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郝雅菲  韩迪  甘健 《法制与社会》2013,(25):215-216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需要通过流转重新配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关农村土地的征用、流转、补偿费分配纠纷等案件逐年增多。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受到侵害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保护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合法权益是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已于最近正式施行。《条例》在防止家庭暴力和保障妇女健康方面作出了细化规定。其中,对妇女土地权益作了详细规定,比如,“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土地征收或者征用补偿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理由剥夺妇女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流转离不开法律的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三农"问题还困扰和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解决"三农"问题,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必须首先予以解决.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此作出了规定,并为农村改革作出了切实可行的部署.但是,改革离不开法律的支撑,只有有法律的支撑,才能加快改革的步伐、巩固改革的成果.本文主要从法律角度探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关系中,其主体可分为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土地承包主体、受让主体和政府四类;客体为农村土地和流转主体行为;流转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主要有自主权、用益物权、救济权等,承担的义务则主要表现为不得改变土地性质、用途和流转,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农民主体性的增强,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土地流转过程中中介组织的出现.本文探讨了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定位与特征、分析了其权利与义务关系、并就现有问题提出其法律规制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土地的流转有诸多缺陷和不足,其原因有多个方面。本文认为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一个可行办法是实行农村土地的股份制,这种模式可以在现行土地制度之下,最大限度地解决目前土地流转中的各种不足,从而优化农村的土地资源,使我们的农民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发展的历史,并在对我国农村土地立法现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以十七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背景为研究视角,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雪婷 《法制与社会》2013,(12):219-220
"村规民约"是指村民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村实际,会议制定的涉及村风民俗、社会公共道德、公共秩序、治安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行为规范。本文以"女客打官司"为切入点,探讨现代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屡遭侵犯的表现及成因,尤其是村规民约对其土地权益实现带来的影响,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董景山 《河北法学》2011,29(4):132-138
农村土地流转是在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将长期存在,农民的身份因素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前提下进行的,之所以要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类别化考量,是因为农村土地上的权利主体与权利客体客观上存在类别化现象,另外类别化的考量能够平衡维护相关主体(主要指农民)利益与促进农村发展的冲突。在进行类别化考量的具体操作上,要依据土地流转主体、流转客体、流转方式分别把握。土地流转的类别化考量,还应注意与城乡一体化进程与时俱进、注意维护农民的基本权益、注意与培育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紧密结合以及建构土地流转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吴君 《法制与社会》2012,(25):42-43
近年来,在土地流转研究中,国有土地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流转制度和方式,可以依法流转,然而农村的土地流转还处于起步阶段.流转的理论制度、法律法规、方法等还不完善,流转受到许多限制和制约.如何使集体土地合法有序流转对于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杜绝不合理流转和土地闲置浪费,保障农村集体权益和农民个人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揭示其内涵入手,通过田野调查、观察和文献收集、回顾其变迁、总结其趋势、梳理其方式、揭露其问题、探究其对策,希冀能裨益于现实.  相似文献   

11.
离婚妇女在社会中越来越多,如何保护离婚后的权益,是个重要的课题。虽然法律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措施,但由于操作性不强等原因,并没有充分保护妇女婚后权益,因此我们应当建设完善的权益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式的多元化,非全日制用工制度应运而生。但作为一种设立较晚、灵活性极大的用工模式,我国对于该制度在立法层面的规定十分笼统,由此造成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护的问题。因此,文章意在通过探寻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构建良好的非全日制用工环境。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妇女权益保障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妇女发展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难点和重点,只有农村中的妇女发展得到重视和改善,农村人口才能真正得到全面发展。本文通过探究农村妇益受损问题,提出促进农村妇女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蒋丹 《中国公证》2009,(3):16-17
"土地流转"这一对农民生活方式即将产生巨大影响的名词,随着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通过,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而"土地流转"是农民把土地承包权转手他人,从中获得货币报酬或比照货币的实物报酬,除土地"非私有"的特殊性以外,与房屋交易有许多相似之处,将房屋交易中的公证作为参照,"土地流转"则为公证大展拳脚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15.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法律保障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悦 《行政与法》2008,(9):66-67
我国自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出现了各种原因的农村妇女失地现象.近几年,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妇女土地承包权的法律、法规,但问题仍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本文着眼于农村妇女失地的原因及法律的困境,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途径.  相似文献   

16.
张鹏 《法制与社会》2011,(31):210-210
农村妇女的诸多土地权益经常受到侵害,主要是由于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比如在妇女身份问题上法律规定的缺失:法条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没有专门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因此,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进行专门规定,并赋予法院对村民委员会决议的司法审查权等。  相似文献   

17.
王卫国 《中国法律》2008,(6):24-26,83-87
最近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於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农村土地流转作出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重要决策,其中值得注意的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的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成为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在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同时,会迫使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的经营权,使其成为既失地又失业的农民,因而,能否对这些暂时失地的农民进行合理的补偿和妥善安置成为农村土地流转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保护农民权益要准确界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本概念,分析权益受损的原因,并从农村土地产权、流转价格补偿、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着手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长久以来,我国在土地权益方面男女平等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妇女因婚姻而导致土地权益受侵的状况屡见不鲜.究其根源,刨其危害,发现由于受传统文化习俗、妇女自身受教育水平、法律不够全面等多种影响,造成现有的维权困境.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本文认为因采取提高性别敏感度、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保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述 《法制与社会》2011,(35):152-153
集体土地征收中农民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产生了较多暴力拆迁、野蛮征地以及自焚案件等极端案例,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不良影响。为了加强集体土地征收中农民权益的保护,建议进一步明确公共利益的范围,将集体土地征收限制在公益目标范围内,超出这一范围则不应征收土地,而是交给市场解决;农民在集体土地征收中的参与权应当得到保障;集体土地征收后应遵循市场化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