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转型促进了经济、政治以及网络科技快速稳定的发展,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与"非在场"特征,多种文化和价值观在网络上被传播、扩散,人们时空观由此发生了变化,时空观被压缩也被延伸,影响到人们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社会心理结构,社会问题和失范现象频发,人们处于一种社会焦虑状态。探析在当前时空观变迁下,国民社会心理结构的变化、表现,通过合理路径进行情绪疏导和价值引导,对构建理性健康的社会心理以及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阶层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可避免地引起个体安全需求主体多元化、种类和形式多样化以及总量的快速增加.由于社会管理体制滞后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阶层强烈的安全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食品、社会治安、医疗、交通和环境方面的问题成为威胁人们的主要安全因素.应该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安全服务市场化以及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的协调机制等一系列保障机制,来满足社会各阶层的个体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3.
城市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由于没有及时建立相配套的城市社会管理机制,同时缺乏城市科学管理的经验,城市中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人们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读者向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架借阅,这种新的图书借阅形式应时而生.  相似文献   

5.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由于相应制度的不完善、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以及社会价值观的不确定性等因素,"被污染"的食物被摆在了餐桌上,进入了公众的饮食生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身体的安全和健康.在现代食品行业中的各种"内幕"频频被揭露之后,人们对于此类工业化食品现状的忧虑感以及对自身饮食生活的不安全感越来越强烈.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在成为商品之后,被越来越多地掺杂了经济、利益等因素,饮食的安全问题、文化问题以及社会问题却被抛置到了一边.如今就人们对饮食的信任感而言,与中国传统社会相比,有很大程度的降低.这一方面是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食品生产和加工领域中的一些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所致,而更重要的,则是在社会转型中隐含的人们对食物和饮食生活方式变化的认识、理解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黄文颋 《工会论坛》2007,13(1):123-124
在新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政府如何应对人们对经济社会生活不断变化的需求成了关注的焦点。作为政府调节的重要权能之一的行政权,正在新经济的要求下不断退出社会经济生活;然而,随着社会民主的发展,人们又迫切希望政府能进入其生活,提供完善全面的福利保障。因此,行政权同时面临着扩张和缩小的问题。医疗、教育等领域改革的困境,本质上就是政府职能转换以及行政权如何界入的问题。本文将从行政权本身的性质以及我国改革的特点出发,就新经济背景下如何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元结构和政府职能转换提出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统一战线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它与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着.它表现为政治性的形态,却是直接为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活,为一定的人们的经济利益服务的.不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最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满足人们多样的需求、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五大确定的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地位的确认,以及据此采取继续鼓励、引导其健康发展的方针政策,对于我们进一步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套有制经济,摧动国民民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基本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体系,但同时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变化。近几年,虽然城乡居民收入都在不断增长,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不仅会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对社会稳定有极大的阻碍作用,最终将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研究城乡居民收入的现状以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农村妇女发展迟滞主要是城乡差异、阶层分化、性别分化、传统性别歧视观念等因素相互认同与相互加强的综合性影响和交互作用的结果,以致于它成为两性不协调发展、城乡不协调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和人的不协调发展的集中体现.人们应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观察与分析这类问题,并且尽力将消除农村两性发展差距与解决"三农"问题以及提高农村妇女素质与提升农村妇女地位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农村妇女发展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1.
姜异康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开拓进取、扎实工作,齐鲁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30年来,山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山东经济正在融入世界经济;人民群众生活显著改善,正向全面小康快速迈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山东各项社会事业繁荣进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局面巩固发展;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地方,只有快速发展经济,才能实现与全国人民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制创新、发展人文经济、建设旅游经济支柱产业,是少数民族地方快速发展经济的新途径.少数民族地方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潜在优势,提高社会经济的增长率,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中的特色和优势.其经济价值与功能,在现代社会越来越突出,也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导经济发展方向、营造经济发展环境、激发人们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的改革正处于关键时刻,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影响极为深刻,有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严重偏差。一些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现象却大量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融入区域经济建设,既可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又能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两型社会”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急需调整区内经济结构,并快速实现转型.为适应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目前各方都已经做出了相应的调整,然而两者的互动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完成“两型社会”的建设,笔者从政府、高校、企业三方面提出了促进两者互动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这种夹击势态中,中部经济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自身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体制不完善、资金短缺、开放力度不够大等因素,导致不能快速发展.分析问题的根本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促进中部经济崛起,使中部经济腾飞起来,再次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心.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 ,面对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与高科技快速发展以及国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民主党派的思想政治工作迫切需要整体思考 ,系统谋划 ,全面改进和加强 ,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本文就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工作应把握的几项原则 ,提出探索性的意见。一、方向性原则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 ,由于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的存在和发展 ,导致人们思想意识的多元化 ,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等 ,不仅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 ,…  相似文献   

18.
任何经济体制改革,都同一定的社会理想紧密联系。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凋整和完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和方面,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前进,实现一定的社会理想。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就必然要求尽快发展社会生产力,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将大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一定的社会理想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服装是文化的载体,是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新的服饰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人们的服饰文化观念不断受新思潮、新观念的冲击和影响.人们的审美热情也跟随服装的流行而动荡不定.但流行的未必一定适合您.  相似文献   

2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方面取得了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大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某些层面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诚信缺失现象.这种现象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违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探索经济建设过程中诚信缺失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谋求这一问题的解决途径,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拟就诚信缺失现象产生的原因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