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融诈骗犯罪证据及侦查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金融诈骗犯罪的构成、证明对象和证据特点,应采取的侦查方法是:查清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查明受骗经过;组织辨认;收集书证;运用现代化手段;查清危害结果。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事诉讼法面临再次修改,作为现代司法制度重要内容的程序法定原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该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对非法取得的证据,不论取证主体是控方还是辩方,都应适用排除规则。在我国法定侦查措施落后且有限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对现代先进侦查措施与程序法定、排除规则实现同步法定化。 相似文献
3.
游伟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6,9(5):129-131
商业贿赂犯罪是近年来我国刑事政策上治理的重点。对于这种犯罪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这种犯罪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对这种犯罪准确惩处,有利于预防和减少此类犯罪发生。本组笔谈共有6篇文章,分别从惩治商业贿赂犯罪的基本思路、商业贿赂犯罪的概念与立法、商业贿赂犯罪的客体解读、临床医生收取红包行为的性质、我国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完善及商业贿赂犯罪的侦查管辖与证据效力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4.
贿赂犯罪的认定较多地依赖于言词证据,在侦查中常常面临着攻守同盟、证据“一比一”和犯罪形式多样化等问题,给侦查发现、取证和认定造成了困难。破解难题需要打开思路,本文立足实务,围绕侦查当中的逻辑思路寻找切入点,试图对上述难题提出侦查对策及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5.
毒品犯罪作为一种全球性犯罪,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为打击毒品犯罪,我国制订了一系列方案,在毒品犯罪的各个环节布下天罗地网,以期彻底消除毒品危害.然而,在毒品犯罪侦查领域,因毒品犯罪的特殊性导致公安机关在犯罪侦查过程中步履艰难,而作为其中一项较为行之有效的诱惑侦查又饱受质疑.因此,本文将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探求完善我国诱惑侦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2013年3月26日浙江杭州5·19强奸致死案的平反向社会暴露了我国刑事侦查行为中的种种弊端,本案中一个神奇的警方线人袁连芳成为酿成冤案的关键。如今,线人侦查作为技术侦查的手段之一,新修改的刑诉法已确立了其合法地位,而诱惑手段作为线人侦查方式中的一种,具有其特殊性。本文将从线人身份与诱惑方式两个角度切入,重点通过对不同诱惑侦查方式的探讨,简要论述线人侦查取得证据的证据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7.
8.
9.
由于毒品犯罪手法的不断翻新,案情复杂多变,以及有关部门在执法实践中尚存在一些难点、疑点,给有关部门开展打击毒品犯罪工作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毒品犯罪的新特点,其次,就如何有效侦查打击毒品犯罪力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网络化传统型犯罪的侦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网络化传统型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网络化传统型犯罪不属于刑法中的计算机犯罪,也不能等同于网络犯罪。对网络化传统犯罪的侦查存在管辖、定性、取证、程序等多方面的问题。完善立法,加强侦查方法和程序的研究,强化侦查协作,重视对网络化传统型犯罪的预防是网络化传统犯罪侦查的基本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计算机犯罪中的电子证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广运用 ,计算机犯罪不断发展变化。证实计算机犯罪最主要的证据是电子证据。电子证据具有技术性、易变性、隐蔽性和虚拟性的特点 ,属于书证。直接言词规则、最佳证据规则及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并不影响电子证据的证据价值。电子证据要通过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的查证。 相似文献
13.
对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犯罪的侦查取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普及程度的提高,网络诈骗犯罪亦日趋严重。网络的开放性、不确定性、虚拟性等特点使网络诈骗犯罪的证据更加复杂多变、网络诈骗犯罪的取证更加困难。面对诸多严峻的取证难的现状,在分析其原因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网络诈骗犯罪取证难的办法和建议,以期突破网络诈骗案件取证的难题,从而有效地遏制网络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14.
当前恐怖犯罪案件往往具有犯罪手段的暴力性、侵害对象的不确定性、犯罪活动的双层性、国际性和跨国性等特点,所以在打击恐怖犯罪案件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侦查的原则,又要采取不同于普通刑事犯罪的侦查程序、手段和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打击此类案件的发生,减少危害和损失。 相似文献
15.
刑法第311条规定之罪的罪名应当被确定为"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该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应当是:国家安全机关对间谍犯罪的侦查活动.该罪行为在时间、内容及程度上均有其特定性.该罪主体应当是特殊主体,其罪过形式应当是直接故意.在认定上,主要应当注意该罪与包庇罪、伪证罪及妨害公务罪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技术侦查手段在我国侦查实践中正在不断扩大适用,作为一项打击犯罪的尖锐武器,其所获得的信息与材料却基本上不允许用作证据使用,这一做法既不利于打击犯罪与不利于保障人权。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部分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在分析成因与实践作法的基础上,对修正案的规定进行了评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通过现场勘查,就是要查清事件的性质,即研究和了解犯罪分子作案情况、作案动机和手段;研究和了解犯罪分子本人的特点和特征;发现和提取犯罪分子作案遗留的痕迹、物证;为侦查破案提供各方面的犯罪信息。侦查人员依靠这些犯罪信息,“再现犯罪”,确定侦查范围,制定侦查计划,采取侦查措施,进行侦查破案。 相似文献
18.
有组织犯罪侦查主体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至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有组织犯罪侦查工作也基本上能适应我国有组织犯罪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有组织犯罪的发案数量、社会破坏性的迅速增加,以及跨国有组织犯罪对我国的影响和渗透逐步扩大,现有的侦查主体之设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有组织犯罪的发展。应分析西方主要国家有组织犯罪侦查主体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实际情况,提出改革我国有组织犯罪侦查主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大,税收征管的加强,虚开发票犯罪呈现出新的动向:作案人采用造假手段,取得领购发票资格;制造经营假象,逃避税务稽查;针对征管措施,利用真票虚开;转移犯罪目标,大肆虚开"四小票;"结伙作案,多个企业形成虚开链条。对于新形势下的虚开发票犯罪,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侦查工作:从反常现象入手,发现虚开发票犯罪;对涉嫌虚开企业进行外围调查;围绕"票"、"货"、"款",查证购销关系的真实性;开展协查,全面获取虚开发票犯罪证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