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回族的节日同样是中华民族的节日,回族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传统节日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每个节日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而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趋势下,中国的传统节日面临着被遗忘的困境。在困境中,如何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生机?笔者认为节日文化与消费文化的结合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让节日在消费中实现节日与消费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节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传统民俗节日与旅游开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但目前在我国许多地方存在重洋节日宣传、轻传统节日宣传,重经济、轻节日文化内涵的问题,说明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珍惜不够。为此,文章认为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全民重视传统节日,从而更好地对其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杜丹 《党建》2009,(12):36-37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007年以来,黑龙江省文明办结合本省实际,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以此揭示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激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地域归宿感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15,(7)
近年来"洋节热"和"传统节日冷"现象引起了学界和普通民众层面的重视和广泛讨论,结论不一。这实则是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双重作用下的文化自觉的表现。节日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内在功能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并通过作用于人影响一国发展。可以以传统节日为落脚点,加强宣传教育、注重形式方法、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达到在世界文化交融中保持中国特色、弘扬传统文化的效用。  相似文献   

6.
《湘潮》2007,(5)
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是旅游开发过程中重点利用的资源。本文认为,旅游作为一种现代性元素,其介入在强化了某些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也使传统节日文化在形式、内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与现代两个看似矛盾的方面在市场经济导向的原则下得到了统一。本文进一步提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保护文化还是发展经济,最终目的都应该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和谐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7.
赵书 《前线》2011,(1):58-59
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是大家共有的精神家园。节日民俗是人民的共同约定,具有不怕重复、发自内心、公众行为这三大特点,十几亿人在一个共同时间,怀着共同的信念,办同一件事,说明节日文化是一个伟大而又神秘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节日传承了源远的中华民情风俗,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一体化的到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概念在年轻的一代人中逐渐淡漠。大学生是国家社会建设和中华文化传承必然的生力军,因此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强化民族传统文化意识并传授他们这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自信有着密切关联。充分了解文化自信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和精准把握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基本面貌、精神特质和价值优势,提升文化自信,助力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传统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假日化,是高校创新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重要机遇。高校引导学生了解、认同、过好传统节日,可在节日的文化性、教育性、时代性、交融性、参与性与体验性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1.
传统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假日化,是高校创新"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重要机遇。高校引导学生了解、认同、过好传统节日,可在节日的文化性、教育性、时代性、交融性、参与性与体验性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重新认识和建设我们的传统节日,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倡导和参与。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重新认识和建设我们的传统节日,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倡导和参与。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传统节日越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7,(15)
正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的节庆活动应分类为:古代传统节日、近代时令节日、现代创新节日。古代传统节日《中国的柯尔克孜族》一书记载,柯尔克孜族有古代的传统节日。如诺鲁孜节、掉罗勃左节、谢尔乃节等,其中最为盛行的是诺鲁孜节。古代柯尔克孜族欢度诺鲁孜节,帽子上都要插一朵鲜艳的纸花。男女青年并非像今天这样,在一起跳舞唱歌,共度佳节,而是妇女登高远眺,男子在鼓乐声中驰马射箭,跳舞饮酒。近代时令节日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法规上规定传统节日放假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创新.但是,如何从内容上过好传统节日,特别是让远离传统的青年人喜欢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还需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本文是从北京历史文化视角来探讨传统节日的特点、内容和文化内涵,提出北京传统节日应更具传统特色;对待传统节日要像欣赏中国画长卷,细细加以品味;传统节日要突出团圆与和谐;要以人为本,提倡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罗连祥 《世纪桥》2014,(10):46-47
台江苗族节日文化是当地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台江苗族人民生活样态的表达方式。台江苗族节日文化作为当地苗族社会的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式,它必将随着苗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台江苗族社会的发展进步,台江苗族节日文化发生了剧烈变化,这种变迁既彰显了苗族节日文化特有的经济功能,同时也体现了苗族文化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因此,考察台江苗族节日文化的变迁,对我们全面了解苗族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准确定位,关系到一个节日的生命力、影响力、美誉度。深入研究壮族"三月三"的定位问题,抓住这个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本质特征,准确地反映壮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使之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比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中秋菊韵     
王芳 《共产党人》2013,(Z1):110-111
9月19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是一个家人大团圆的节日。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月色也最姣美。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院中的桌子上,一家人一面赏月一面吃月饼,正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多么美好的图景。为丰富市民的节日文化生活,银川市第三届菊花展在全市多个公园同时进行,展出了200多个品种的菊花共25万余盆,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去观赏。公园里花香沁人、韵味满园,经典名菊千姿百态竞相绽放,市  相似文献   

20.
《前线》2010,(5):I0004-I0005
<正>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民族传统节日不仅仅是风俗习惯,更是一次精神履约。在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现代文明冲击后,人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更加关注。近年来,北京春节庙会数量越来越多,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