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黎川新区近年来坚持适度超前的城市发展理念,高标准制定和完善县城规划编制,并按照"山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景中、水穿城过"的城市发展思路,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治水秀城"为关键,不断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  相似文献   

2.
《群众》2006,(10):F0004-F0004
近年来,无锡市建设局紧紧围绕无锡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市化战略目标,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新一轮城市建设发展行动纲要的要求,以“拓展骨架,完善路网,强化功能”为突破,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全力组织和加快推进城市快速道路网,城市主次干道系统和城市支路网建设,抓紧完善城市路网结构体系,精心打造了一大批建设水平高、特色明显、功能作用强的道桥工程。2002年以来,市区新建、改拓建道路80条,大、小桥涵159座,道路建设总里程达165公里,人均道路面积由2001年底的16.7平方米增加到20.6平方米,通过几年来的超强度建设,城市交通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形…  相似文献   

3.
在漫长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国家都探索出一整套适合于本国国情的城市管理制度,不断破解城市发展难题,以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着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其中,不少有益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完善法律规范化管理在一些管理流动摊贩比较有经验的国家,大多都会制定相对完备的法律,对"谁来管理、如何管理"这些问题都有详细的规定,其城市  相似文献   

4.
如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一样,城市的发展也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城市是垒土而成的"城"与集贸而成的"市"的结合。近代工业兴起之后,人类社会步入了城市化的过程。我国因工业发展较晚,城市化的到来相对滞后。考察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条件,可以提炼出相关城市发展元素,这包括:人口规模、工业化水平、人口素质、地理环境和发达的农业。基于城市产生的历史和发展元素的考察,我国城市发展模式所应遵循的原则是:(一)应着重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主导的经济运行方式;(二)应注重中小城市的扩张发展;(三)应特别重视科技知识的普及和人才的培养;(四)应着力于落后地区的开发,逐步形成分布合理、区域平衡的城市格局;(五)应努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做到城乡统筹兼顾,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北京市政市容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奥运城市运行和环境建设成果,贯彻"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三大理念,统筹城乡市政市容发展,加快市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信息化城市管理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市政市容管理体制机制,确保高效优质的城市运行,创建和谐宜居的城乡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相似文献   

6.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城市规划区的特殊性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建 《重庆行政》2008,(3):38-40
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仍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不变主题,但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彻底转变在"以农助工、以乡支城"的传统理念指导下形成的"重工轻农,重城轻乡"城市化模式,探索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新路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繁荣。因城市规划区的城乡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化的失衡表现为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失衡,人口增加与土地承载能力的失衡,一头是有城无人、有城无市、有城无业;另一头是过度城市化。失衡的原因在于政府是城市的缔造者,由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地方政府一心想把城市造到郊外去,而居民则希望在城市谋生和享受城市福利。其症结在于政府拥有过多的行政权力,进行了过多的行政干预,没有遵循城市本身的发展规律。改变这一现状,要让城市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建设有内涵有质量的城市,摸索适当的城市发展模式;政府在市场失灵领域活动,对城市发展进行总体规划,提供公共产品,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北京城市发展中出现了种种"城市病"问题,其中既有城市产业发展规划的问题、城市空间布局规划问题,也有城市建设问题和城市运行与公共服务保障问题。归根结底,是城市发展模式的问题。本文认为,要想提高城市治理能力,需要以生态城市为目  相似文献   

9.
国外城市绿地的防灾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发展始终遵循人本主义的传统,城市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建设宜人的人居佳境.日益彰显的"以人为本"理念要求:城市的发展中,要着力研究居民的内在需要,并把它作为推进城市建设的主要动力,对城市的功能不断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品牌城市"品牌城市,是指以驰名商标为先导、名牌企业为骨干、优美环境为依托,以优异的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为引导,以市民素养高品德、官员形象高品质为基础,以城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特征,多功能全方位的、综合实力强、区域特色鲜明、有很高著名度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走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既对"复兴大武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同时又面临诸多挑战。为此,首先必须着力解决好五个问题:保持对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深刻认识"新常态",持续增强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合理布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外来人口市民化,使其融入城市发展;守住生态底线。  相似文献   

12.
武汉地铁1、2、4号线的相继开通,使武汉迈入地铁城市时代。目前武汉地铁建设正值高峰期,也是城市建设攻坚克难的关键期。地铁建设压力大,面临的困难不少。要坚定信心,强力推进,以加快地铁发展引领国际大都市建设提速;抓住重点,多措并举,努力解决制约地铁建设的突出问题;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地铁引领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和功能结构改善;创新机制,完善政策,进一步调动各方参与地铁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整合资源,创新体制,尽快完善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3.
谭畅 《小康》2013,(10):81
9月21日上午,以"生态园林与城市建设"为主题的2013第四届中国生态小康论坛高端对话举行。重庆市南川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党组书记曹清尧,住建部中国城市出版社总编辑欧阳东,国家林业局林业改革发展司副司长李近如,住建部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秘书长蔡义鸿,青岛太行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苗在善共同为论坛嘉宾献上了一场思想盛宴。小康杂志社副社长殷云以嘉宾主持身份参与了这场高峰对话。来自重庆市南川区的曹清尧首先阐述了观点。他认为,对于生态园林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中国城市化速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步入新世纪后,中国城市化实现了加速发展,以年均1%以上的速度推动城市化进程。这无疑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的城市化通过加大固定资本投资需求,为工业化提供就业载体和推进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等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过快的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这种正负效应引发了中国城市化如何才能合理发展的研究。本文认为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应当既是高速度又是均衡化的速度,即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要求下,各种城市化要素供给与需求实现均衡所达到的速度,包括由城市就业弹性所决定的城市就业供需均衡,城市建设面积弹性系数要求的城市化土地供需均衡,城市公共物品供需均衡和城市均衡发展中公共管理制度供需均衡。论文最后就国家如何引导城市化高速而健康地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的关键.阜阳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城镇化水平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迫切.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建设皖西北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提高城镇化水平为主线,以完善城镇功能为重点,围绕特色做文章,注重功能下功夫,面向市场找财源,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构筑城市建设筹资的多元化格局.  相似文献   

16.
王继岗 《政策瞭望》2010,(11):20-22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诸暨加快"6+2"现代产业体系和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奋进之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政府转型,着力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现代化生态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架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开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报告,随着社会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数量猛增,并形成了以经济为纽带的若干城市群落。预计到2010年,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将达到125个左右,其中2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达到50个左右,形成一批与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国际性城市。随着现代城市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运行的重要核矿,  相似文献   

18.
今年,我有幸和林荫茂、严诚忠两位代表作为召集人,与另外13位上海市全国人大代表一起组成第二调研小组,以"完善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机制"为题,开展深入调研,体会颇深。调研主题贴近民意。城市重大基础设施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城市运行的"命脉"、经济发展的"引擎"、民生保障的"基石"。但是在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的同时也伴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病"—一市政地下管网建设薄弱、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滞后等等。城市内涝、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19.
徐勇 《政策》2007,(9):12-15
进入21世纪,统筹城乡发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由此将实现从"农村包围城市"向"城市带动乡村"的转变,其带动机制主要有财政、就业、资本、信息和制度带动。而要实现城市带动乡村,必须以新城市建设引领新农村建设,着力强化城市的自我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电子政务》2014,(6):37-37
正2014年5月15日,第十七届科博会"2014智慧城市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北京市政府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通信信息协会承办。"2014智慧城市论坛"以"开放?发展?服务——聚焦智慧城市建设新阶段"为主题,分享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因地制宜的设计构想、特色建设、科技创新、运维实践、服务探索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把脉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需求,共铺智慧城市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