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启功 《各界》2013,(2):1-1
我有一位远房的叔祖,是个封建官僚,曾买了一批松柏木材,就开起棺材铺来。齐白石先生有一口“寿材”,是他从家乡带到北京来的,摆在跨车胡同住宅正房西间窗户外的廊子上,棺上盖着防雨的油布,来的客人常认为是个长案子或大箱子之类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河西 《党政论坛》2010,(22):12-12
托派是一群怎么样的人? 中国托派多是文人,官方学者对托派的批判,就有所谓的“文人革命者”、“左翼圈子”之类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德国有一种叫“奥飞拉”的苍蝇,这种苍蝇头部长着一张锋利的针形嘴,人一旦被它咬上一口,会像针刺一样痛,而且伤口处会马上长出一个大包,当地人对它都是深恶痛绝。最近它却成了当地人的宠儿,原来德国昆虫家最近发现“奥飞拉”苍蝇的一个习性:一旦遇上别的蛆虫,它就会将锋利的嘴扎入其体内吸取营养,  相似文献   

4.
一说起内分泌失调,就会想起女性。比如月经不调、脸上长斑、爱发脾气之类的,其实,同样有男人内分泌失调问题。一项调查显示,40~70岁的男性,多半会出现男性内分泌失调综合征,年龄越大,  相似文献   

5.
过去的一年,文坛也还算热闹,有不少新鲜可议的事情,诸如顾城杀妻之类。然而要论层次之高,又当以关于“人文精神”的探讨为最。此事虽属形而上,然而或多或少,或迟或早地与人世间琐碎细散的形而下的事物有关。议论的焦点是“我们所从事的人文学术今天已不止是‘不景气’,而是陷入了根本危机”;“人文学术内在生命力正在枯竭”。什么是“内在生命力”呢?“实际上人文精神是一切人文学术的内在基础和根据。正是由于人文精神意识的逐渐淡薄乃至消失,使得智慧与真理的追求失去了内在的支撑和动力,使得终极关怀远不如现金关怀那么激动人…  相似文献   

6.
述弢 《各界》2010,(4):24-27
提起赫鲁晓夫,人们不由得就会想到那个矮小敦实的苏联当家人。想当初,他在西方国家的民众面前是何等的豪情万丈、义正词严,甚至说出了“我们要埋葬你们”之类不雅的话(潜台词是:社会主义必胜,资本主义必败)。俨然一个社会主义斗士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朽木 《民主》2008,(12):36-36
国家质检总局终于不再直接评选名牌了。人民日报的“经济新闻”版在头条位置对此予以报道。此举当会有效地平息舆论对此事的谴责。以一个国家部委的“威风”去组织“中国名牌”、“中国世界名牌”之类的产品评选活动,平心而论,如果评得好,当会有相当的权威性,对于中国品牌的建设,客观上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好好去算账,  相似文献   

8.
谷志坚(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委宣传部):最近,常听到一位在机关工作的朋友抱怨:新上任的领导喜欢开会,而且爱讲长话,一讲就没完没了,被大家称为“长尾会”。  相似文献   

9.
马敬福 《党政论坛》2010,(18):30-30
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3岁时的一些充满童趣的奇言妙语。其中他儿子在回答“人为什么会长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装不下。”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话:让一些话语穿耳而过。  相似文献   

10.
《理论视野》2010,(11):64-64
《人民日报》11月5日刊登彭国华的文章指出,行政色彩浓厚,是一些学术研讨会的一个“特色”。不能说学术研讨会不能邀请领导和官员参加,有些讨论实践性较强问题的学术研讨会也应该邀请一些实际工作者,但把注意力集中在领导和官员身上,就会有意无意地忽视会议的真正主角和真正主题。顾此失彼、蜻蜓点水,必然导致研讨会的质量不高。有鉴于此,提高学术研讨会的质量,首先应端正办会的价值取向,尽量淡化行政色彩,突出学术宗旨。  相似文献   

11.
牛晓艳 《理论导刊》2000,(10):33-34
时下市场饱和,消费不旺,商业竞争更加激烈,商家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争取顾客。什么“打折酬宾”、“免费上门服务”、“不满意便退货”,各种促销手段花样不断翻新。销售与服务承诺也成为商家竞争的一件法宝,如“假一罚十”之类。但一些商家并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诺言,一旦与消费者发生争议,往往避重就轻不愿承担承诺的义务,因而产生纠纷。从法律角度讲,商业承诺是法律行为,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目前,法学界对商业承诺的认识存在分歧,司法实践操作差别也很大,出现相似案件,不同判决的情况。就拿“假一罚十”来说,对其属性的认识差…  相似文献   

12.
现代学术研究已进人学术分工高度发达的时代,每个研究者精力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术有专攻”,而许许多多“专门家”的成果汇集起来,就推动了整个学术的积累和进步,原创性的思想才会出现,学术生态的多样性和学术的繁荣才得以显现。具体到马克思研究来说,“文本研究”与“理论发展”应该保持必要的张力,形成合理的分工与互补。  相似文献   

13.
一个“总字,本无褒贬,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它突然变褒走红,而且红得昏天黑地。最明显的标志,便是被广泛用于头衔的更替:厂长前面加“总”,经理前面加“总”。于是乎“总经理”、“总厂长”之类的官衔铺天盖地而来,仿佛不带“总”字,就辱没了祖宗,低了身份,失去了荣耀。“总”字用于职务,大约始于明朝。当时的总兵,不过是无品级的地方武官。到了近代,“总”字用于职位增强了“抓总”、“为首”的含义。朱德当过红军总司令,周恩来、毛泽东任过红军总政委。但总的来说,带“总”的长官尚属凤毛府角。统帅千军万马的四大野战军军事…  相似文献   

14.
瞭望哨     
《瞭望》1999,(45)
不敢“入选”因为写过一些文章,所以不断收到“文集”、“人才库”之类编委会寄来的信函。内容大意是:我的文章水平很高,达到了某某标准,经审阅有关资料,认为我是同行业中的位使者,决定将我入选他们编辑的“人才库”一书。在要求入选者寄简历、照片的同时,还要求订书若干册,并汇寄书款。乍一闻此消息,我有点受宠若惊;冷静一看信函的全部内容,方知这是销书的‘浮段”。于是,想来想去,不敢“入选”。一日:我不是同行业的使佞者。所谓“使使者”,应当是在同行业中,作出过重大贡献,或学术上有独到建树的人,而像我这样在报刊上…  相似文献   

15.
思想是人类独有的精神瑰宝,是照亮人类前行之路的灯塔,它指导着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穿越千年、历久不衰的力量。正如拿破仑所说,“世界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之下。”然而,思想也是时间和实践面前的“易碎品”,如果思想不创新、不上进,就会落后于时代、落后于实践,就会给事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16.
报载,江苏宿迁市委书记仇和一次到乡下检查绿化工作,看到不少乡镇都挂出“欢迎领导莅临指导”之类的过街横幅,就问当地的一位工作人员,做这样一条横幅要多少钱?工作人员告诉他,要96元钱。仇和心想,两块钱可以买一棵树苗,一条横幅就相当于48棵杨树苗,栽植10年后至少可以卖15000元,而挂这样一条横幅毫无意  相似文献   

17.
尽管中国政府和舆论界早已驳斥了所谓“中国威胁”的谬论,《亚洲华尔街日报》在3月2日仍然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散布中国“不会构成威胁”的保证不可信、中国作为经济大国崛起会构成威胁之类的论调,鼓  相似文献   

18.
王攀  张蕊 《瞭望》2002,(25)
“你不对自己残酷,时代就会对你残酷。”“这一次是我们取代了别人,下一次别人就会取代我们,要长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学习。” “我们只有五年的时间。” 这些话如果是出自一群在市场竞争的海洋中漂泊沉浮的职业经理、企业白领或者下岗人员的口中,并不稀奇。可是,如果说这些话的是党政机关的处级干部,是刚刚通过竞争上岗的领导干部,那就别有意味了。  相似文献   

19.
人即使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也难保不干蠢事。日前我有缘尝试了一次“电脑照相”。按老皇历,照相绝对是要“原形毕露”的。可电脑就不一样了,在服务小姐的提示下,本人的秃顶立刻就长毛,眼部的皱纹“修理”得无影无踪,连腮帮子泼出来的一疙瘩肉稍一加工也成为卵型脸蛋……我当时是滋滋的,花了120元放大带回家挂在卧室里。可时间不长再看这照片,就怎么看怎么别扭──“像”是好看了,却不像本人了。儿子开玩笑说,像片最好不要挂在卧室,否则赶上我出差,他妈半夜醒来发现房里多了个陌生人会害怕。结果是,我终于几剪子把电脑像片…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开放搞活,普通民众收入的显著增加,特别是私营(个体)经济诞生后,“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也像虱虮之类滋生繁衍了。其实“三乱”的提法不准确,乱氏家族中,共有五弟兄,还有乱搭车和乱敲诈。这五弟兄的共同特点是:都假借一定的权力,名义上代表着政府拟或是职能部门,以能卡住私营经济脖颈的那些人员为主体。“五乱”曾经多次为政府和有关部门所制止,但是收效不太大,形迹稍为收敛不几天,就会再反弹回来。每次反弹,冲力都较前一次为大。政府对私营(个体)经济的指导、帮助与监督,主要是通过职能部门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