而干预市场的行为规范,人权可以成为经济法解构和建构的基础范畴。  相似文献   

18.
李法兵  郭双焦 《湖湘论坛》2005,18(4):68-69,71
在WTO语境下构建中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重新定位商法和经济法的功能尤为重要。商法之功能在于对市场交易关系进行个别调整;经济法的功能在于对社会经济关系进行整体调整。商法侧重于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的创设;经济法着重从外部维持这种市场秩序。商法与经济法的协调发展才能保障社会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张发坤 《理论月刊》2003,(10):45-46
陈安先生的《论国际经济法学科的边缘性、综合性和独立性》一文对国际经济法这门新兴学科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专门论述,但笔者不同意陈安先生关于国际经济法的“边缘性”特点的定性,并着重从法律的调整对象这一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国际经济法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不是其他法律学科部分内容的简单集合,不具有边缘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由于政府采购中政府身份的特殊性,导致了形成的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政府采购法所体现的社会关系既包括行政法律关系,又包括民事法律关系,同时还包括经济法意义上的社会关系。本文从政府采购所具有的经济性、公益性和公私兼容等特征出发,结合经济法律关系的基本属性、经济法的社会利益本位观和经济法调整的对象等方面,对比行政法、民法进行探讨,认为政府采购同时具有经济法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