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是我党优秀地下工作者、辽宁人刘光典牺牲55周年。多年来,他的名字不为人知,他的故事湮没不闻。经过相关人士多年的多方努力,刘光典烈士鲜为人知的英雄事迹才清晰地展现在家乡人民面前。今年2月,我党隐蔽战线老一代领导人李克农、罗青长、熊向晖的后人们,与刘光典烈士的子女及相关部门人士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刘光典烈士追思会,共同缅怀烈士战斗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党史纵览》2014,(5):55
正2013年年底,为纪念潜伏台湾的中共秘密情报人员,一座无名英雄纪念碑在北京揭幕。在潜台英雄中,人们比较熟悉的是"吴石案"中的吴石、朱谌之等。然而还有一个英雄情报小组鲜为人知,那就是洪囯式小组。捐资助革命1945年,刘光典遇到了他的革  相似文献   

3.
2013年秋,一座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在北京西山落成,公开纪念上世纪50年代在台湾牺牲的中共地下工作者。广场花岗岩墙壁上,刻有已查找发现的846位烈士英名,刘光典的名字就列在其中。刘光典曾是当年台湾“中共间谍案”的重要人物,他与时任国民党当局“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中共地下党交通员朱枫一起被称为中共在台情报工作的“三杰”。  相似文献   

4.
1937年8月23日,被国民党关押了近5年的陈独秀走出了牢房,他以满腔的热血立即投身到全民抗战中。然而,陈独秀怎么也没想到,就在他为抗战四处奔波之时,一场欲陷他于“托派汉奸”的阴谋却在暗中滋生。  相似文献   

5.
梁茂芝 《世纪风采》2010,(10):39-42
戴笠,生前掌控着国民党5万多名军统特务,是世人皆知的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连国民党的许多军政要员都对他忌惮三分。鲜为人知的是,这样一个不可一世的显赫人物也有倒大霉的时候。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报均以赫然醒目的通栏标题登载了一则消息:《军统局特工首脑戴笠被香港警务处拘留》。  相似文献   

6.
梁茂芝 《党史纵横》2010,(8):64-64,26
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报均以醒目的通栏标题登载了一则消息《军统局特工首脑戴笠被香港警务处拘留》。戴笠,这个掌握着5万多名军统特务、世人皆知的杀人魔王、国民党许多军政要员都忌惮三分的军统头子,是怎么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又为什么从内地跑到香港去呢?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市第二十五次老干部座谈会上,朝阳区香河园地区"叶如陵团队工作室"被评为北京市"老有所为先锋、创先争优旗帜"。该工作室获此殊荣当之无愧。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一直关注叶如陵,对他有更多的了解。一次次走近他,一次次受到感动。1964年,大学毕业的叶如陵主  相似文献   

8.
陈安 《世纪风采》2020,(4):15-19
赖传珠1910年4月出生于江西赣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他38年的戎马生涯起航于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赣南苏区,历经血与火的淬炼,成长为一位军政兼备、智勇双全的开国上将。他是新四军的参谋长;他25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他参与领导全军首次评定军衔;他树立了影响至今的雷锋典型。一个个传奇故事书写了他不懈奋斗的壮丽人生。  相似文献   

9.
去年6月,随着一个越战老兵的去世,一份关于他的秘密也随之被揭开,他把它留给了世人和历史,却没有带进坟墓。1961年,美国大兵史蒂夫当兵仅有7个月,便被派往越南参加第二次印度支那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在江津县一个静偏的山村走完了他人生最后4年的时光。已是风烛残年的他在这里好似夹在两座大山之间苟延残喘,永远也找不到当年叱咤风云时留下的蛛丝马迹。这4年是他苦闷、孤独、痛苦、绝望的4年。他看破红尘,但仍被特务监视,而且国民党还派出要员时时想拉拢他,欲使他成为反共工具或为反共服务。  相似文献   

11.
陈赓在云南     
陈赓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显赫的战功以及传奇的一生,在国内外广为流传。云南省解放后,他担任第一任云南省政府主席,在其人生履历表上又写下了令世人瞩目的一页。挥师战滇南陈赓,1903年2月27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1922年12月,加入  相似文献   

12.
正1955年,当毛泽东把军衔授予那些身经百战的元帅、将军的时候,一个从未指挥过火线交锋的神秘人物也被授予上将军衔,他就是被人们喻为中共"特工王"的李克农。他在大半生坎坷而辉煌的革命生涯中,无处不浸透着妻子赵瑛对他默默无私的奉献和巨大的牺牲。而了解他的人也说:李克农亦把他一生炽热的爱情全部给了妻子赵瑛,他们的爱经风历雨,历久弥坚,他们是革命队伍中最忠实的伴侣之一。  相似文献   

13.
汤礼春 《世纪桥》2008,(19):32-36
<正>《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是从湖北小城---老河口市走向延安、走向世界的。笔者作为他家乡的一名文艺工作者,有必要把他在家乡鲜为人知的一段革命生活撰写出来,让世人知晓。  相似文献   

14.
老木 《廉政瞭望》2012,(23):74-74
去年6月,随着一个越战老兵的去世,一份关于他的秘密也随之被揭开,他把它留给了世人和历史,却没有带进坟墓。  相似文献   

15.
正1955年,当毛泽东主席把军衔授予那些身经百战的元帅、大将、上将的时候,一个从来没有指挥过火线交锋的神秘人物也被授予上将,他就是被人们喻为中共"特工王"的李克农。在他那大半生充满坎坷而又辉煌的革命生涯中,无处不浸透着妻子赵瑛对他默默无私的奉献和巨大的牺牲。而了解李克农的人也说:李克农亦把他一生炽热的爱情全部给了妻子赵瑛。他们的爱经风历雨,愈久弥坚,他们是革命队伍中最忠实的伴侣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曾有五支能征惯战的抗日“王牌军”(也是国民党引以为豪的五大主力)。他们作战顽强,屡屡挫败日军的疯狂进攻,打得日军闻风丧胆,为抗战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也令盟国刮目相看,赢得了世人的尊敬。这五支抗日王牌军就是新编第1军、新编第6军、第5军、第74军(即整编74师),第18军。他们中,建军最早的是第18军,建军最晚的是新1军和新6军。然而抗战胜利后,他们被蒋介石当作发动内战的本钱,再也没能续写辉煌,先后被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歼灭。其中,被歼灭最早的是整编74师,最晚的是第5军和第18军。“种子军”——第18军第18军…  相似文献   

17.
刘勉钰 《党史文苑》2012,(15):13-16
张云逸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是十位大将中年龄最大、资历最深的一位。他参加过辛亥革命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参加过东征、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的全过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伟大功绩早已为世人知晓,但他在新四军组建过程中的作用与贡献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8.
王新 《廉政瞭望》2010,(5):30-31
甘肃一公务员将自己12岁的儿子从大桥上抛进黄河中,然后自己也投河自尽,所幸被河水冲上岸生还,但他的儿子却死不见尸。此案震惊世人的同时,也让人们困惑不解:一个世人眼中的好人,为何要对自己的亲生骨肉痛下毒手?  相似文献   

19.
符铭 《广东党史》2006,(2):23-27
他曾坐过国民党的监狱,也坐过共产党的监狱;他曾读过国民党的军校,也读过延安的“抗大”:在国民党内他被怀疑是共产党人,在共产党内他也曾被怀疑是国民党特务;他视党籍、军籍为第一生命,为此不惜放弃官阶、薪酬、安逸而选择磨难、困苦、潦倒……他,就是在广州解放初“两陈事件”中受到牵连的党的忠诚战士——王克。  相似文献   

20.
江西吉安是全国闻名的将军县,是著名的老革命根据地。在这片红土地上,诞生了一大批功勋卓著的共和国将军。但一般人也许不曾注意.一些大名鼎鼎的国民党将军也出自吉安。其中就有一位因“剿共”有功于1935年被授予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北伐时,他担任过团长、师长、军长,后来又先后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湖北绥靖主任、河南省主席、重庆卫戍司令、徐州“剿共”总司令等职。这位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就是被称为国民党“五虎”上将之一的刘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