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7,(3):15-15
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中日双边贸易额由1972年的11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073.6亿美元.增长近200倍。据我国政府公布的数据.截至2006年末,日本在我国实际投资累计达到579.7亿美元,累计投资项目为37714个.有数千家日本企业活跃在我国各个地区.  相似文献   

2.
在1993年7月进行的日本大选中,执政的自民党在众议院未能获得半数以上的席位,被迫交出了政权,8月6日,新党总裁细川护熙出任日本战后第一任非自民党首相.这标志着自1955年以来自民党一党单独执政38年历史的终结,日本政坛上的“老大党”——自民党第一次由“执政”转为“下野”。  相似文献   

3.
《上海支部生活》2013,(4):57-57
日本的城镇化始于明治维新时期,但至1945年,其城镇化率只有28%,至2011年,日本的城镇化率已达到91.3%,远远超过了东亚地区55.6%的平均水平。日本城镇化的突出特点,是高度集中的都市化。日本的人口、产业和城镇高度集中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圈,这三大都市圈面积仅占日本国土面积的14.4%,但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0%以上。但日本这种高度集中的都市化也带了一些问题。专家指出,日本城镇化的主要问题是“过密过疏”,即大都市、城镇等出现人口过密、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一系列问题;而在农村却出现劳动力不足、高度老龄化、缺乏产业支撑等问题,农村甚至一度出现了新娘短缺。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人事部和日本自治省地方政府职员合作交流项目的研修员,我于去年5月至12月赴日本岩手县花卷市就小城镇的人事管理问题进行了研修。花卷市位于东京以北500多公里.面积385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占51.9%,农田占22.6%,人口7万多人,年GDP约2820亿日元(人均约3.5万美元),市年财政预算470亿日元(约4亿多美元)。  相似文献   

5.
董泽宇 《中国减灾》2014,(10):48-50
在上世纪木和本世纪初,日本曾发生过两次类似的强烈地震:第一次是在1995年发生的7.3级阪神大地震,造成6432人死亡,大量人员受伤,被称作是除原子弹袭击以外,20世纪日本遭遇的最大灾难;第二次是在2004年发生的6.8级新澙地震,造成38人死亡,伤亡人数不及前者的1%。虽然两者发生时间相隔不到十年,日本建筑物抗震性能与地震预警系统整体上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而且两次地震对地表与建筑物的破坏力基本相当,但造成的后果相差极大。深究其中原因,主要在于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日本实施了“成功的防灾教育和防灾训练”。  相似文献   

6.
10月20日,一个晴朗的秋日,2008年参政议政楚天行集中采访报道活动从湖北省台盟开始。在湖北省民主党派大楼省台盟机关.省政协副主席、省台盟主委吴秀凤接受了采访团的采访。吴秀凤是台湾省人,却有着日本血统,且出生在日本,其八旬老母现仍生活在日本。1953年,年仅6岁的吴秀凤随父母来到武汉.半个多世纪里.她从一个营业员、劳动模范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省级民主党派和省政协的领导。热情干练的吴秀凤坦言对第二故乡湖北省和武汉市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最熟稔的语言就是武汉话。”她就有关台盟参政议政谋发展话题回答了本刊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谁的经济发展慢,谁的经济发展快?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妨诉诸事实和数据。从1860年(或1870年)到1986年的一百多年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递房率:美国为1.9%,法国为1.9%,意大利为1.8%,英国为1.4%。只有日本的增长最快。由于日本多次发动大规模侵格略争,直接军事掠夺(仅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就勒索中国白银2亿两,相当于当时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所以,日本在这10O多年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递增3.5%,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增长冠军”。美国、日本的经济,都有其高速增长期。美国…  相似文献   

8.
从日本近年来刺激经济的财政措施看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经济陷入了持续衰退之中。1990年经济增长5.1%,1991年增长3.8%,1992年增长1.0%,1993年进入谷底、仅增长0.3%。在此背景下,从1992年开始到1996年,日本先后6次采取刺激景气的财政...  相似文献   

9.
程新新 《两岸关系》2006,(12):12-13
就“亚洲四小龙”来观察,过去6年台湾地区经济成长率平均仅3.6%,低于韩国、香港地区的5.2%和新加坡的4.5%,敬陪末座。更令人忧心的是,台湾地区经济的动能也正在快速地减退。根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JMF)、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的预测,今年亚洲地区(不含日本)的经济成长率将超过6%以上,但是台湾地区经济成长率预估约仅4.1%至4.3%,不仅是“四小龙”之末,也是亚洲地区最后一名。下半年以来,各界陆续公布的明年经济景气预测中,普遍看好的亚洲新兴市场却唯独“缺席”台湾。  相似文献   

10.
面对大地震的严重破坏.汶川地震后受灾居民迫切需要重建家园。美国、日本、印度、土耳其、伊朗等国都是地震多发地,1994年美国洛杉矶强烈地震、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2001年印度古吉拉特大地震、2003年土耳其宾格尔大地震和伊朗巴姆大地震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这些国家在灾后住房重建方面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国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各国政府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政府的行政管理费用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的份额,标志着其政府行政管理的运行效率。我国财政总支出从1980年到1996年增长了5.46倍,而政府行政管理费用则增长了15.58倍。17年来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1980年只占5.43%,1985年占6.sl,1990年占9.83,1995年升至12.79,1996年高达13.11,在国际上也是最高的国家之一。依从低到高次序将各国的政府行政管理费用占该国财政总支出的百分比排列如下:日本(1993年)3.62,以色列(1994年)4.98,印度(1994年…  相似文献   

12.
《今日上海》2013,(10):2-2
菱川良夫是日本著名的癌症放射线治疗专家和放射肿瘤学认定专家.曾获欧洲放射线治疗学会小线源治疗奖.目前是日本兵库县立粒子线医疗中心的终身名誉院长、日本Medipolis癌症粒子线治疗研究中心院长,至今投身癌症治疗研究领域40年,为日本粒子线治疗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山东人大工作》2007,(4):F0003-F0003
莱阳恒润食品有限公司是莱阳恒润食品冷藏厂与日本、台湾共同合作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建于1994年5月。到2006年底.总资产3.2亿元,职工2000余人.占地面积30万余平方米,建有高标准、全封闭无菌加工车间和包装车间6万多平方米.低温贮藏库15000吨。恒低两用库10000吨.BQF速冻库300吨,并配有进口IQF速冻机及流水线装置.全自动封口机.金属探测器、X线检测机、农残检测等设备.拥有高标准的电视监控系统,产品检测中心和计算器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80年代,曾有日本公司要买美国的一座大楼。美国人报价4亿多美元,可日本人坚持要付6.1亿美元,因为该公司老板在吉尼斯世界纪录里看到,历史上整座大楼出售的最高价是6亿美元,决心打破这个纪录。这是日本曾想“鲸吞”美国的一段旧梦,不过事实证明,这只是个噩梦罢了。  相似文献   

15.
日本时间2011年3月11日14点46分18秒,日本宫城县牡鹿半岛海上130公里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导致的海啸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中死亡15854人,失踪3276人(截至日本时间2012年3月1日),为日本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6.
达之 《中国减灾》2004,(11):22-23
10月23日傍晚,一场里氏6.8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日本中部的新溻县。其后又发生数百次余震。这次地震至少造成了35人死亡,2530人受伤,3人失踪,并造成大量房屋倒塌、道路中断、停电停水,甚至连著名的“新干线”高速铁路也首次发生了列车出轨事故。这是自1995年阪神地震以来日本最严重的一次地震。但面对这场严重的天灾,日本的民众和政府却表现出了相当的镇定,民众灾害逃生从容不迫、沉着冷静,政府救灾工作有条不紊、富有效率。日本民众较强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日本各级灾害应对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月.我应邀赴日本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在京都的旅馆里守着电视看了两小时关于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萧野 《中国减灾》2012,(3):37-38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2月13日,日本因地震和海啸死亡、失踪约1.92万人。地震和海啸中,建筑物受损情况严重:全部毁坏的约12.86万户,一半毁坏的约24.40万户,局部毁坏的约67.48万户。截至2012年1月26日,共有约34.14万人疏散或迁居。此次灾难令日本东北福岛、岩手、宫城三县遭到“毁灭性打击”,由此引发的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恐慌,至今余波未平。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日本数码图像协会联合举办的“日本电脑绘画展”于2000年12月28日至2001年1月6日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展出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青年教育考察团,根据二十一世纪中日友好计划,于1988年11月6日至12月6日,对日本的东京、岛根、京都等地的部分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重点了解日本青少年的德育情况.考察后,深感日本的德育有它的独到之处和实用性.一、日本青少年德育教育的社会背景当今,日本经济进入高度发展阶段,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六个方面:1.平均国民收入大幅度增长.1960年,日本人均年收入为343元.19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