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把握好三个问题:(1)只能择定某个单一的对象范畴来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从众多的对象范畴里提炼,在方法论上是不可取的。(2)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象范畴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人"。(3)作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象范畴的人,不是群体、先进人物,也不是某一部分人或某一地方的人,而只能是个人,是具有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公民。据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6个理念:自由、民主、公正、互助、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青年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能成为引导青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指针,是因为两者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在承认两者存在差别基础上的辨证的统一,统一于三个基本价值支点:强调主体自主意识、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体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当前存在的多元化价值观中,我国公民的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制约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诸多问题。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与时俱进,多策并举,努力做到:加强组织领导,为培育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政治保障;拓宽宣传教育渠道,为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提供思想保障;创新实践载体,为培育核心价值观打造坚实平台;完善法律法规,为培育核心价值观提供坚实制度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联系与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与本质规定。在内容上,两者具有精神内核的一致性、从属关系的交互性以及层级关系的递进性;在语言表达上,两者存在鲜明的对比,即内容表达上存在价值系统与价值理念的侧重之别、形式表达上存在全面宏观与简洁微观的风格之别、灵魂气质上存在学术体系与大众体验的表现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经过从"体系性"到"体验性"的表达范式转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日常生活体验之间存在着本体论关联。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高度凝练,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源泉。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重要意义,寻求核心价值观与公民精神建构的最佳契合点,将其内化为社会主义公民的价值观,导引主体的精神动力转化为奉献行为是重点,而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公民精神动力的创新路径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利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卷,对700名不同学校类型、专业、性别、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总体比较健康积极,但在政治价值观上需要更加积极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性别、学校类型、年级、专业、生源地上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因此需要注意到不同群体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世界价值观调查项目(World Value Survey)是一项世界性、综合性、跟踪性的社会调查项目。该项目以记录当前世界公民价值观现状为目的,长期跟踪收集个人、家庭、社区三个层次多方面的一手数据。本世纪伊始,世界价值观项目在中国开展调查活动。本研究通过介绍并且分析中国公众价值观的数据,着重描述中国在当前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和现状。同时基于对原始数据的了解,提出日后在价值观调查中能够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审美价值观受到了以娱乐化、世俗化、庸俗化为代表的泛审美观念的影响。影视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部分,以其特有的形式在构建当代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建构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路径:一是"筑"结构,"转"思维;二是安好"探照灯",做好"守门人";三是"两个相关教育"齐手抓。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作为文化知识较为丰富的青年群体,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他们的价值观蕴纳着独特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化发展的趋势,是社会价值观发展的缩影和折射.关乎到国家、民族、学校教育、家庭及社会多方面的发展。因而,如何认识和探究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一系列矛盾问题,值得我们每个公民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学习价值观水平,对271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不同性别学生学习价值观的差异不显著:不同籍贯学生学习价值观的差异不显著: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学生学习价值观的差异不显著:刑技类专业的学生在责任性上得分显著高于刑侦类专业的学生:学业自我评价良好的学生在学习价值观及其附属维度功利性和责任性上得分显著高于学业自我评价较差的学生:理想型入学动机的学生在学习价值观及其维度个人发展和责任性上得分显著高于就业型入学动机的学生。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普及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途径更为广泛。传播的快捷性,内容的海量性,交流方式的互动性,使得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收到更好效果。但是,网络立法的滞后性,监管的欠缺,部分网民网络素养不够,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起了一定消极作用。为此,必须构建网络法律防线,完善网络监管机制,提高社会大众网络素养,以便充分保障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应用文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文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所形成的文化结晶,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其主要体现在内容的真实美、行文的实用美、形式的统一美、语言的简约美等四个方面.研究应用文的审美价值,对于更好按照关学规律创新应用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全新的事业,要求我们增强理论上的自觉性,自主创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能够凝聚、引导和激励全体国民投入建设的主导价值观。为此要求我们要倾听时代和实践的呼声,增强自主创新的价值自觉;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冷静剖析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弘扬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尊重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地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积淀的治理价值。囿于国家对治理价值系统性、目标性和引领性的期待,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治理价值表现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社会道德治理,实现公民个人全面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治理价值,既要继承和信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对其进行创新与发展,还要重视治理干部和人才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之美美在人格。由于公安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趣味、客观的审美标准、能动的审美创造,因而塑造其审美人格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公安大学生审美人格的价值内涵应当包括高尚的爱国情怀、无私的奉献精神、纯洁的道德品质、文明的举止风度、坚强的自律能力等等。公安大学生审美人格的塑造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相互结合而共同完成、巩固和发展,而学校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科研单位提炼核心价值观对提高科技工作者对工作的认识,增强单位的凝聚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既要与本单位的发展相一致,又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步。因此,应在坚持制度性、普遍性、崇高性、方向性的基础上,注重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追求价值认同,体现科研特色。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人们的价值观领域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价值真空、价值多元、价值错位、价值悬置、价值虚无等普遍存在于当今民众的观念中。应尽快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新型的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价值信念是贯穿在其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始终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起决定作用的灵魂和向导。高度的价值自觉铸就充分的价值自信,价值自信又会深化价值自觉。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和价值自觉,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和属性的理性认知的自觉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发展前景的深刻把握的全面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伟大实践中驾驭发展进程和担当历史重任的主动性,没有这种价值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9.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代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广大青少年头脑,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而且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契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发展需要和接受习惯,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大众媒体等多方共同协作、相互联动、人人参与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公民社会价值观念现代化的正确方向是,通过有效的整合,将科学的发展观的内涵注入未来公民社会价值观念之中,确立一种以主导价值观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这个价值观体系强调以个体自主为前提的群体价值观,以经济价值为本位价值,发挥社会政策的调控作用,优化价值调控主体,使社会的各个部分都能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