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推动着农业生产以较高的速度发展,促进着农业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我国农村这种发展趋势,预示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振兴将更快到来,预示着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力争到本世纪末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必定实现。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责任制,广大农民家庭成了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了集体统一经营与家庭分散经营同时并存的局面,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按照经济规律指导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近几年来,我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并有了初步的认识。一、农业生产的特点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价值规律办事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和商品生产一同存在的一种历史范畴。价值规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生产责任制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探索,几经反复,终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认真考察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生产责任制探索的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总结了建国三十多年来农业发展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普遍实行以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新经验,进一步解决了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问题,开辟发展商品生产的前景,势必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出现了一个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的新面貌。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开拓了一条新的路子。它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一种创举,是对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农业家庭经营组织形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原 《求是》2000,(12)
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由集体农业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转向家庭农业的经营组织形式。80年代中期前,家庭农业带来了我国农业的超常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家庭土地承包制制度优势的释放,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有所放慢,同时随着对土地规模经营的探索,有人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造成了规模经营的困难,农业规模经营与家庭经营体制是不相容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强化集体统一经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已成为农村改革的迫切任务。近来有关这一问题讨论的主要内容概述于下。一、什么是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人指出,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初期提出来的概念。当时的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生产责任制形式,由于都是联系产量的,所以都叫联产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全面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就为什么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双层经营的涵义;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下能否实现规模经营;能否实现农业现代化等问题谈点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一)把农村工作的重点转到发展商品生产上来是形势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一号文件) 指出:“今年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在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提高生产力水平,疏理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这个重大决策反映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北京郊区来看,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放开了农民的手脚,使劳动效率迅速提高,产量和收入大大增加,农村有了更多的剩余劳力、剩余产  相似文献   

10.
9、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大意义何在? 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其中影响最深的是,普遍实行了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它是集体经济中,以承包为纽带,以分户经营为基础,把集体统一经营与劳动者自主经营结合起来,按最终劳动成果计算报酬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对劳动组织、经营管理、计酬方  相似文献   

11.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方式,在一些地方已经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实践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使千千万万的农民取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农村中也出现了工业、建筑业、商业、运输业、种养植业等不同行业。农村共产党员作为商品生产的带头人,不少人外出务工经商跑运输。据浙江省东阳市统计,全市农村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先进地区农村发展历程看,我国农村现代化一般都经历了家庭经营、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的潜力勃发,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为农村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资  相似文献   

14.
伊犁地区虽属温带半沙漠气候,但由于山系空间排列的特殊格局,水、土、光、热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综合农业经济区,很多产业和种类都可以建成商品生产基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伊犁地区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设具有伊犁特色的农业生产体系,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一是农村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农牧业连续18年丰收,农牧产品大幅度增长;三是初步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畜牧业比重有较大增长,乡镇企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种植业结构日趋…  相似文献   

15.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这是我们过去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的必然性的深刻体会 ,现在这同样适用于适度规模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 ,它不仅从根本上消除了原来农业生产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过于集中、形式单一和平均主义弊端 ,促进了农村整个面貌的深刻变化 ,而且还引起了人们观念上的突破和转变 ,提高了人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纠正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误解 ,开始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在农村进行改革和建设的道路。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中国农村发展任重而道远。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传统农业向…  相似文献   

16.
1984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今年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在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提高生产力水平,疏理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没有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我国的农业不但不能实现现代化,就是摆脱困境也是不可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国家农委《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报告》的通知)所以,在我国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是调整农  相似文献   

17.
一、实行政社分设是继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体制的又一重大改革 以统分结合,联产计酬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推动着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进军,促进了我国农业内部的分业分工,带来了商品经济与生产力的大发展。然而,这种新的变化,迫切要求农村政权形式、经济机  相似文献   

18.
《前线》1985,(1)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会不会影响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人担心,这种小规模的经营方式会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第一,现代农业是高度社会化的农业,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规模的大小并没有必然联系。生产社会化是以分工分业为基础的,分工越发达,协作越密切,社会化水平就越高。因此,大规模的生产不一定就是社会化  相似文献   

19.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中国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特别是在最近我们对比利时、法国农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基本制度,是符合中国  相似文献   

20.
《求实》1983,(4)
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宜春地区农村为例,试图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宜春地区农村普遍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经过几年来的反复实践,全区的生产责任制有了四个大的发展:一是从不联产发展到联产,二是从联产到组发展到联产到劳、到户,三是从包产发展到大包干,四是承包对象从大田已发展到农村多种经营各业。去年,以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