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2 毫秒
1.
目前,我国以短缺经济和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已经结束,国民经济正在向以买方市场和整体素质提高为特征的新阶段过渡。在新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国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和市场条件同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已从以往单纯的资源约束转向以需求约束为主,农业生产者利益受到市场需求不足的严重制约。所以,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强化其对农民收入的贡献能力,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断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的整体质态水平。结构调整是一个牵扯到众多因素的过程,在目前的形势下,结构调整首先是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粮食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将会给中国的粮食安全带来多方面的影响。20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的粮食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在市场机制的利益驱使下 ,买方市场会使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投入下降 ,经济全球化又会使粮价下跌 ,致使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加入WTO以后 ,万一发生针对我国的有效粮食禁运 ,要防止再次转入卖方市场的周期循环。因此 ,我国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一)改革粮食供求格局 ,调整粮食生产结构 ;(二)建立粮食进出口的农业保护机制 ;(三)加强粮食生产能力的储备。  相似文献   

3.
关于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对策张新杰一、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效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按照产供销、...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产品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但农业生产基础仍十分脆弱.必须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根据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特点,只有进行战略高速和政策调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开拓农产品加工市场,转变政府对农业的指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中央政府应扶持落后省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成都农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从而使农产品市场从根本上摆脱了短缺经济状况,主要农产品供给已满足或超过市场需求,由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这表明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由受资源的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加强农产品的市场研究和预测,是减少农业生产经营的盲目性,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搞活农产品流通,进而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城镇居民是农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其消费需求量、消费结构及其消费趋势对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买方市场有何特色 ?我国的企业如何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调整自己的财务管理方向 ?这是买方市场摆在理论界与实业界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简要论述了什么是初级买方市场以及如何将宏观理论与微观操作有效结合的“新市场新财富”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业现代化,是在特殊国情和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党在探索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理论创新成果: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以市场为导向是我国农业发展势在必行的深刻变革;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已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并将继续推进我国农业向现代化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8.
1、如何认识结构优化的重大意义? 结构优化战略是我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经济发展三大战略之一,是三大战略的核心。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关头,我省制定结构优化战略,其意义十分重大,十分深远。 首先,结构优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已由商品数量竞争转移为质量、品种、花色、价格比的竞争。长期卖方市场条件下形成的经济结构,在新形势下已显得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国民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 ,得到了长足地发展 ,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市场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 ,一些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成为阻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一、国民经济发展受需求不足的制约 ,难以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由于对投资和消费约束机制的建立 ,需求不足 ,买方市场已成为市场供给与需求这一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 ,需求不足是长期围绕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特别在我国 ,国民收入较低 ,又由于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 ,国有企业整…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欧广源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值得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去研究,去实践。本文结合广东农业实际,谈点认识体会。一、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市场力量驱动下,广东农业生产出现几种...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渐成熟,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模式的一种创新,改革开放后,首先由山东潍坊提出,并得到长足发展,促进了潍坊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同样是农业大市的六安,农业自然条件和潍坊相差无几,但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与潍坊相比,却存在很大差距。对两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差距做了详细对比,并深入分析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针对六安市现状,提出大力发展六安市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为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老双方的积极推动和相关政策的引领下,中老铁路的开通让老挝由“陆锁国”变“陆联国”。随着中老关系持续深化,中老农业合作同步取得新进展。深入推进中老农业合作应在增加对老挝农业发展投入、加大对老挝农业技术援助、改善老挝农业经营体系等方面着力。深入推进中老农业合作的重要意义从传统友好关系到全面合作关系,再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老关系不断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保护的必要性施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对农业实行保护,这是由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的产业弱质性及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决定的。本文就此谈点看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例也在增长。这意味农业...  相似文献   

15.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将包括随州“一地一都”建设在内的全省符地发展战略全部纳入全省“一元多层次”战略,既突出了主战略的龙头带动作用,又兼顾了各地因地制宦竞相发展的多极支撑作用,极大地丰富了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内涵。作为新兴的随县,我们将紧紧围绕全省“一元多层次”、“五个湖北”建设和全市建设“谒祖圣地、专汽之都”发展战略,重新定位,重新出发,全力打造“活力随县、魅力随县、和谐随县”,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工业弱县向工业强县、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它不仅抓住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而且抓住了农村工作的“纲”。这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一、发展小城镇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乡镇企业的崛起曾给农村经济注入了巨大活力,推动农村经济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近几年来随着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粮食增长缓慢、农民收入趋减。乡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困难重重,效益滑坡,失去了往日风…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已逐渐摆脱了最不发达的国家形象,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国民的自尊和自信不断增强,我们正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我国在当前面临着一个发展战略机遇期的条件下,如何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健康国民心态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加艰巨的任务,第八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表明了党中央对教育工作及高校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也给高校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做好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以此推动高校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跨世纪的优秀青年教师队伍,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大问题,是各级党组织值得思考、探讨和研究的新课题。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在高校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历史阶段之后,正在进入一个由信息业推动,以生命科学、超级材料、航天技术等新知识和新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发展给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同时也给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理论研究带来了许多影响。因此,研究“新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新经济”的含义与特征。1.“新经济”的含义。“新经济”这一概念是1996年12月30日一期美国《商业周刊》发表的一组文章中首先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郑州市社会建设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践行“三化”协调发展也如火如茶,郑州都市区社区发展模式已成为具有中原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基于此,从社会学视角分析城中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郑州都市区背景下城中村和谐社区建设的路径,以期为郑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