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垦区是我国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最有优势的地区,它们对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垦区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自然资源约束明显、产业间发展不平衡和城镇化建设质量不高等问题,为此,要结合现代化大农业的本质,努力创建绿色农业体系、产业体系和城镇体系,探索全面创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珠镶玉嵌的版图,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上.一个占国土面积千分之一的现代化大农业垦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放射着独具魅力的光芒,她就是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管理局。  相似文献   

3.
《现代领导》2014,(3):F0004-F0004
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珠镶玉嵌的版图,在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上,有一个占国土面积干分之一的现代化大农业垦区,东临乌苏里江,西至倭肯河畔,南靠完达山,北涉松花江、挠力河.东西长330公里、南北宽170公里。她就是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管理局。  相似文献   

4.
隋凤富 《现代领导》2011,(11):22-23
2010年为黑龙江垦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句号.垦区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全面大幅度超过规划水平。垦区把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当成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实在的民心工程,使现代化大农业宏伟目标变成全体北大荒人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5.
《今日海南》2007,(6):F0002-F0002,I0001
海南农垦创建于1952年1月,全垦区拥有土地面积1280万亩,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经过50多年的艰苦创业,海南垦区现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并建立起了以温泉资源开发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体系,成为农、工、商、运、建、旅综合经营的大型社会主义农业企业集团,为海南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廉广锋 《前进》2013,(7):32-32
牢固树立“大农业”发展理念,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全力打造有机农业基地县,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促进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这是万荣县在开展“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活动中的又一重大决策。作为农业大县,万荣县必须认清形势,选准路径,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梦     
题记:7月中下旬,我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玲赴黑龙江参加会议,聆听了吉炳轩副委员长关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讲话,考察了北大荒现代农业,感受了王震将军当年率10万之师从雁窝岛开耕第一犁的艰辛及由此而形成的北大荒精神。经过三代人的努力,黑龙江垦区现已成为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商品粮基地,被誉为"中华大粮仓"。作为我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垦区以大农机、大水利、大科技、大合作为标志的现代化大农业,已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农村城镇化率达85%。  相似文献   

8.
陈文胜  陆福兴 《求索》2007,(11):71-7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因此,只有培养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新型农民,才能又好又快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产业化不仅需要新型农民,而且也造就新型农民,农业产业化是为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黑垦局发〔2013〕7号各管理局,各农牧场,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减负增收富民强场是垦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2006年以来,垦区贯彻国务院关于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决定,实施了以"两田一地"(即基本田、规模田、机动地)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改革,结合垦区实际很好地贯彻了党和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现了农业持续快速增产、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持续快速提  相似文献   

10.
一个以“打造海南农星核心竞争力”为主题的新一轮改革,正成为垦区百万众生的共识和行动。然而,这场“打造”与“改革”如何实现全方位、深层次、大力度的动摇农垦发展模式的传统“根基”,最关键的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着眼于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农村妇女在推进现代化大农业中的作用商孟华现代化大农业是科学化、开放式农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农村进一步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在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中,如何确立农村妇女的地位和作用是一...  相似文献   

12.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从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到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对农村的改革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汉桥 《政策》2013,(10):31-33
<正>加快湖北农垦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垦区"四化同步"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农垦"三抓两突破两率先"(国内抓示范亮点,国外抓合作开发,系统抓改革稳定;在整合产业资源、推动经营市场化、引领现代农业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在实施统一管理、共建发展平台、推动农业"走出去"上实现新突破;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目标,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更自觉的意识、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不失时机深化农垦改革,创新农垦发展机制,再创我省农垦事业新辉煌。  相似文献   

14.
《今日海南》2010,(9):43-43
8月19日,乐东黎族自治县正式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农业部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一项工作,是我国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梯度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国共有50个县(区、市、垦区)获得认定,乐东是我省唯一获得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市县。按照农业部关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意见,  相似文献   

15.
周立 《求索》2023,(1):105-112
中国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让农业强起来,既要确保国家农业与食物安全,更要牢牢把握国家农业发展的战略主动权。推动中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要求,为研究什么是农业强国、如何建成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通过对农业强国评价指标和主要类型的详细分析,可以明晰农业强国的内涵,并结合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提炼“大农业”“大安全”“大食政”理念,为建成农业强国找到中国路径。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政报》2008,(2):20-26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孙迎联 《理论月刊》2004,(10):26-28
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农村改革与农业发展的思想。这些思想涉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中国农村经济迈向现代化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农业的强弱关乎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速度、质量和成色。农业强国依然是社会主义强国体系的最薄弱环节,农业农村现代化依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突出短板。要认清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特殊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农业强国建设摆在优先位置,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朱有志  陈文胜 《求索》2010,(1):12-14
本文在党中央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大战略中,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略,通过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市场经济、农业现代化、农地制度、乡村组织建设等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向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现阶段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多样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