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镜篇     
《湘潮》1987,(9)
陶铸狱中学日文1933年,陶铸被叛徒出卖,坐了4年牢。在牢中,陶铸刻苦学习日文,引为美谈。陶铸出狱后,有同志问他:“你当时坐牢,怎么有心情学日文?”陶铸说:“我虽然被判无期徒刑,但是我相信国民党的日子长不了。这帮人倒行逆施,腐败透顶、丧尽人心,我  相似文献   

2.
“陶铸罢宴”的佳话,传遍神州大地,有口皆碑,举国称赞。其实,陶铸生前,不光反对公款请客,铺张浪费,而且反对一切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在反对形形色色的不良倾向当中,陶铸又特别强调领导带头,正人先正己。 在广东,陶铸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政委,有一段时间,还兼任省长职务。担子确实不轻。但是,不论工作如何繁忙,他都要抽空下乡、下厂,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基层。陶铸一再重复说,省委书记每年都要用三分之一的时  相似文献   

3.
章重 《党史天地》2008,(1):4-13
今年的元月16日是陶铸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陶铸是我们党内一位非常有个性、有特色、有能力的高级干部。毛泽东曾称他是“党内一头牛”。在战争年代。他以中共湖北省工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的身份创办汤池训练班,为党培训了大批干部;在和平年代,他以中南局第一书记的身份领导湖北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抚今忆昔。我们深深怀念陶铸同志。  相似文献   

4.
在“文革”中,最早在北京贴陶铸大字报的可能是浙江某中学的一个中学生。他除了受当时一般的极“左”思潮的影响外,还可能受当时批“三家村”的直接影响,专批陶铸的两本书:《理想,情操,精神生活》和《思想·感情·文采》,写有两万多字,用了60张大字报纸,贴在前门大街很显眼的地方。这份大字报我听说过,是否看过没印象了。还有一张有相当影响的反对陶铸的大字报与我有直接关系,其情况和过程如下所述。  相似文献   

5.
1960年9月,我们陪同陶铸同志到广东省化州县的龙首乡,看望在抗旱救灾中有功的农民群众和乡村干部。陶铸同志刚一下车,人群里便爆发出一阵“欢迎陶书记前来视察”的呼喊,陶铸同志的脸色一下子变成铁青,很不高兴,但在群众面前,他强忍怒火,说:“我们绕过去,从别处进村。” 在前来欢迎的县社干部指引下,我们进到乡公所。没想到,乡公所的办公桌上堆满了香蕉、橘橙、菠萝、糖果……看到这些,陶铸同志扭头就走。陶铸站在院子里,县杜  相似文献   

6.
经历过“文革”的人,恐怕对“打倒刘、邓、陶”这一口号记忆犹新。陶铸和邓小平,没有很深的历史和个人关系但是在思想上是接近的,感情上是好的。"文化大革命"中,"刘邓陶"之所以连在一起,缘于陶铸对刘少奇与邓小平的敬佩与尊重。 曾志在谈及陶铸同邓小平之间的关系时说:陶铸说, ‘1949年,二野进军西南,路经武汉时我才第一次见到邓小平。邓小平调中央后,也仅是公事来往交往不深。1958年'八大'后,邓小平担任总书记,之后接触就多了,关系也更密切。我对邓小平的感觉,确是好的在1954年的党代会上,曾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党内允许拜师的话,当主席的学…  相似文献   

7.
“中央文革”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陶铸从1966年8月2日担任“中央文革”顾问到1967年1月被打倒这5个多月的时间里,同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姚文元等人进行了坚决斗争。陶铸也因此受到迫害而含冤去世。“汉家狱辱因何怨,宋室廷刑岳慨承。”陶铸留下了自己的怨诗,历史记下了陶铸在“中央文革”中同江青等人的斗争。  相似文献   

8.
于金钢 《前线》2011,(6):57-57
那是上世纪60年代初,一次,中南局书记陶铸从广州来京向毛主席汇报工作,谈完工作,到了饭点,毛主席毫不客气地对陶铸下了逐客令:“对不起,我这里不管饭,因为粮票有定量。”  相似文献   

9.
1945年11月底,我们撤出沈阳,踏上了广阔的辽吉土地。在这里我和陶铸同志共同战斗了三年。这三年中,我和陶铸同志总共只见过大约六、七次,有时是我到省委汇报工作或参加会议,有时是他来我们地委检查工作,每次都很匆忙、短暂。  相似文献   

10.
1955年5月的一个晚上,我受团市委的委托,去接来广州视察团工作的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同志。等候的还有陶铸。耀邦晚上11时才到达,他先与陶铸谈了一会,然后转过来与我握手, 并说明天早上我到团市委,到时再说。接着,他便同陶铸一起走了,由省委负责接待他。次日上午8时,耀邦来到团市委,他说:“你们照常办公, 不用管我;你们有会要开便告诉我,我选择参加;如果我有需要找你们开会,我也会事先告知你们。总之,你们照常工作,我也  相似文献   

11.
陶铸与潮汕有很深厚的情缘,他除了留下“汕头日报”四字墨宝之外,在龙湖区妈屿岛,至今还耸立着一个“陶铸亭”。  相似文献   

12.
报刊文摘     
陶铸罢宴的佳话,有口毕碑,举国称赞.据我听见,陶铸不光罢宴,而且还要把设宴人训斥一番,1996年9月,我们到广东省化州  相似文献   

13.
高菊村 《湘潮》2006,(8):47-50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是由韶山毛泽东同志旧居陈列馆演变而来的。有关其来历,社会上众说纷纭,其中有不少误传。如说是“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提议”后,“得到中南局和中共湖南省委的重视,又经中共中央同意后”,湖南省委才择地筹建的;是由“华国锋提出”,并“专题向陶铸汇  相似文献   

14.
5月31日,贵阳公交总公司总经理李涌泉走进贵阳人民广播电台“商业之声”直播间导播室吸摆着三部热线电话。李涌来面对麦克风,小,他是面对成干上万热爱、支持公交事业的贵阳市民,心情十分激动听众的热线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进号播室:“李总经理,我提个意见。有一次我乘坐一辆公共汽车,这是一辆先进车,可是我看到驾驶员边行车,边与别人交谈,这对安全行车极为不利。”“谢谢您关心我们公交事业一这个问题已经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今后一定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一”“李总经理,现在到苏家寨的公交车很少,我们进城办事很不方便,能否…  相似文献   

15.
党史学习教育中读到陶铸回家省亲的故事,掩卷而思,发人深省。1951年,陶铸调华南分局工作,顺路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故乡。到家后,妹妹看着戴着棕丝斗笠、穿着草鞋、一身粗布衣衫的陶铸,欢喜之余,感到奇怪:“人家都说你做了大官,我看还像个老长工。”这个小故事道出了共产党赢得民心的关键,也道出了共产党人应有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寇深日亟已无家,策马洪山踏日斜.风自寒人人自瘦,拼将赤血灌春花.这首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在1938年11月所作.当时,日军攻占武汉,国民党军向西溃逃.而因在鄂中鼓动抗日,被鄂中国民党顽固派于1938年9月“驱逐”至宜昌的陶铸,却在11月迎着日军的枪炮声,返回鄂中,在京山丁家冲将我党领导的应城、京山等县抗日武装,统一整编为应城抗日游击队(简称“应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冬夜进石板河时,陶铸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与日本侵略军血战到底,“拼将赤血灌春花”的雄心壮志.在作了这首诗四个月后,陶铸率部在京山公安案设伏,进行了鄂中抗日的处女战.1939年3月29日,陶铸率抗日游击队驻扎于京山丁家冲.当地党组织送来情报:百余名日军押着四十多只木船,护送着从  相似文献   

17.
我党的优秀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七年了。在这难以忘怀的日子里,我重读了他的《松树的风格》一文,缅怀他那刚烈的英姿和高尚的情操如同看见苍劲的古松,屹立在高山之巅,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认识陶铸同志是在解放战争序幕揭开  相似文献   

18.
扳倒陶铸之后,江青一伙的 下一个目标是周恩来 1966年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后,刘少奇、邓小平虽然仍是政治局常委,但实际上已“靠边站”了。党和国家的重任倾在了周恩来的身上。鉴此,全会期间在讨论政治局常委分工时,周恩来向毛泽东建议,让刚从广州调中央工作的陶铸担任要职,以协助他处理党和国家的日常事务。毛泽东采纳了周恩来的建议,并在政治局常委名单草案上亲自用红笔把陶铸勾到周恩来的后面、陈伯达的前面。这样,陶铸一跃成为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中央  相似文献   

19.
求职谋生1922年夏,陶铸来到武昌白沙洲谋生.“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端坐在堂屋太师椅上的刘嘉薄老板,手里捧着铜制的水烟壶,翘着二郎腿,边点火抽烟,边不紧不慢询问站立在跟前的陶铸.陶铸抬起头来,凝神望着坐在太师椅上的刘老板,虽有点拘谨,但却一字一句回答说:“我叫陶际华,今年十四岁.”刘老板悠闲自得扑扑地抽着水烟壶,慢慢仰起脸,又眯细着眼  相似文献   

20.
三年一次的“两推一选”村党支部班子马上就要开始了。“两推”就是村民推、党员推。推选出党支部委员的候选人;“一选”就是由党员从候选人中选出村党支部委员。前几天。我听到有位乡党委干部说:“上届‘民推’时我们就挨门入户,最后的结果是全镇‘民推’和‘党员推’的候选人高度重合。看来‘民推”的意义不大了,让党员们自己推选候选人就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