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立法中利益衡量基本理论初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立法过程是一个利益衡量的过程,在利益衡量中立法者受社会利益结构、社会基本价值观念、既定法律 秩序、公共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并非毫无节制的恣意。  相似文献   

2.
司法中的利益衡量——一个博弈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衡量作为法律方法的一种黄金方法,在个案衡平中经常运用它,但是对于它发挥作用的机制长期以来只是进行形而上的研究,没有走向形而下,这样就制约了该方法作用的发挥。从经济分析的视角,法官通过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进行博弈分析,可以直观的显示法官利益衡量的方法与步骤,同时也体现出司法中进行利益衡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利益衡量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解释方法,其特色在于不是从法律条文中直接得出结论,而是实质判断先行,在实质判断的基础上选择应适用的法律条文。在注重裁判结果的社会影响与民众反应方面,利益衡量论与当前我国的司法政策存在某种暗合之处。在司法裁判中灵活运用利益衡量方法,对于贯彻落实司法政策精神、为裁判结论谋求社会认同,无疑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行政强制中的利益既包括法律或行政决定中所指明的应予实现的利益,又包括行政强制执行结果所造成的利益关系。利益衡量作为一个原则,它以合法性原则为基础,又包括突破了合法性原则的特殊情况理论;它以比例原则为核心,又涵盖超出比例原则的目的与结果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5.
论比例原则中的利益衡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适用比例原则的过程中,利益衡量具有必然性。进行利益衡量的前提是必须厘清利益衡量的范畴,即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同时须明晰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内部的层次结构。利益衡量的主体,虽然广义上可为立法者、执法者和司法者等公权力主体,但是比例原则中利益衡量的主体是以司法权为中心而展开的。利益衡量虽具有价值判断的因素,但绝不是漫无目的的价值横飞,其应遵循衡量的法则,如规范位阶理论、基本权利核心理论、说理论证原则、基于个案的整体考量原则、原旨主义、谦抑原则等。  相似文献   

6.
论利益衡量在民法适用中的展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衡量是法学方法中的重要内容,在民法的适用中非常必要。利益衡量的开放性特质,正是利益衡量的活力所在,同时也是适用的难点所在。论文阐释了展开利益衡量的一般性问题,认为民法适用中的利益衡量是一种综合的思考方式,其具体运用需基于衡平理念。  相似文献   

7.
在司法过程中,利益衡量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此同时利益衡量自身也存在着难题,法官容易在司法裁判中恣意的倾向.通过一定的"防范"思路、规则、制度使法官在内心自觉地时自己进行约束.  相似文献   

8.
环境司法是解决环境争端的重要途径,其中必然会涉及到利益衡量的过程,法官通常会先从环境法律规范中发掘确定的利益阶层秩序,为环境司法中的利益衡量寻找客观评价标准,但这样仍会给法官留存较大恣意空间。而案例指导制度作为当前司法改革的重点内容,其核心功能在于统一法律适用标准,限制司法裁量恣意,因此有必要在环境司法利益衡量中引入此制度,并针对环境司法审判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发布指导性案例,辅助制定法提供确定的利益阶层秩序,同时指导性案例中的利益衡量逻辑思路和利益衡平方式也可被参照援引,为规范环境司法中的利益衡量做出创新。  相似文献   

9.
环境侵权救济中,排除责任中利益衡量理论的现况为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司法实践却无实用的尴尬局面。文章通过对该理论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法律规定环节探析原因,进而从该理论自身、立法层面和理论吸收层面进行分析。同时,借鉴美德日三国利益衡量理论在这一领域的具体运作,并结合我国现实国情以及实施的可能性,解除我国环境侵权排除责任利益衡量理论适用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法律推理和利益衡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推理是将法律规范适用于具体案件的桥梁。在解决疑难法律问题中,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利益衡量。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益衡量在法律推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实例说明在不同法域中法律推理和利益衡量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1.
行政诉讼中引入的利益衡量原则为平衡行政主体和相对人的利益,化解两方由于利益引起的对立和紧张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从公私利益之冲突、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异化和实现个案公正三方面做了尝试性说明。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各国的民法与经济法的规则中 ,往往体现出截然不同的法观念 ,这些差异集中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公平观、利益观、自由观、效益观和秩序观。本土资源中的民法观念较为匮乏 ,但在现阶段正面临加强的契机 ;本土资源中的经济法观念较为充盈 ,并面临着更加深入的可能。面对民法观念与经济法观念的上述差异 ,立法上应注意在中国民法典制定过程中尽量做到“观念加压 ,内容减负”,而在制定相应的经济法规则时 ,则应尽量做到“观念减负 ,立法提速”  相似文献   

13.
行政法中的公共利益是由行政法规范限定的、特定时空下的、由行政主体主动捍卫的、体现在行政法运作中的利益,它的法律表现形式主要是公共道德、公共发展权等六个方面,它在行政法中的功能主要体现为对行政行为的排斥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立法内容与法律责任两方面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客户、虚假陈述的行为及不规范性信息披露制度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中外比较。建议证券监管部门应该对禁止的交易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并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在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中,上诉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如何界定上诉,关系到当事人的上诉权的有无和实体权利受保护的程度。上诉涵义的准确诠释是完善我国民事上诉条件的基础。我国现行民事上诉条件存在宽泛化的缺陷,有修正的必要,本文以上诉利益为视角提出完善我国民事上诉条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尚在发展初期,由于民事实体法依据的缺失导致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影响制度运行的效果。构建逻辑自洽的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体系是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最高追求,但面临社会公共利益概念难以明确的困难,直接将社会公共利益类型化的具体形态作为法律保护对象并规定相应的保护方式,对侵害行为克以相应的民事责任,是一种可行方案和务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应该成为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该原则具有理论存在的基础与独立的功能。该原则是民事立法所需要遵循的指导思想,也是司法适用的指导性原则。该原则如同其他民法基本原则一样,只有在穷尽其他原则的时候才能适用。我国未来民法典应该规定此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在公共利益本位论的立论过程中,行政主体被不恰当地直接等同于公共利益主体,而且存在着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混淆问题,这些弱点使得该理论没有给个人利益与权利留下应有的空间.在倡导者为之提供的理论根据中,唯有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关系是一个合理的、但却需要进一步明确的论点.基于对这种利益一致关系及其有限性的具体分析,行政法中公共利益本位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可以得到真正的说明.  相似文献   

19.
利益均衡与商议民主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浙江省江山养蜂产业化协会为个案,分析了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以下简称非典)时期,该协会如何通过表达--讨论--协商--平衡四个运行机制使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一种博弈,实现困难蜂农补助与利益均衡之间有机统一,反映出社会团体领域中也存在着商议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