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简析拉美国家的石油资源及其出口安全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之后,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拉美主要石油生产国都更加重视石油生产。近年来,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和国际石油市场的波动,拉美石油生产国的石油出口安全受到了严峻挑战。为了应对在石油生产和出口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构筑起石油出口安全战略,拉美石油生产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投资力度,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保持石油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确保国家对石油资源控制的前提下,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对国家石油公司的运行模式进行调整;设立石油稳定基金,减轻国际油价波动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影响;增加对石油勘探的财政投入,确保石油资源的稳定增长,以适应国内需求和出口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中东石油战略与中国能源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和美国这两个石油进口与消费大国来说,有世界油库之称的中东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但美国的中东石油战略实质上是一种霸权战略。美国这种霸权稳定论下的石油安全观及其中东石油战略,不仅排斥和谐世界理念下的中国和平发展石油安全观,而且成为引发或激发中东政治与石油形势动荡的深层根源之一。美国对中东石油霸权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对中国以商业原则与和平方式安全而稳定地获取中东石油形成了严重的制约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石油合作前景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 《亚非纵横》2006,(1):21-23
中国自实行石油"走出去"战略后,逐渐同世界一些石油生产国建立了石油合作关系。而随着中国的石油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加,以及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中国在近几年同发展中国家的石油合作步伐加快。同时,合作的领域及深度也在不断扩大和提高。一、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南南合作有了新的契机和内容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包括中国在内的南南合作,在各个领域和以各种方式一步步走向深入。而作为世界主要的石油天然气资  相似文献   

4.
石油资源和石油生产拉丁美洲是石油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为了加速经济发展,拉丁美洲各国都十分重视并优先发展能源部门,迅速扩大勘探队伍,加紧在陆上和海底勘探石油。到1974年,拉丁美洲已探明石油储量为五十五亿吨,占世界石油储量的6%。近年来,由于墨西哥发现了大面积储量丰富的油田,使拉丁美洲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猛增了一倍。据拉丁美洲国家  相似文献   

5.
试析石油经济风险及其规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石油经济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但因多种原因,它面临许多风险。本文分析了导致石油经济风险的主要原因以及石油经济风险产生的影响,并提出规避石油经济风险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5年文莱内阁改组顺利,政治社会稳定,世界石油价格的飞涨带动其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产业的经济继续平稳增长,政府实行的经济多元化发展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经济平稳增长(一)石油天然气出口继续带动经济增长2005年全球石油供应紧张,加上中东石油供应不畅,造成了世界石油  相似文献   

7.
中东石油出口流向变化及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抗 《西亚非洲》2007,(10):18-24
中东是世界上储、产石油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最重要的石油出口区。石油危机前,中东石油出口主要流向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石油危机后,中东石油出口流向主要由向西方转为向东方,亚太新兴工业国家在中东石油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上升;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使这种世界石油贸易新格局得到进一步加强,中东石油的出口方向主要是东亚和南亚。世界石油贸易格局的重大变化,为中国与中东国家加大石油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机遇。同时,中国也应借鉴西欧国家的经验,坚持节能及发展可再生资源、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的能源和油气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经过多年经营,中国在原苏丹创建了较为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形成重要的海外石油利益。但苏丹南北分裂后对跨越边境地区石油资源的争夺、日益复杂的种族宗教矛盾,以及各国激烈竞争的趋势,使中国维护自身石油利益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大。尽管如此,中国与原苏丹长期形成的友好合作关系,以及南北苏丹在石油等经济领域的相互依赖,为中国维护和发展在当地的石油利益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西伯利亚拥有储量巨大的石油资源,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西伯利西的石油生产状况如何,对整个俄罗斯的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贸易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如果说“石油问题是个生命攸关的问题”①,那么,西伯利亚的石油产量就决定着俄罗斯的经济命运.西伯利亚的石油储量占俄罗斯总储量的65%②,仅其秋明州就蕴藏130.8亿吨(伊拉克——130.2亿吨、伊朗——120.1亿吨、科威特——130.1亿吨)③,近几年,在东西伯利亚也发现蕴藏有大量的石油资源,如此得天独厚的石油资源蕴藏量使西伯利亚声名显赫,令世界瞩目.自1961年西伯利亚最重要的油田——西西伯利亚油田正式开采至今,西伯利亚已有30年的石油开采史.30年来,仅秋明州就生产了石油(包括凝析油)60多亿吨.④目前西伯利亚的石油产量占俄罗斯石油总产量的70%.⑤西伯利亚的石油生产曾取得过震惊世界的辉煌成就.1964——1974年,西西伯利亚的石油产量只用了10年时间就达到1亿吨.由此,原苏联的石油产量跃居世界之首.“十、五”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经营,中国在原苏丹创建了较为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形成重要的海外石油利益。但苏丹南北分裂后对跨越边境地区石油资源的争夺、日益复杂的种族宗教矛盾,以及各国激烈竞争的趋势,使中国维护自身石油利益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大。尽管如此,中国与原苏丹长期形成的友好合作关系,以及南北苏丹在石油等经济领域的相互依赖,为中国维护和发展在当地的石油利益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是世界第3大石油消费国,而且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99%以上,作为确保石油供应安全的重要一环,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日本逐步建立起了官民并举的石油储备制度。2006年石油、LPG的储备规模分别为172天和78天。本文首先从基地布局和储备数量两个方面介绍了日本石油及LPG储备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立法、管理体制和政府扶持3个角度阐述了日本建立石油储备的政策措施,最后在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姜英梅  王晓莉 《西亚非洲》2007,12(11):48-53
中东地区石油储备占世界石油储备总量的60%以上,中东地区石油出口量占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40%以上。石油收入是中东产油国主要收入来源。中东地区,无论产油国还是石油进口国的经济发展无不得益于该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源源不断的"石油美元"。近年来,石油价格持续攀升,巨额"石油美元"流入中东地区,对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繁荣、福利制度和基础设施完善、统治阶层执政地位稳固,以及国际政治地位提升;消极影响主要包括国民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和"双高"现象、外国劳工与高失业率、以及贫富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15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苏丹已从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石油进口国变成有完整石油工业体系的石油出口国,石油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了苏丹和平进程。苏丹石油项目被两国领导人共同赞誉为中苏合作的典范。中苏石油合作模式的内涵包括:中国石油企业秉承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理念,主要依靠国际公开招标方式进入苏丹市场,项目经营完全按照国际规范和标准运作,输出先进适用技术,并推进当地人才培养,在当地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该模式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南南合作,加深了中非友谊,促进了中非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而且对开拓国际石油合作新领域,有效推动中非合作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印度尼西亚独立后,开始推行石油分成合同制度,在现代石油开采合同机制中,形成了异于传统特许制的新合同关系,其突出变化在于改变由外企完全控制经营的局面。规定特许制度所没有的管理条款,强调东道国介入石油运营管理,国际石油公司不再垄断石油开发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但在外国石油企业依然具有技术和管理优势的情况下,管理条款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有待分析。  相似文献   

15.
陈沫 《西亚非洲》2006,(9):47-51
石油价格高涨及国际石油市场形势的动荡,对产油国和石油消费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中国随着石油需求的增加,寻求石油来源的稳定和安全日益重要。中东地区局势的不稳定性,油价、美元走势等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直接影响着沙特的石油生产,使其积极地寻求稳定的出口市场。中国与沙特具有以有益的合作方式开发利用这一利于两国经济发展的市场以实现共赢的基础。在了解发达国家在海湾及沙特石油领域的活动和沙特石油产业现状的前提下,中国在与沙特石油合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1992,(1)
80年代以来,随着越南石油的发现和开采,越南的石油工业开始发展。一些国际石油问题专家认为,2000年以后,越南不但会成为亚洲的石油出口国,而且在世界石油出口国中也会占有一席之地。 本世纪30年代,法国殖民者就曾在越南寻找油气资源。60年代,一些西方石油公司曾对越南南方一些地区进行勘探,先后发现了33个海底油田矿区。1980年7月,越南与苏联签订了联合开发越南南部“大陆架”石油天然气的协定,开始进行勘探工作。经过几年的开发,越南已经开始生产石油。石油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7.
关于俄罗斯对东西伯利亚石油出口实行零关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石油储量和开采量均位世界前列,石油和石化产品的大量出口对俄罗斯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2009年2月,俄罗斯政府通过了对东西伯利亚石油出口实行零关税的决议,对这项新政出台的背景及执行期限等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加深对俄罗斯石油出口政策的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18.
石油合作是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和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尽管中俄石油合作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双方石油合作进程尤其是石油管道项目合作进程始终充满荆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既有主要源自俄罗斯方面的因素,也有来自中国方面以友国际层面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产品主要销往国际市场。2009年,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量超过10亿吨石油等价物(根据能源的价值折算成石油),其中包括4.94亿吨石油和5820亿立方米天然气,石油和石油产品出口量超过3.6亿吨,天然气超过1500亿立方米。西西伯利亚是碳氢化合物开采的主要地区,俄罗斯约70%的石油和90%以上的天然气产自那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主要石油产区和石油公司为研究对象,深刻分析了哈萨克斯坦石油工业的上游勘探开发、下游石油炼制和运输以及对外石油合作的情况。从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哈油气工业巨大的增长空间和明确的发展战略,这就使得哈现代石油工业的发展趋势也日益明朗。加增强对哈石油工业和整个国家的认识,对于更好地开展与哈方的石油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