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踏上长征路1934年七八月间的一天傍晚,金维映劳累一天刚回家,李维汉也进了门,他把帽子往墙上一挂,回头对金维映说:“阿金,今天博古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去,他告诉我说,中央红军要转移了。”“什么,中央红军要转移?”金维映停下手里的活儿,急切地问。李维汉肯定地点点头说:“要转移了。”这一段时间,李维汉也在领导着中组部全力投入扩红工作,所以夫妻二人在家里是基本碰不上面的。今天见了面,没想到他带回的竟是这样的消息。这消息来得有些突然,让金维映感到意外,自担任武装总动员部副部长以来,她没日没夜地工作,直到今天她为扩充红军的工作仍…  相似文献   

2.
最早的女县委书记之一 1931年11月,金维映受命担任中共江西省于都县委书记.她成了中央苏区仅有的两位女县委书记之一.另一位女县委书记是长汀县委书记李坚真. 1931年12月初,刚刚上任的金维映就率领革命武装力量,展开肃清于都西部地区残余地主武装的斗争.  相似文献   

3.
新的战斗 两个月后,在金荣贵的努力下金维映被释放出狱.金维映出狱后,住在相对安全的镇海老家.不久,她的伤渐渐养好了,然而,她与组织失去了联络,所以觉得自己是一只失群的孤雁,心里空洞一片.  相似文献   

4.
痛别宁都 1933年4月16日,金维映骑着她的枣红马走在去宁都的山路上.胜利县离宁都100多公里,只要策马快走,很快就能到达,但这一次她走得很艰难.漫山遍野的红杜鹃火一样燃烧着,要在平时,金维映总会下马去采摘一束带走.但这一次,她无意于此.因为她的情绪此时很低沉,心情很郁闷.  相似文献   

5.
在党的历史上,有一位出类拔萃、受人敬重的巾帼英豪。她功绩显赫却鲜为人知,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她就是金维映。 一 1904年的一个阴冷而潮湿的日子里,在浙江岱山县城的一幢普通民房里,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虽说是个女孩,但其父亲金荣贵、母亲虞阿英却十分喜爱,为她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金爱卿,后更名为金维映。 金维映从小目睹社会的腐败黑暗,  相似文献   

6.
胜利县扩红1932年1月,红3军在于都取得重大军事胜利,中央苏区又扩大了。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中央决定以于都北部的马鞍乡为基础,加上与之毗邻的兴国、宁都、瑞金各一部,设置胜利县。胜利县下辖11个区78个乡,在当时是一个工作范围很广的县份。为了尽快打开胜利县的工作局面,1932年8月,中央决定把在于都作出重要贡献的金维映调到胜利县,接替原县委书记胡家宾的工作。金维映上任后短短7个月,就扭转颓局,一改过去落后的面貌,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被中央评为苏区模范县。1933年春天,金维映光荣地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金维映在胜利县担任…  相似文献   

7.
延安岁月 1936年9月,在长征结束后的第11个月,金维映在保安生了个儿子.没有医生,没有护士,临产前,贺子珍、刘英、李坚贞三人忙着帮助接生.  相似文献   

8.
曹宁元 《党史纵横》2006,(11):32-33
在浙江省舟山群岛岱山人民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金光闪闪的铜雕像,雕像是一位年轻的女战士,英姿飒爽地屹立在美丽的鲜花丛中。这位女战士就是浙江岱山籍女红军——金维映烈士。1904年,金维映出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小岛——岱山高亭。金维映原名金爱卿,又名金志成,参加革命后,改名  相似文献   

9.
见证"红都" 就在邓小平和金维映等全力纠正李添富扩大肃反错误,为稳定瑞金政权做出努力时,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和朱德的指挥下,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权力来源与运作 邓小平是以中共瑞金县委书记的名义主政瑞金的.他是怎样当上瑞金县委书记的,早已众所周知.1931年8月上旬,刚从上海来到瑞金的邓小平及同来的金维映,碰巧遇上也于此时到了瑞金的中共赣东特委书记谢唯俊、苏区中央局巡视员霍步青,以及曾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余泽鸿夫妇.他们为扭转当时因县委书记李添富乱捕滥杀“社会民主党反革命分子”而形成的危局,经商议推举邓小平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这样,瑞金便有一明一暗两个县委书记.  相似文献   

11.
金维映原名金爱卿,还曾使用过金志成的名字,她和邓小平同年,均生于1904年,她生于浙江舟山群岛岱石高亭镇。  相似文献   

12.
黄少群 《共产党人》2004,(18):48-51
1931年8月,邓小平与不久后成为他妻子的金维映结伴,从上海到达中央苏区瑞金。此时的瑞金县正处在一个非常时期。受斯大林和联共(布)党内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大清洗的影响,中共中央也从20年代末开始,多次向党内发出“肃清反革命”的指示。苏区根据地从1930年上半年起即在赣西南地区首先开始“肃反”  相似文献   

13.
当年,硝烟弥漫的中央苏区,有位长相秀逸、风姿英武的年轻女性,她的职务先是于都、胜利两县的县委书记,后任苏区中央局组织部组织科长、中革军委总动员武装部副部长,并当选为中华苏维埃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这个无论气质风度还是工作才干都使人刮目相看的女子,名叫金维映,熟悉的人都亲切称她“阿金”。金维映是1931年8月中旬,与邓小平一道从上海抵达中央苏区的。离开上海前,这位27岁的舟山女子,已是上海丝织业工会中共党团书记和上海工会联合行动委员会领导人。从上海到中央苏区,有一条由党中央特委开辟的地下交通线。邓小平与金…  相似文献   

14.
红星闪亮时值盛夏,赤日炎炎。正在山上垦荒的邓小平这天突然接到通知,要他收拾行装速去瑞金,前往红军总政治部报到.这显然是个喜讯,而邓小平并无那种欣喜若狂的激动。“不以物喜,不以巴悲”嘛!自从同意与金维映离婚后,他的思绪却平静多了。他坚信党最终能够了解他的每一个儿女。他所想到的是只要有机会,就得为党和苏维埃事业多做工作。瑞金沙洲坝红军总政治部,中革军委副主席兼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见到晒得黑里透红的邓小平,兴奋而又动情地握住他的手,问候了几句,然后告诉他,中央决定让他担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邓小平…  相似文献   

15.
正罗登贤原名罗光、罗举,化名达平、光生、何永生。1905年生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县南庄区(现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他在广东开始革命生涯,是著名工人运动领导者,曾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南方局书记,东北抗日战争初期任中共满州省委书记。一、早期工人运动领袖罗登贤幼年时,父母双亡,在香港谋生的姐姐把他接到香港抚养。他姐姐和姐夫都是工人。罗登贤读了几年书后,由于姐姐家生活困难,11岁就停了学,  相似文献   

16.
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的30名女红军,当数蔡畅的年龄最大,党龄最长,资格最老,是名副其实的红军大姐。邓颖超、金维映、周越华、刘英、危拱之、钱希均等,都比她的年龄要小,资历也没法跟她相比。  相似文献   

17.
普通人的2012     
叶倾城 《廉政瞭望》2010,(12):46-46
姐姐当年执意要嫁的时候,爸是掀了桌子的。谁也不知道,姐姐是几时爱上那个西部来的少年。总之,就是有一天,她带他回家,说:“我要跟他走。”爸什么也不肯听,揪着男孩的衣领,要赶他出门:  相似文献   

18.
有人比喻:九十年代的婚姻宛如动荡不安的婚床.在富裕地区,特别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大款”们,离婚队伍的急剧壮大,纳妾现象的不断发生,情妇狂潮一涨再涨,嫖娼活动屡禁不止,都不能不给善良的人们敲响警钟.倾斜的婚姻当年,季宪国做梦都未曾想过,他能找到一个温柔漂亮的姑娘.他幼年父母早逝,跟着唯一的姐姐穷混穷过,当姐姐的看着弟弟一天天长大,始终没人上门提亲,最后索性自己做出“牺牲”,给弟弟换亲换  相似文献   

19.
梁发芾 《廉政瞭望》2009,(12):62-62
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阳湖公主年轻守寡,皇帝决定给她找一个股配的丈夫。一天,刘秀与他姐姐谈论朝中大臣,姐姐说,太中大夫宋弘的威容德器,各位大臣中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刘秀就决意给姐姐当一同红娘。有一天,刘秀让阳湖公主坐存屏风后,然后召见宋弘,对宋弘说:“俗话说,贵易交,  相似文献   

20.
年过50的李金生没有想到相濡以沫的妻子会撒手人寰,气恼之余他将妻妹林之苑及两个侄子告上了法庭.他认为导致自己老年丧妻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妻妹在自家房屋即将垮塌之际,并未告知在此"帮忙搬家"的姐姐,由此酿成了这场惨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