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1年7月15日,国家主席江泽民飞抵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与俄罗斯签署了有效期限为20年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是十多年来中俄关系正常化的一项具体成果。该条约奠定了中俄两国未来关系发展的框架与模式,也进一步为中俄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总统普京于7月17日至19日对中国进行其担任俄罗斯总统后的首次国事访问,并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共同签署了《中俄北京宣言》和《关于反导问题的联合声明》,同时双方准备就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着手进行谈判。期间,普京明确提到,两国关系现有的坚实基础来自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和江泽民主席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3.
拉美要闻     
拉美要闻(1995年11月29日至1996年2月16日)卡斯特罗首次访华应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古巴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11月29日至12月8日对我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访问期间,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会见了卡斯特罗,并...  相似文献   

4.
7月17—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首次访问中国,与江泽民主席就一系列双边问题和两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了会谈,并达成共识。普京此访对中俄关系的发展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为21世纪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2009年9月11日,著名汉学家、中俄友谊勋章获得者、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俄中友协主席季塔连科院士访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并就“俄罗斯政治经济近况”与该院俄罗斯所、东北亚所、犹太中心等单位科研人员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6.
拉美要闻(1995年10月1日至11月27日)阿根廷总统梅内姆访华应江泽民主席的邀请,阿根廷共和国总统卡洛斯·萨乌尔·梅内姆1995年10月2日至5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受到了江泽民主席、朱基代总理的亲切会见。江泽民主席和梅内姆总统提出了“...  相似文献   

7.
1997年4月22—26日,江泽民主席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莫斯科举行高级会晤,这是自1996年4月叶利钦访问中国中俄两国首脑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后的又一次重要会晤,也是中俄建交以来两国高级首脑的第5次峰会。这次会晤不仅为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奠定了基础,也为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两国沿着已确立的框架发展国家关系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1996年4月24—26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江泽民主席在北京举行高级会晤。这是1992年12月以来叶利钦总统对中国的第二次正式访问。叶利钦称,这次会晤的内容“比以前丰富得多”,气氛“比任何时候更为相互信任”,使中俄友好关系“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9.
1997年11月2日中午,在美国洛杉矶市毕华利希尔顿旅馆帝国厅里,挤满熙熙攘攘的人。这些人兴高采烈地相互交谈着,等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到来。随同江泽民主席专机采访的记者,无意中发现了一位瘦高瘦高的先生独自站在一个角落。他脸色红润、悠闲自...  相似文献   

10.
大事综览     
2001年7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7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俄罗斯,与俄总统普京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个条约是指导21世纪中俄关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穿着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为中俄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奠定了牢固的法律基础。国际社会对条约的签订纷纷发表评论。美国务院发言人鲍彻16日说,中俄双方签署此条约对美不构成“特定威胁”,也并不意味着两国建立了联盟。条约中不含有诸如共同防御之类的条款,“我们并不认为这是一场得失所系的赌赛”。针对条约中的有关内容,鲍彻称,美国有权退出反导条约,它将不顾中俄两国的反对,继续研制和部署反弹道导弹系统。17日,国务院发言人里克评论称,中俄维持稳固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亚 洲 1月3日 朱基总理会见参加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首脑会议途中过境中国的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 1月7日 朱总理与蒙古国总理恩赫巴亚尔举行会谈。8日,江泽民主席、李鹏委员长分别会见了他。 1月10日 李委员长与韩国议长李万燮举行会谈。11日,江主席和李  相似文献   

12.
《西伯利亚研究》2009,(5):F0002-F0002
2009年9月11日,著名汉学家、中俄友谊勋章获得者、俄中友协主席季塔连科院士访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3.
3月22-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了成功访问,两国元首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此次访问期间两国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协议和共识,标志着两国全面合作新时期的开始。 一、相互尊重、互利合作是中俄关系发展的重要条件 苏联解体以来,中俄政治关系和经贸关系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外关系大事记(1997年12月—1998年2月)亚洲11月29日-12月11日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访问中国。国家主席江译民、国务院副总理朱基、李岚清分别会见。12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会见日本胜利株式会社社长守随武雄一行。12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  相似文献   

15.
亚洲7月 1日朱基总理和泰国川·立派总理互致贺电祝中泰建交二十五周年。7月 2日江泽民主席同以色列总理巴拉克通电话,双方就中东和平问题交换意见。7月 7日胡锦涛副主席会见以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阮明哲为团长的越共代表团。7月 11日江泽民主席电贺巴沙尔当选叙利亚总统。7月 14日江泽民主席与来访的老挝国家主席坎代会谈。李鹏委员长和朱总理分别会见坎代。7月 16日正在缅甸访问的胡锦涛副主席与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副主席貌埃举行会谈; 17日,会见缅甸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大将。7月 19日正在泰国访问的胡锦涛副主席分别会见…  相似文献   

16.
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再思考冯玉军1996年4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中国,中俄双方宣布“决心发展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①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两国在相互信任和平等的基础上,以维护各自国家利益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17.
走向全面战略合作的中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俄关系是从两国人民长远政治、经济和安全战略利益出发而建立起来的新型国家关系。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是这种关系的基础。中俄应加强地区合作和人文交流,拓展合作空间,使双边关系建立在更扎实的基础上。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的访问为中俄务实合作开辟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主席江泽民应叶利钦总统的邀请于11月22—25日对俄罗斯进行了访问,这是中俄两国元首间的第六次会晤,也是首次“不扎领带”的非正式会晤。访俄期间,两国首脑举行了会谈,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和两个联合声明。此外,江主席还会晤了俄总理普里马科夫和俄议会上下两院主席。俄舆论此次一改常态,《劳动报》、《消息报》、《莫斯科新闻》、国家电视台甚至以往很少报道中国消息的《独立报》、独立电视台等都对江主席访俄作了广泛报道,而且给予高度评价。现将俄媒体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俄关系是从两国人民长远政治、经济和安全战略利益出发而建立起来的新型国家关系。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是这种关系的基础。中俄应加强地区合作和人文交流,拓展合作空间,使双边关系建立在更扎实的基础上。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的访问为中俄务实合作开辟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大事综览     
2002年4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江泽民主席访问欧亚非5国。8日至22日,江泽民主席应邀对德国、利比亚、尼日利亚、突尼斯和伊朗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在“9·11事件”之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国领导人的一次重要外交活动。访问期间江泽民主席就一系列国际和双边问题阐述了中国的原则立场,和访问国达成了广泛共识,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