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台商也有庙会?!这可是前所未闻的新鲜事。沿袭中国千年的传统,每年大陆各地的各种庙会可谓多矣。可由台商与政府部门共同主办“台商庙会”,这不要说在上海,就是在整个大陆也称得上是第一回。中秋前夕,被称为首届“台商庙会”的“2006台商产品展览会暨投资资源交流会”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培生、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金闽珠、上海市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顾洪辉、上海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叶惠德等,以及来自两岸各行各业的近3000名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庙会期间,1100多个展位展出了海峡两岸600多家企业的上万种产品,仅…  相似文献   

2.
9月27日至30日,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和上海世贸商城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2002′上海台资企业产品博览会。台商们高兴地评价说,这是一次沪上台资企业多年耕耘取得丰硕成果的大展示,也是广大民众对台资企业产品质量的大检阅。  相似文献   

3.
周天柱 《台声》2006,(11):70-72
台商也有庙会71这可是前所未闻的新鲜事。沿袭中国千年的传统,每年大陆各地的各种庙会可谓多矣。可由台商与政府部门共同主办“台商庙会”,这不要说在上海,就是在整个大陆也称得上是第一回。中秋前夕.被称为首届“台商庙会”的“2006台商产品展览会暨投资资源交流会”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4.
葛凤章 《两岸关系》2002,(12):43-44
9月27日至30日,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和上海世贸商城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2002‘上海台资企业产品博览会.台商们高兴地评价说,这是一次沪上台资企业多年耕耘取得丰硕成果的大展示,也是广大民众对台资企业产品质量的大检阅.……  相似文献   

5.
高辉  李峰 《台声》2004,(7):37-39
自从1984年上海诞生了第一家台资企业开始。20年来,上海平均一天半就要新注册一家台资企业。特别是90年代中期,台商到上海投资最为集中,平均每天要新增3家台资企业。90年代末台商蜂拥西进抢滩,在台湾岛内开始形成了“上海热”。由于上海的投资环境比较优越和稳定,法制比较健全,台商投资的成功率比较高,出现了一批社会知名度高、效益好的台资企业和著名品牌。生产迪比特手机的大霸电子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田英 《两岸关系》2003,(12):54-55
“市长接待台商日”是为加强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与在京台商的联系而建立的,迄今已坚持8年。通过举办“接待日”活动,市政府领导面对面地听取台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及时为他们解决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目前许多区县也已建立了类似的制度。“台商接待日”制度是政府关心、支持在京台资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架起了市政府与台资企业的沟通和理解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将于今年10月18日至20日,在江西省会南昌“江西展览馆”,隆重举行赣台经贸洽谈会暨台资企业产品展销会.目前,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拥有名山(庐山)、名楼(藤王阁)、名湖(鄱阳湖)、名江(赣江)的江西省,是大陆腹地距台湾最近的省份,地下地表资源十分丰富,随着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到江西各地特别是京九铁路沿线考察投资的台商越来越多.由江西台办主办的这次赣台经贸洽谈会暨台资企业产品展销会,旨在借此机会,让台胞更好地了解江西改革开放的新风貌,了解江西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进一步发展赣台之间的经贸合作,扩大其贸易和吸引台资的规模,促进赣台经济共同繁荣.据了解,这次活动颇具规模,既有众多的台商参加,  相似文献   

8.
台企协动态     
合肥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 协会成立 7月26日,合肥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成立。这是安徽省首家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据悉,截止今年6月底,已有223家台资企业落户合肥,还有140多位台商长住合肥,每年来合肥考察的工商界人士都在300人以上,已成为台湾同胞投资较为集中的地区。新成立的协会将以“为台资企业和台商服务,推动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为宗旨开展工作和活动。  相似文献   

9.
跨越海峡的事业陈祖民1984年,上海出现了首家台资企业,至1995年9月底,上海10余年来累计批准的台资企业达2482个,协议台资金额47.4亿美元。台商投资上海渐进发展的过程,呈现这样一些特点:一是来上海投资的台商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二是台商投资上...  相似文献   

10.
在厦门投资的台商有一个温馨的家,这就是1992年12月20日成立的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 4年多来,厦门台资协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开始的120个团体会员单位,发展成为已有342个成员的大家庭。说明“协会”在厦门台资企业中吸引力越来越大,成为台商分享欢乐、倾吐心声、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2月19日上午,北京市政府在国际饭店举办了第11次“台商接待日”活动。副市长张茅和有关委办的负责人到会直接听取台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在京的20多位台商代表参加了座谈,分别就购房贷款、中关村的道路建设、市政建设设施、企业横向交流及政策培训、开放台湾人员录用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张茅副市长称赞台资企业是北京经济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并当场责成与会的市政管委、市建委、劳动局、人事局、公交总公司等有关部门负责人认真及时解决台商提出的北京市政府举办第十一次“台商接待日”活动@辽野  相似文献   

12.
琼台兄弟情,两岸一家亲 2014年3月19日,春日的海南繁花似锦、椰风暖人,海口观澜湖酒店内掌声阵阵、气氛热烈,海南省台商台资企业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十大明星台商”、“十大明星台资企业”、“海南省突出贡献台商”相继走上主席台,接受奖牌和荣誉证书。  相似文献   

13.
蔡晨瑞 《两岸关系》2002,(11):50-50
9月16日至20日,“2002年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座谈会”、“惠州市台资企业精品展示会”、“惠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馆奠基典礼”先后在广东省惠州市隆重举行。惠州台商与惠州人民一道以满腔的热情迎接各方嘉宾的到来,捧出共同创造的辉煌成绩展示给世人。  相似文献   

14.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一块热土,几年来,浙江省余姚市以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氛围吸引了广大台商,成为大陆台商集聚的65个城市之一。目前,在姚台资企业有130多家,台资企业总投资近5亿美元,常驻余姚的台商及眷属300多人。余姚市台办从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环境着手,开展服务台资企业的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以优质服务增强亲合力,创建台资企业温馨家园台商远离家乡创业,必定会遇到各种困难,余姚市台办从亲情服务着手,赢得台商的信任和依赖。一是建立台办干部联系台资企业制度,让每家台资企业都有娘家人。台办每位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让台胞在天津生活好,融入天津这个大家庭,感受大家庭的温暖,一直是天津市委、市政府及所属各职能部门在努力做的工作。8月26日,在天津市台办、天津市公安局举行的“天津市服务台商出入境活动仪式”上,46家台资企业的投资者和高层管理人员,依据天津市政府新制定颁布的《天津市为台湾居民提供入出境便利的规定》,拿到了《台资企业长期签注资格证书》。手捧证书的台商再次感受到了天津市政府对台商的一份关怀,一份爱护。  相似文献   

16.
被国际舆论界称为“中国北方经济黑马”的烟台市,也同样被台湾商界的有识之士看好,“抢滩登陆”的台商一波接着一波涌来,使烟台的“台资热”不断升温.只有赚钱的,没有赔本的谈起“台资热”,烟台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凤杰兴致勃勃地说,台商投资烟台是80年代中期由“三来一补”开始的,后来逐渐扩大到产业投资.1987年首批台资企业在烟台落户后,先后出现三次台商投资高潮,台资企业连年大幅度增长.尤其是1993年,全市新批台资企业230家,合同总额和台资额分别超过前6年的总和.截止到今年3月底,烟台批准成立的台资企业达到525家,合同总投资10.3亿美元,其中台资额5.2亿美元,台商实际投入资金1.8亿美元.投资项目以生产型为主,涉及水产、食品、服装、纺织、建材、机械、电子、塑料等几十个行业.目前,台资在烟台的外来投资中仅次于港资,已经跃居第二位.台湾地区继香港、韩国、日本之后,成为烟台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7.
2007-2011年是嘉定区全面落实“汽车嘉定”功能定位的重要时期,在1月21日至25召开的嘉定区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们认真议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8.
11月5日至9日,第七届中国杨凌农业科技成果博览会在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举行。由30余名台商组团的台湾投资考察团参加了本次农高会,并有6家台资企业设点进行了产品展示,这在农高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1月21日,由江苏省台办组织的“江苏台商新春联谊会”在南京举行。省长李允石、省委副书记曹克明亲切会见台商代表并出席了随省委、省政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省台办主任杜国玲主持了联谊活动和招待宴会。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苏台经贸继续稳步发展,台胞投资江苏保持良好势头。一年新批台资项目400多个。协议台资超过12亿美元,其中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项目有20多个。由于一批台资项目增资扩产,全年实际利用台资超过10亿美元。截至1999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台资企业超过8200家,协议台资超过140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超过75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台商来上海投资,得到政府部门尤其是上海市台办的诸多关照和支持,更有大陆独优的投资环境,因而效益良好。对此,在发表于本刊去年第十期专访上海副市长沙麟先生的文章中已经谈及。 上海的台商感到幸运者,应该还有一个方面,即有热情为他们服务的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简称“台联”),和按照他们的自身要求成立的上海市台资企业协会(简称“台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