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平 《法制与经济》2002,(10):46-47
关于婚姻的本质,向来有很多种学说。长期以来在我国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婚姻的本质是感情,其依据是恩格斯的论述:如果说只有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只有继续维持爱情的婚姻才符合道德,这种观点被我国1980年婚姻法以及修改后的新婚姻法在离婚的法定理由中所肯定。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婚姻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依据是马克思的论述。马克思认为形成和支配婚姻这种人类二性结合形式的本质力量是社会力量。婚姻具  相似文献   

2.
单纯 《法治研究》2010,(5):30-32
截至2009年底,美国的马萨诸塞州、康涅狄格州、佛蒙特州、衣阿华州、新罕布什尔州都已经通过了“同性婚姻”的立法。可以预见,2010年美国的婚姻法将发生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但同性婚姻遭到了宗教人士的强力反对,认为这有违自然法则。其实,如果人们以实证主义法学的立场来解释新的社会事实,确立新的社会规范,那么“同性婚姻”和“无性婚姻”被解释为合法的婚姻与自然婚姻在原则上和社会功效上并没有不可弥合的界限。  相似文献   

3.
此文从制度的层面, 对婚姻和性这一对人类社会的永恒问题作出法理学意义上的分析。作者把婚姻看成一种制度性的文化, 它与性的冲突、和谐及其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都是在这种制度框架中展开的, 从而为正确认识婚姻的功能、局限, 婚姻与性二者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 作者试图找到婚姻与法律的制度共通性, 认为我们应对制度化的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调整领域、范围等持一定客观、积极而又富于建设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在2000年5月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充分认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意义”,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要“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参加终身学习,拓展与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在检察系统如何“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使广大检察官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适应新世纪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呢?笔者认为,发展检察现代远程教育是必由之路。一、现代远程教育方兴…  相似文献   

5.
无效婚姻的静态识别与动态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是男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形成当时社会群众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两性结合社会形式。①但必须指出,婚姻作为男女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它不仅是“社会现象”,也是“法律现象”。②因此,只有符合当时社会制度(原始社会为婚姻习惯、阶级社会为婚姻法律)的男女两性结合...  相似文献   

6.
《商务与法律》2006,(3):51-52
美国会参议院2006年6月7日以49票支持、48票反对否决了禁止同性婚姻的宪法修正案。这次禁止同性婚姻宪法修正案未能通过被认为是共和党在选举年的一次惨重失败。同性婚姻问题一直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2004年大选时就已成为共和党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辩论的话题。布什总统一直对通过一项禁止同性婚姻宪法修正案持支持态度,在参议院正式启动辩论之前,布什总统曾发表讲话支持参众两院通过这一禁止同性婚姻的宪法修正案。  相似文献   

7.
赵率帆  胡宇 《法制与社会》2011,(36):290-290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三)》其中涉及了房产分割、生育权利、确认亲子关系、关于第三者索要补偿等婚姻官司中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房产分割的问题上,可谓是引发了一场男女双方口水大战。有人称,新婚姻法一出台,老公变房东,腰板变硬实,靠结婚狠狠捞一票的时代要中止了,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此规则对于没有付首付但共同还贷的另一方是不太公平,也给婚姻、社会增加了动荡的因素。相对于高速发展的社会而言,法律永远是滞后的。婚姻法应该起到促进家庭关系团结,维护婚姻稳定的作用。但是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能否起到稳定婚姻的作用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相似文献   

8.
公司运行结构分析高富平公司不仅是聚集社会资本的有效途径,而且也被认为构筑企业产权结构的有效形式,因此,推行公司制被认为是推进企业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随着《公司法》的颁布和实施,公司也将日趋走向规范化。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对公司制度的理性认识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9.
一个青年因为看上邻村的寡妇,便央求父亲去做媒说情,但由于种种原因,老父亲一时没有帮他做成这桩婚姻,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是从自已身上找原因,而是把怒气迁到父亲身上,认为父亲不关心他,不把他的婚姻大事放在心上,便对父亲大打出手,使老人受伤住院。元月30日,这个因为婚姻之事而殴打自己父亲的逆子被来宾市兴宾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伤害罪批准逮捕。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婚姻是男女之间共同生活为目的的结合.而同性婚姻是指两个性别相同的成年人为了共同生活而结合.同性恋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有些人把同性恋当做是心里问题,认为同性恋者他们心里扭曲,认为他们是病态的.要想同性恋者得到更好的保护,首先要做的就是使同性婚姻纳入法律的章程,从人身,财产等方面加以保护.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进程加快,本文认为我国要跟上国际的大环境,借鉴各国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充分保护同性婚姻,完善我国婚姻制度体系,使法律适用者有法可依,最后达到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社会.  相似文献   

11.
法庭、法律、法官等元素共同构筑了诉讼这一人类社会纠纷解决方式。然近年来,诉讼这种承载公平与正义价值的制度载体却被不法分子利用作“智者的法律游戏”,即通过构筑虚假的诉讼,利用法院的裁判权和强制执行权谋取非法的利益。据浙江高院做过的一项调查,基层法院近九成法官称:曾接触到虚假诉讼案件,八成法官认为该类案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张若寒 《中国司法》2010,(5):98-101
婚姻家庭形式是人类社会历史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经历了巨大的解放,婚姻家庭形式也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变革时期。除去以往的传统婚姻形式之外,协议同居的情况愈发普遍,正不可回避地冲击着传统婚姻道德观念和既有调整婚姻家庭的法律制度。以深圳为例:一份社会学者对深圳市民所做的调查表明,64%的被调查对象对协议同居持肯定态度,其中,认为有了爱就可以同居的占22.8%,认为恋爱关系确定了就可以同居的占41.2%,对协议同居持否定态度的占36%。而据学者1998年8月至2000年8月在我国对婚前性行为的全国抽样调查显示,分别有33.4%的男性被调查者和17.5%的女性被调查者承认在登记结婚前曾有过性生活。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体系的构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环境下如何构筑版权保护体系是网络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法律实现和社会实现两个角度来实现对版权保护,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婚姻自由是社会主义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拥护。但是,对婚姻自由是否应包括离婚自由,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有些同志认为,婚姻自由就是讲的结婚自由,离婚又当别论。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的婚姻,应当是男女双方感情的结合,而不应当只是因政治或经济的需要而结合,更不是人身依附式的结合。而以感情为基础的婚姻,必然要求男女双方在处理婚姻关系上应当是自由的。婚姻是男女双方共同生活的全过程,既包括婚姻关系的建立,也包括婚姻关系的继续与终止。  相似文献   

15.
忠诚义务一直被认为是夫妻之间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义务,但是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各种诱惑对婚姻稳定性的冲击越来越大,一些夫妻开始通过合同、协议等方式来达到稳定婚姻的目的。而夫妻之间签订了忠诚协议并不意味着婚姻就能稳定地持续下去,在近年来法院审理的离婚案件中,涉及到夫妻忠诚协议的也是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6.
爱情、性、共同生活、生育是婚姻的基本元素,亦是追寻婚姻意蕴之钥匙。围绕这些元素,人类社会构建了一整套婚姻制度。但在老年人婚姻中,婚姻内涵发生明显变化,原有的仅对标年轻群体婚姻形态的婚姻规则遭遇巨大挑战。传统社会人均寿命不高,在严密的婚姻伦理加持下,婚姻一旦缔结即处于极强的稳定状态,故婚姻规则聚焦年轻群体即为已足。但在传统婚姻伦理崩解之现代老龄社会,老年人成为婚姻关系之活跃参加者,因而婚姻规则需要展开全龄视域的检视。在既有婚姻制度外,根据老龄社会之需求,补充构建“注册伴侣”制度和“见(公)证互惠”制度,形成见(公)证互惠—注册伴侣—狭义婚姻之多元规则,视情况酌定当事人权利义务,是值得正视和深入探讨的命题。  相似文献   

17.
张晓茹 《法制与社会》2010,(36):283-284
近年来,一种风靡于网络的虚拟婚姻形式——网络婚姻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亲睐,由此引发夫妻感情破裂而导致离婚的案件在逐年增多。因此,采用法律手段来规制这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势在必行。本文通过阐明网络婚姻的性质,比较网络婚姻与现实婚姻的区别,分析网络婚姻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从而提出了一系列调整网络婚姻的立法构思。  相似文献   

18.
婚姻是产生一个家庭的前提条件,家庭是婚姻双方缔结婚姻的一个结果。每个家庭都可以说成是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细胞。婚姻在一个家庭中的地位应该是纽带作用,现在婚姻出现裂变已经成为现在我国社会的一个比较严重的不安定因素。从社会背景上来看,离婚率大幅上涨,这导致了亲子之间的关系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此之中,探望权的行使和满足就成为了考验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9.
《法学》1986,(6)
关于现阶段婚姻问题的道德评价,不少同志认为:婚姻以爱情为基础,有无爱情是衡量婚姻道德与否的基本尺度,有爱情的婚姻就是道德的,没有爱情的婚姻就是不道德的;解除没有爱情的婚姻是道德的,维持没有爱情的婚姻则是不道德的。我认为,这种观点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超越了我国社会的现实经济基础,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婚姻道德,巩固社会主义的婚姻家庭制度是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20.
母冰 《法律与生活》2011,(15):58-59
“我38岁才结婚,婚姻最后却被判无效,还留下一个女儿让我抚养,这对我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新婚没多久就怀上了爱情的结晶.正在憧憬美好幸福的生活之际,新娘张丽却突然被告知,自己的婚姻是被丈夫李勇用一张假离婚证骗来的。事发后,这段婚姻被法院判决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