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不论从教学过程,还是交际功能讲,英语都与汉语言、汉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有较高的汉语言修养和汉文化修养。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对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加快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青海人大》2009,(4):F0004-F0004
近年来,青海省交通厅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9年来共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约456亿元,建成了马场垣至平安至西宁、西宁至大通、西宁至塔尔寺、平安至阿岱高速公路,西宁至湟源至倒淌河、西宁至互助一级公路和倒淌河至格尔木、倒淌河至结古、湟源至德令哈、大通至扁都口、平安至大力加山、阿岱至同仁.  相似文献   

3.
称赞是普遍的社会语言现象,在英汉文化中对称赞语的应答受其文化背景的影响,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文中阐述英汉文化背景下人们在称赞答语中"同意"应答策略的使用方面体现出的共性与异性,探讨文化差异对英汉称赞应答语的话语交际的影响,从而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4.
清朝改土归流以后,受封建礼教和汉文化的影响,传统的土家族自由婚姻演变为许多新的婚姻习俗。同时汉文化的浸染也使土家族的教育文化水平得到了提升,涌现了一大批土家族本土诗人,创作了大量的土家文人竹枝词,反映了这一时期许多富有特色的土家族婚娶习俗,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底蕴和珍贵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图片报道     
元年 《青海人大》2007,(3):13-13
4月19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组织干部职工赴西宁北山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绿化点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与干部职工一起为西宁北山披上绿装挥掀刨土,种植油松。  相似文献   

6.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胡汉文化交流并融合影响最广泛的时期。曾在中原地区风行一时 的胡舞和胡服,反映出唐代胡汉文化交融而产生的文化习俗和社会风貌。唐代士大夫喜好诗 乐,寄情歌舞,因此对当时流行的胡乐、胡舞与胡服多有记载,从而使我们看到舞与乐不相 离,舞与服不可分,乐、舞、服各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山川秀丽,物产丰富的乐山,地处沃野千里的四川盆地。境内不仅是以凌云、峨眉闻名于世,也产生了苏东坡、郭沫若两位大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世世代代的乐山人在这里繁衍生息,逐步形成自身的文化传统。 一、外来文化对当地的影响 三国时期,大批中原人来川建国,这是巴蜀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由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与外地交往极不便,而当时的中原地带却是国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发达的汉文化在这里占绝对优势。蜀国的建立,对汉文化在盆地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此,先进的汉文化在当地扎下根来,影响着经济、政治、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在尔后的漫长岁月中,这种情形就几乎没有出现过。  相似文献   

8.
谈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西方文化与汉文化在风俗习惯、历史背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同来阐述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提出在英语“教”与“学”上应采取的一些必要措施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形成 ,从而使能力教育真正到位于课堂。  相似文献   

9.
《青海人大》2009,(4):31-31
西宁中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西亍正润城市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于2000年3月30日组建成立。当年7月28日西宁天然气工程动工建设,2001年5月31日与涩-宁-兰天然气管线同步建成并通气投产,2006年6月该项工程通过青海省专家评审委员会的验收。  相似文献   

10.
西宁的茶园和夜市。作为别具一格的饮食消闲之所.越来越受到市民和游客的青睐,正在成为夏都西宁的特色景观。茶园和夜市的兴起,反映出生态城镇和人居环境建设初见成效.表现出人们的生活品味与消费层次日益多元。茶园和夜市也因之成为生动体现城市内涵与品位的新型场所。  相似文献   

11.
包福元 《青海人大》2006,(2):41-41,43
西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期间全体代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集中各族群众的意志和智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政治热情。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重点围绕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和纲要草案及媾他各项工作报告。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共商西宁改革发展大计,描绘出西宁未来五年的美好前景。会议始终洋溢着解放思想,团结进步、务实创新、催人奋进的热烈气氛,体现了全市人民加快发展,构建和谐西宁的共同意愿。会议审议通过的《规划纲要》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剐论速了英汉文化中价值观念和思堆模式的差异在语言中的具体表现度对语言的影响,同时提出在英语学习中谊注意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图片报道     
云斗  志伟 《青海人大》2006,(5):F0002-F0002
8月26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彭生在西宁会见了以拉斐尔·铂尔为团长的美国国会助手团一行。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敕木山区惠明寺等“六保”畲族村落社区汤夫人信仰为田野案例,从文化适应与族群互动的视角,着重阐释了“六保”畲民是如何通过对汉文化采借和再编码的方式建构起族群内部的汤夫人信仰体系的,以及该信仰体系的社区功能意义。从而为深入解读浙南畲族文化特质及其社会经济文化变迂规律,提供一种分析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汉语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海外汉语教学应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因材施教,让学生了解汉文化背景有利于加强语言学习,从事海外汉语教学的教师要在自身素质的提高上多下工夫,首先要说好普通话。  相似文献   

16.
《青海人大》2009,(5):30-31
1949年9月5日,青海西宁解放。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青海省人民法院于同年12月1日建立。  相似文献   

17.
枣阳是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乡,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深厚的人文内涵。近年来,枣阳抓住“千古帝乡、智慧襄阳”的建设时机,大力实施汉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为枣阳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汉文化分支、岭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潮汕文化,是一种以潮汕方言为主要特征的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地域文化,是潮州民系的文化共同体。潮汕文化是潮汕人的根,是广大海内外潮汕人共同的精神家园。从潮汕文化的"前世今生"、文化体系、文化特质和文化影响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可以看出潮汕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透视韩国“去汉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韩两国历史联系紧密,韩国文化至今仍存留大量"汉文化"印记。近年来,韩国民族主义高涨,加之现实政治的需要以及新闻媒体的宣传,加剧其各个领域的"去汉化"步伐,此举既给韩国文化带来危机又促使我们更加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是甘南汉藏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在文化交流中,民族精英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积极学习汉文化,变革传统寺院教育,推进政治体制革新,支持、帮助专家学者在甘南的调查研究。推动了甘南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