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有助于认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认识我国改革和建设事业的“主心骨”,认识我们党是成熟的党。  相似文献   

2.
王小荣 《世纪桥》2014,(4):21-22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是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的反腐倡廉思想是邓小平党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的反腐倡廉思想对于我们正确分析反腐败斗争形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能起到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于我们深入、持久、更有成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保证全面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拔接班人的工作.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我们就放心了.”并谆谆告诫我们;只有人才不断涌现、我们的事业才大有希望.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入  相似文献   

4.
粉碎“四人帮”后不久,邓小平同志即大声疾呼地向全党提出了解放思想这一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任务。15年来,我们党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冲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思潮的禁锢和社会主义僵化模式的束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确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从而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使社会主义事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的思想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5.
《党建》1996,(Z1)
加强和改善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建设物质文明关键在党,建设精神文明关键也在党。这是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思想提出的科学结论。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征程,需要精神的力量;艰辛的探索,需要科学的指南。长期以来,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不断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取得了重要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相似文献   

7.
重视和加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在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总是提醒全党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有效地加强和改善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强调:“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1989年春夏之交那场政治风波前后,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经验教训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在…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集成。学习这部光辉著作,我深深感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无论观察形势、研究问题,还是制定规划、做出决策,总是首先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总是把它放在党的工作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首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问题的一系列深谋远虑的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抓好农业这个根本,对于我们把握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  相似文献   

9.
学习“特色理论”要真正进入思想进入工作跃上新境界潘瑞吉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的伟大旗帜和精神支柱。深入学好这一理论,是我们整个党的事业兴旺发达、蓬勃向上的根本保证。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就学习理论问题作出...  相似文献   

10.
戴舟同志的《党的建设与宣传思想工作》一书,已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作者在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做好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展开了具有独到见解的阐述,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党的事业矢志不渝、忠心耿耿的强烈精神。 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党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它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精神,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而为邓小平同志所重视。邓小平同志不仅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而且亲自参与了群众路线的理论创造,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富有精深的理论要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恢复、丰富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对世纪,这是我们党在历史重要关头作出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逝世之后,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中国今后的走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改革开放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动摇,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纪之交迎接新挑战的信心和决心,也是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向全世界展示的鲜明形象。一、必须深刻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13.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此后,“实事求事”这一科学思想,经过毛泽东的长期大力倡导,成为全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和一贯坚持的优良作风。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关于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讲话,谈到“实事求是”。他说:“我看大庆讲‘三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并进一步强调:“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 大庆的“三老”精神,能够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得到邓小平同志的高度评价,并与“实事求是”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它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精神,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而为邓小平同志所重视。邓小平同志不仅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而且亲自参与了群众路线的理论创造,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富有精深的理论要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恢复、丰富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稳定问题,是关系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是影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问题。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们党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始终强调要保持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他明确指出:“稳定压倒一切”,“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1、357页)在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发展,为经济发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明确指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小平同志对我党长期以来检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标准的科学总结和概括。为了准确运用这一标准来指导和衡量我们的各项工作,我们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 1.“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前提是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 我们党领导的各项改革决不允许从根本上搞资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如何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开发区带入21世纪,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把党建设好。”回顾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14年来走过的道路,深入学习和领会邓小平同志的上述论断和十五大的这段讲话精神,我们越来越感到,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把开发区建设得更好,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要把开发区党的建设工作搞好。  相似文献   

18.
从1978年至今,由邓小平同志首倡的中国改革已经走过21个年头。21年来,在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引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呈现出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繁荣景象和勃勃生机。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我...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宽广眼界,于1978年12月在党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郑重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命题,号召全党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实事求是,都要解放思想”,强调“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了,但他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在广大党员和人民的迫切要求下,邓小平同志恢复了原来担任的职务。他在千头万绪中抓住决定性环节,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拨乱反正,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冲破“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的束缚,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准备。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党的事业取得巨大胜利的力量源泉,也是我们统计工作的灵魂和根本准则;当然也是统计工作者履行职责最基本的道德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