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凯 《当代世界》2014,(1):50-52
1、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落下帷幕,由于此次会议召开正值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第一年,所以引发了国内外高度关注、与以往历届三中全会不同的是,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在经济、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2.
辜学武 《南风窗》2013,(23):22-25
未来的10年之所以是中国崛起关键的10年,不是因为中国有望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而是因为被它超越的超级大国可能会出现非理性反弹从而影响中国的最终崛起。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此前,中央高层频频释放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号,暗示局部改革时代行将结束,整体改革时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大陆的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人攻坚期和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用一句话表述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们称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对这种基本经济制度进行进一步改革的思想,希望在"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  相似文献   

5.
<正>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2014年10月20—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共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从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改革与法治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左右手,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改革动力和坚实的法律保障。十八大以来,党的反腐败力度史无前例,反腐败机制日臻完善,为新时期中国的法治  相似文献   

6.
唐俊 《当代世界》2015,(2):32-34
<正>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此后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了包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内的"一带一路"建设。2014年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可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  相似文献   

7.
评刊     
《南风窗》2014,(2)
<正>名家∣Master2014,中国大变革再开局之年李惠彬中央编译局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随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重要决定的出台,弥漫在2013年中国意识形态空气中的紧张氛围仿佛一夜间消散而去。"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再次启动了中国"大变革"的新征程。正如有的史学家所说,1789年发生的法国大革命之所以称之为大革命,其实并不是因为它的激烈程度,而主要是因为它延续的时长。中国大陆1978年以来发生的这场改革,已经进行了35年。但是,我们或许有理由认为,到目前为止,这场改革可能  相似文献   

8.
赵义 《南风窗》2013,(23):34-35
因为国家发改委在反垄断上"突然发力",2013年又被称作反垄断元年。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开启新一轮全面改革前夕,反垄断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2008年8月1日,《反垄断法》正式实施,被称作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里程碑。5年后,因为国家发改委在反垄断上"突然发力",2013年又被称作反垄断元年。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开启新一轮全面改革前夕,反垄断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并一致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的集中展示,也是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国外政党的实践来看,社  相似文献   

11.
赵义 《南风窗》2013,(20):6-6
根据执政党既定的议程安排,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在北京召开。目前关于这次全会的有效信息不多,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这样的议题,足以彰显其重要地位。1992年至今,执政党的历次三中全会包括两个重大议题,一个是规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均是如此,发生在执政党的总书记第一个5年任期之内。一个是关于农村发展和改革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届三中全会都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生在执政党的总书记第二个5年任期  相似文献   

12.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被视为中国的"第五个现代化"[1],而"治理"这个词语在经历了中西文化碰撞和追赶西方现代化过程近两百年的当代中国也被赋予了既有传承又有拓展的新内涵。与在西方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兴  相似文献   

13.
李北方 《南风窗》2014,(17):2-2
<正>当下,我们急需讨论一下"改革是什么,不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动议莫名其妙。中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接下来的改革确定了目标并做出了具体部署,"改革是什么,不是什么"的问题不是已经得到解决了吗?的确,在这个意义上,"改革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俞可平 《当代世界》2014,(10):24-25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乃至整个中国未来的现代化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理论上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是  相似文献   

15.
胡亮 《当代世界》2014,(7):8-11
<正>应丹麦、芬兰、爱尔兰和葡萄牙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率中共代表团于2014年6月10—20日对上述四国进行友好访问。此访是在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决定和习近平主席2014年3月成功访欧并提出与欧洲共建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  相似文献   

16.
<正>一、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十三五"规划坚定改革决心10月26—29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即将开启的"十三五"规划,既是到202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的五年规划,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首个五年规划。全  相似文献   

17.
大变革时代     
赵义 《南风窗》2013,(24):4-4
以中外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迎来了新的改革窗口期。这是一场着眼于未来10年的顶层设计,执政党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借此表达了带领中国实现"历史性变化"的雄心壮志。十八届三中全会呼吁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这一点格外让人印象深刻。对任何执政党而言,倾听时代的声音是第一位的执政能力。十八大以后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世界》2014,(1):28-28
问:2013年是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的开局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我们的改革方向和举措,也进一步表明了我们立党为公的执政理念。作为党的对外联络部门,请问七局在向国际社会宣传我党的先进理念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相似文献   

19.
赵义 《南风窗》2014,(7):38-40
<正>从2014年"两会"后开始,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一个深度博弈的阶段。其中有利益之争,有价值观之争,有权力之争。一个政治、经济、社会的新格局,正在形成。自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之后,新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方略日渐清晰。因此之故,对于2014年,有的人称之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也有人更加形象地称之为"历史开始了"。以2014年全国"两会"为标志,在经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背书"之后,这个社会的执政阶层和全体人民已经正式向改革的深水区走去。  相似文献   

20.
石勇 《南风窗》2013,(25):6-6
<正>如人们已经知道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对中国未来的宏观布局。一眼望去,轨迹可见。中国梦也正在招手。事情就是如此:现在什么状况,基本上可以从过去至少10年的执政思路中找到原因,它们体现在各类重大决定、决策以及制度、政策中;而现在在执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