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南风窗》2012,(1):28-29
2011年12月18日,随着最后一批美军撤出伊拉克进入科威特,这场长达9年,美军耗资近万亿美元、造成超过10万名伊拉克平民和4500名美军死亡的伊拉克战争终于结束。2011年12月14日。伊拉克费卢杰,居民举行集会,庆祝美军完全撤离伊拉克,长达9年、造成10万伊拉克平民死亡的战争终于结束。他们手拿在美军袭击当中被杀害者的遗像,大喊反美口号,点燃美国国旗。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局势从4月份以来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军遭到逊尼派和什叶派激进武装力量大规模的武装反抗,反抗美军占领的武装冲突从费卢杰和纳杰夫两地很快蔓延到伊拉克许多城市,仅仅4月份一个月就导致约140人美军死亡,成千上万伊拉克平民死伤.  相似文献   

3.
当美军于4月9日进入巴格达、逐步控制伊拉克局势后,当许多媒体记者开始转向报道“后伊拉克”时代安排时,美军技术专家们的思绪却仍停留在3月26日至28日的战斗中,那段时间,美军在伊拉克南部与伊拉克小股部队作战时连损多辆硕大无比的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令美军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伊拉克人究竟是凭什么武器摧毁如此现代化的庞大坦克,而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能打坏M-1A1坦克的只有T-72坦克,可美军至今也没看见它的影子。经过对坦克残骸的  相似文献   

4.
新闻眼     
《南风窗》2004,(9)
伊拉克是否会像沼泽地一样把美军黏住?伊拉克的国势前景将会如何?美国的伊拉克政策走向将会如何?对于上述问题,尽管仍有许多不确定、不明朗的因素,但我们可以做一个基本面的判断。第一,伊拉克人的抵抗和袭击带来的美军伤亡,加上美国总统选举年这个因素,美国很有可能按时从伊拉克撤军和向伊拉克移交主权;同时美国也将谋求组建一支由联合国授权的包括美军在内的多国维和部队。从而,外国军队在伊拉克的课题,就从"占领"变成了"维和"。联合国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困局     
11月24日,世界各大媒体均刊登了这样一则触目惊心的消息:在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一群少年将遭枪手袭击的美军士兵的遗体拖出来痛殴并游街。正当人们要把它和10年前发生在索马里的一幕(1993年,美军士兵的遗体被拖过索马里街头的画面最终促使美军撤出了索马里)相提并论时,美军发言人却轻描淡写地将此事“定性”为“抢劫”。这一事件充分反映了美军在伊拉克不得人心、处境艰难又不得不加以掩饰、想撤又不甘心的两难处境。事实表明。伊拉克的重建计划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时刻。  相似文献   

6.
3月18日,美国军方人士称,五角大楼已经为对伊拉克展开的战争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自由伊拉克行动”,而美军特种部队和中央情报局特工人员早已在伊拉克境内活动,寻找目标,搜集情报以及为美军大部队准备战场。五角大楼官员表示,这一行动代号理论上还有改变的可能,但事实上变更的可能性不大。中央情报局同国防部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告知他们中情局特工在伊拉克的位置,以免在战争爆发后被  相似文献   

7.
前言 1991年初的海湾战争地面攻势发动之前,美国的传播媒体大肆报导正面攻击伊拉克陆军坚强阵地的种种困难,电视上甚至出现美军演练如何通过报纸称作“雷火诛仙阵”的铙头。伊拉克的萨达姆似乎也深信美军必然会正面强攻,一头撞入伊军阵地。萨达姆的如意算盘是想造成美军的重大伤亡,使美国内部的反战压力升高,于是伊拉克即使在战术上失败,但是在战略上仍属胜利,也就是越战历史的重演。事实的发展并不如萨达姆的想像,原因是萨达姆犯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军事力量遭到了重创,海湾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又长期遭受美国的制裁,当前的伊拉克军力如何呢?在美国不断叫喊对伊动武的今天,人们对这个往日的中东军事强国用什么与强大的美军抗衡,一直极其关注.特别是现代战争中,启动多波次、大规模、强力度的空袭行动,已经成为美军的拿手好戏,伊拉克的"防空大伞"能否为萨达姆撑起一片安全地带,这将是第二次海湾战争打响后的第一个焦点话题.为此,我们不妨走进伊拉克的防空天地,领略一番伊拉克今天的"防空牌".  相似文献   

9.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美军抓获后,伊拉克局势并没有遂美国心愿,并未得到多少缓和,而是依然相当严峻.这种局面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结束一年来,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在这种背景下,奥巴马在外交方面信守选举中的诺言,于2010年8月31日宣布美军在伊拉克的作战行动结束,并将在2012年年底撤出驻伊拉克的全部美军.随后,在2010年12月召开的北约会议决定,  相似文献   

11.
美国《纽约时报》近日报道:自今年1月20日以来,驻伊拉克美军部队已有7架直升机坠毁,这一数字比驻伊美军2006年全年的损失量还多.其实不只是伊拉克,美军以前在其他海外战场也经常有直升机坠落的事件,这是由其技术弱点、作战环境和很多其他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2月15日,驻伊拉克美军在巴格达举行降旗仪式,标志着长达近九年的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2003年,美军仅用三周时间便占领巴格达,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开启一场战争远比结束一场战争难得多”,伊战不仅使美国深陷“帝国的过度扩张”,更是让数十万人付出生命的代价。美国防部长帕内塔在撤军仪式的讲话中承认,伊拉克今后仍将面临恐怖主义、国家分裂、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战争是人类社会第一场空前程度的言息化作战.美军在战争中使用的信息化武器已达到90%多,而在海湾战争中,仅为8%;从目标选定、信息获取、传输反馈、火力攻击这一过程,过去为48小时,而现在仅为10秒钟.从新闻舆论战的战略和战术层面上看,美军的信息化程度和信息攻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战争之前,美军仅向伊拉克境内派出的"影子杀手"就有上万人,他们担负的重要任务就是侦察与策反,暗杀与爆炸等活动.其行动往往出于威慑的目的.在战争之中,美军除在战场投放了81种、3170多万份各类传单外,还建立飞行广播电台,向伊拉克人发放收音机,发送电话、短信息等,美军对伊拉克国家战略情报的获取,轰炸目标选定后现场再判定,以及从对伊拉克高官、共和国卫队和一般武装部队官员,直到普通伊拉克公民的舆论攻心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从时间性、空间性和重要性上说,舆论战的作用都非常突出.全面信息威慑是信息化战争的根本属性.从伊拉克战争中可以看出,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舆论战有许多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袁征 《当代世界》2010,(10):30-33
2010年8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宣布美军结束长达七年在伊拉克的作战行动,表示美国尽到了责任,而"现在是时候翻开新的一页"。这表明奥巴马政府正着手清点布什的"遗产",以便扔掉越来越难以承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包袱。虽然美军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告一段落,但给人们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美国陆军装甲指挥部最近解密的文件显示: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在美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美军重装甲车辆仍非“不坏之躯”。实战反映出来的是未来装甲车辆防御应有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并迅速推翻了萨达姆政权。萨达姆政权垮台后,伊拉克国内安全形势急剧恶化。在四年多的时间里,美军已有3880多名士兵在伊拉克丧生,另有超过56000名美军官兵负伤。而伊拉克平民的伤亡情况更加糟糕,据估计,自从2003年4月萨达姆政权垮台以来,伊拉克国内平民伤亡的人  相似文献   

17.
海湾战争结束后,联合国对伊拉克实施禁运,使其经济和军事发展受到严重压制。3月20日,美军发动蓄谋已久的对伊战争,准备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推翻萨达姆政权。伊拉克军力向来以地面部队最强,空军次之,海军最薄弱,其军力在海湾战争前到达颠峰,但在海湾战争中铩羽而归,军事实力被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大幅削弱,虽然守土能力仍在,但在远攻武器和生化武器等威慑能力被“废掉武功”后,伊拉克目前就像是失掉钳子的螃蟹。美军深知,积贫积弱的空军和支离破碎的防空网是伊拉的“军事命门”,所以每次“修理”伊拉克都从这方面下手,这种情况在联合国取消对伊拉克全面禁运和监控前将很难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8.
进入1月后,驻伊美军开始规模空前的换防调动。根据美军的说法,在大约13万美国驻伊军队中,将有11万多人得到轮换,在未来4个月内回国。奉调回国的命令,使得很多在伊拉克筋疲力尽的美军士兵有了歇息的机会。但是,在他们背后,是一支虽然也已筋疲力尽,但却无法休息的美国军队。可以说,自9·11事件以来,美军已经被赋予太多的任务--先是阿富汗,然后是伊拉克。而且布什以他的勇敢或鲁莽,在  相似文献   

19.
3月18日,美国国防长拉姆斯菲尔德亲自向布什总统汇报了最后敲定的“倒萨”作战方案。伊拉克战争“前敌总指挥”、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弗兰克斯将军则亲自坐镇卡塔尔海湾战区总部。尹拉克周边地区近30万美英三军官兵更是有“箭上弦、刀出鞘”的架势虽然此前一天.布什亲自给萨达姆设立了48小时最后期,然而白宫发言人弗莱舍却出来造势说,美军可能在48小时尚未过去的情况下,就突然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种种迹象显示,“倒萨”行动似乎开始了倒计时阶段。美军的基本  相似文献   

20.
长久以来,美国空军运输部队一直是其全球力量投送的关键环节。伊拉克战争期间,空军运输机和加油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保证部队快速部署至战场,并且独立完成了其它一些艰巨的保障任务。△空运部队作用彰显 在2003年土耳其拒绝向美军提供进攻伊拉克的前沿基地的情况下,C-17以其超强的空运能力,保证了美军在伊北部的前线作战。在南部战区,C-17和C-130运输机及时为地面部队提供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