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海云 《法治研究》2006,(10):16-17
近期,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一股“律师文化”之风。我是律师,而且是一名从事律师工作25年的律师。听到“律师文化”四个字,感到很新奇,也很激动——我们中国律师终于也有了自己的文化了!  相似文献   

2.
我是湖北今天 律师事务所的一名专职律师,作为“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中的一名律师志愿者,在四川省金堂县法律援助中心服务。 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地震让“志愿者精神”在中国大地上弘扬,我在钦佩他们的同时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志愿者。经过连续两年坚持不懈的报名和努力,我终于成为一名志愿者,于2010年7月走进了四川金堂县。  相似文献   

3.
信仰的力量     
我在西南政法学院读大三时,曾到金沙江畔的一座小城做了3个月的实习律师。那是1985年,我20岁。第二年,大学毕业。那年有两件事成为我律师生涯中的重大事件:一是我通过全国首次律师资格统考,成为一名专职执业律师;二是在那一年,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宣告成立,全国2万多名律师有了自己的组织。  相似文献   

4.
自2007年7月政法大学毕业并通过了司法考试后,我便选择了到律师事务所实习并执业至今。如果说当时选择到律所实习尚属毕业后的彷徨无奈之举,经过几年来对律师职业的实践和理解,伴随着中国律师事业的快速发展,致力于成为一名优秀律师的职业梦想已经异常坚定。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法律职业者,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命题?警人,警己,后者更多一些。我把律师当成自己一生的职业,并不是什么神圣的梦想,就像你是会计,他是医生,还有人是教9币一样。但是,我的确希望,当自己在向别人介绍自己职业的时候,就算不会得到赞许,也起码有一些尊重。可是,像“律师就知道赚钱”“律师都是骗子”“律师就会拉关系”“律师钻法律空子”之类的话语,时常充斥在耳边,我明明知道对方不是在说我,但是也很是不舒服。甚至,我自己有时候,都很讨厌有些律师同行,也不是什么不好,就是一个字——烦。因为,有时候你就需要一场轻松的聊天,可是对方非得把你拉进辩论的泥潭。你要和他解释乃至争论,我说的是这个意思,不是那个意思,你应该这样理解等等,等到谈话一结束,你会发现自己很累,消遣休息的效果没有达到。律师,为什么会这样不招人待见?以下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愿意和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6.
《中国律师》2004,(9):25-27
各位新律师:大家好!刚才进行的宣誓仪式是一个庄严的时刻,这意味着你们正式开始了律师的职业生涯。昨天你们还是实习律师,今天拿到了律师执业证,就变成了正式律师,但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恐怕还要艰苦修炼数年。那么怎样修炼,从哪些方面修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律师呢?我想有这样两个词组可以说明所谓“合格律师”的基本含义:第一个词组是“职业”(Profession)第二个词组是“执业”(Practice)一、律师职业(Profession)职业的产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职业的历史不过二十多年,是随着中国走入法制社会而产生的一…  相似文献   

7.
渴望成才的青年律师都在虚心学习大律师、名律师、好律师的经验,认真吸取他们的教训,积极探索成才之路。我也是一名执业时间不长的年轻律师,也在苦苦探索一条成才之路。十分幸运的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我结识了非常多的德高望重的大律师、名律师、好律师,赵光裕、高宗泽、王天举、张盈、付廷中、杨伟程,等等。从他们身上,我不仅学到了精湛的技艺,更被他们的一身正气,一种责任感,一颗事业心,一股勤业敬业精神,诚挚感染。经过冥思苦想,我体会到,律师成才的秘诀应该是:青年律师应努力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能力高强的人,关系广泛的人,善于抓住机遇…  相似文献   

8.
栾少湖 《法治研究》2006,(11):44-45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法官与律师:区别与差别”。发言内容,我想从一份调研报告说起。现在各位嘉宾的手里,都有一份《法官与律师——关于“法官眼中的律师”与“律师眼中的法官”调研报告》。这份调研报告是我所历时3个月刚刚完成的。其调研背景就是今年3月发生在天津的“法官打律师”事件,这一起沸沸扬扬的事件,使法官与律师的关系引起了社会各界空前的关注。作为律师一方,我们想通过自己的这种调研活动,发现一些问题,引起大家的思索,向大家寻求答案。  相似文献   

9.
郝惠珍有多种身份——律师、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全国律师协会女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等。这些身份中,律师是郝惠珍最根本也是最热爱的一种身份,她为实现自己的律师梦做出许多努力。以下是她的自述。几经辗转,终圆执业律师梦大家对我有很多称呼,郝主任、郝书记、郝律师、郝大姐等。这些称呼中,我最在乎的是"郝律师"这个称呼。  相似文献   

10.
律师在诉讼实务中,必将涉及到律师与当事人的关系,律师与法庭的关系,以及律师自己的角色问题。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也顺便对律师调查取证问题一并进行讨论,以期能引起同行们的重视,并求教于大家。   一、律师如何称谓当事人   笔者在此所称的律师与当事人 (包括被告人、下同 )的关系,仅指受托成为代理人或辩护人的律师与作为其委托人的当事人的关系,说到此也许有人会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就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吗,但是我们有许多律师在庭审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一关系。如听见很多律师在法庭上这样说:我的当事人如何如何……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能够有机会向同志们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感到非常高兴。从事律师工作以来,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  相似文献   

12.
《中国律师》2012,(5):16-17
获奖感言 作为一名律师,能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我倍觉珍贵。这不光是对我个人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律师工作、律师队伍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彭静 《中国律师》2002,(5):18-18
有人说青年好比是社会的未来,而我更认为青年是推动社会向着更美好未来发展的中坚。青年律师则又多了一份责任,对人,对社会……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我从1988年开始涉足律师业,并于1996年创办静升律师事务所,带领全所律师向社会承诺“敬业、求实、利民、护法”;现在,推动重庆律师业向着更美好未来发展,便成为我在职业律师生涯中的无穷动力和不懈追求。同时,我认为律师应积极参与社会政治,作为一名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的委员,服务社会,关注政治也成为了我的神圣职责。如同我国律师制度恢复、发展进程一样,20多年来,…  相似文献   

14.
人有的时候会想这样的问题,我是谁?其实这是人的一种自我反思,或者也可以说,是人在给自己进行一个定位。答案可以非常丰富,但是我想,可能每个人的答案都和他的职业有关联,一个人是干什么的,一个人一生在干什么。我,是一个律师。我是杨仲凯律师,这个概念模糊而又具体。我心目中的律师是怎样的,其实也可以归纳为,我,对自己怎样去要求,自己的人生怎样延展,怎样活下去。在想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本真的我和作为一个律师的我,撕裂成为两个人,一个是思考者,一个是游走在时光里的践行者,这种自我的要求,让两个我互相成为镜子,相互对照,试图达成一种完美的统一。我想,完成“我心目中的律师”的命题,叙事可能远比论说生动,不如就写一段往事吧——  相似文献   

15.
荒诞的律师     
“踏平坎坷荆棘,走过冷雨寒风,我们走向辉煌和光明”嘹亮的中国律师之歌,动人心魄,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律师,我曾深深为歌声所鼓舞。中国律师,这是多么辉煌的职业;中国律师,必定会有灿烂的未来。我是怀着无限的憧憬与希望加入律师队伍的。  相似文献   

16.
青年律师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杰 《中国律师》2002,(5):17-17
2001年,在四川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卫士”的评选活动中,我作为唯一一名律师当选;2002年,又荣获第三届“中国优秀青年卫士”称号,成为律师队伍中首次荣获该殊荣的代表;2002年2月我又被聘为第八届四川省政协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特邀委员。在鲜花与掌声中,我感到欣慰的,不仅仅是个人取得的这些荣誉,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青年律师,我从中体会到了社会对律师的逐步认可,感受到律师走上参政议政的希望。律师参政议政,是一个久远的话题。从律师本身的特点、作用来看,律师应当而且有能力走上政治舞台,但是,就目前而言,律…  相似文献   

17.
刘桂明 《法人》2010,(9):71-71
律师究竟是什么?是一种职业还是一种制度?是一个行业还是一个专业?对本文主人公冀祥德来说,所有这些问号既是问题又是答案,既是命题也是结论,既是课题还是成果。但是,真正从内心来讲,他更愿意认为,律师既是一种选择又是一种情结。  相似文献   

18.
王隽 《中国律师》2007,(2):27-29
取得国家司法考试资格后,有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进入律师行业。作为在北京执业多年的律师,我愿意把自己对律师行业的一些体会、一些经历、一些感受,介绍给大家,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青年律师生存状况的艰难,已经成为了律师界有目共睹的现实。作为一名执业近10年的律师,笔者结合自己所走过的路,粗浅地谈谈青年律师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心得。希望对广大的青年律师有所启发。 一、青年律师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没有固定客户,没有独立的案源。  相似文献   

20.
张万成 《律师世界》2001,(11):43-43
律师素质修养的问题,是个老问题,但仍然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就此,笔者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律师素质修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的深入发展,社会对律师的需求越来越多,而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已是大家早已感触到的问题。律师自己在实践中也感到,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律师的素质,是关系到一个律师事务所、一个律师的社会形象,决定着律师业务开展、事业发展的大问题。律师是政法队伍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是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业务精通、公正廉洁、作风优良的队伍。事实上,有些律师事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