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虚拟侦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虚拟侦查是与实体侦查相对而言的.它是指通过对数据信号的收集、分析和利用,获取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揭露和证实犯罪的活动.在实体侦查面临严峻的时代挑战的形势下,虚拟侦查的开展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可行的.虚拟侦查具有现实合法性.从国内外虚拟侦查的实践状况和发展趋势看,虚拟侦查活动在侦查实践中的运用空前活跃,效果良好,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网络虚拟财产法律性质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全球的迅猛发展,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引发了争议。我国关于网络虚拟社会的立法工作尚属缺位,但是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和特征,反映出其在现实社会属于交易工具性质,其价值具有现实社会的债权和物权属性,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了司法判例。今后需要结合实践,完善立法,对这一新型的财产形式提供更好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3.
虚拟社会的出现对于现实社会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影响巨大,需要加强对虚拟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研究。"虚拟人"不是虚拟社会研究的起点,虚拟社会的逻辑起点是虚拟社会关系。虚拟社会关系是虚拟社会的基本社会构成,包含着虚拟社会主要矛盾的萌芽,是虚拟社会中人的发展基础,其影响着虚拟社会的发展方向。坚持虚拟社会的逻辑起点是虚拟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虚拟社会应运而生,虚拟社会已成为现实社会之外的"第二社会",人类逐渐在虚拟社会中从事着与现实社会相似或相同的活动,并不断在虚拟社会中找到满足感和真实感。由此可见,虚拟社会在人类社会中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虚拟社会包含在现实社会之中,是现实社会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具有虚拟性与跨地域性、开放性与交互性、自由性和即时性的特点,并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应急警务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初探虚拟生存的矛盾及其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妍 《长白学刊》2004,(4):68-69
现代网络信息科学技术使人类生存方式实现了自我突破,虚拟生存使得人在其间的生存具有不同于现实生存的新特点,给人本身带来诸多困惑和难题.探计虚拟生存本质和意义,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保持人类自身主体性和理性精神,不忘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虚拟生存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6.
所谓虚拟实践,是指人们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在电脑网络空间中有目的地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虚拟客体的一切客观活动.  相似文献   

7.
“现实的个人”之人本维度及其与历史维度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从他们的实践活动出发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但是,"现实的个人"不仅有其历史维度,也有其人本维度.尽管马克思并没有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社会历史,但是"现实的个人"之人本维度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现实的个人"之人本维度与其历史维度是密切联系着的.  相似文献   

8.
蓝拟现实:认识的第三种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维度,探讨了虚拟现实的本质,认为虚拟现实是人脑对现实的认识或反映借电脑的延伸或外显,是数字化、网络化技术背景下人的认识的第三种形式或形态———虚拟形态或虚拟认识,属于波普尔的“世界3”,即客观知识的世界;文章还着重探讨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虚拟认识三种认识形式的联系和区别,认为人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虚拟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从感性的具体到理性的抽象再到虚拟的具体的过程,或从直接具体到间接抽象再到间接具体的过程。作为这一过程的第三阶段即虚拟认识阶段是对前两阶段特点的辩证“扬弃”,表明人对事物的把握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接近真实;文章也探讨了人在虚拟现实中活动的特征,不同意学术界把虚拟现实看作实践(或虚拟实践)的观点,而认为是一种借助电脑进行的思维操作性活动,即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活动,而且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活动所共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论加强和创新网络虚拟社会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卿立新 《求索》2011,(5):82-83,75
网络虚拟社会迅速发展壮大,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不断面临有别于现实社会管理的新挑战和新要求。科学面对、探索实践这一现实课题,是新时期社会管理的重大历史责任。加强和创新网络虚拟社会管理要从统筹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管理、狠抓"执网"能力建设、畅通网络民意渠道、加大依法治理力度、加强自律管理、推进网上诚信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浅析互联网视域下的青少年虚拟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虚拟消费凭借其消费活动的便捷性、表征的时尚性受到越来越多青少年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这种新的消费形式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的生活,但是由于它模糊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也影响了正确消费观、金钱观的树立,会对青少年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虚拟的网络世界对现实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对虚拟网络世界的依赖也越来越大。由此,我们能够看到国家和社会在非传统安全意识下所面临的巨大风险。  相似文献   

12.
实践过程不但必然伴随物质、能量的交换,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实践过程包含信息的交换。实践既包含思维空间外的实践,也包含思维空间内的实践。虚拟实践可以表征为“始于符号,终于符号的信息处理”。人的源于社会影响的观念思维活动——即思维实践和人有目的的网络信息活动是两种典型的虚拟实践。由此可以从法律、道德及管理角度给出指导大学生网络虚拟实践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实践的观点不仅具有其重要的认识论和社会历史论意蕴,还具有其更为重要的世界观意蕴和以之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意蕴,即:在人类实践活动与客观物质世界二者相互作用关系的历史链条中,在以往阶段上的人类实践活动与后继历史阶段上的人们所面对的现实客观世界的生成过程中,起过重大的创造作用,是现实客观世界的其然及其所以然根据之一,因而,只有既从客观物质世界固有运动规律与以往人类主体实践活动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改造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中来理解和认识问题,才能深入合理地认识和把握现实客观世界的其然及其所以然。这一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意蕴的重大当代价值之一,就在于为人们增强对现实实践活动的历史后果的预见性和自觉性,以便为更好地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哲学理论锁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弹弓发展成为犯罪分子作案的一种工具.南京地下弹弓活动群体呈现构成多元化,组织形式渐趋稳定;交流途径现实与虚拟方式并存;活动组织有一定管理规范等特点.弹弓引发的治安问题主要有利用弹弓进行侵财犯罪活动;利用弹弓滋事取乐,干扰居民正常生活;利用弹弓击射不特定人群及物品,妨害公共安全.公安部门应充分利用现有法律等综合手段治理因弹弓而引发的治安问题,同时挖掘弹弓活动群体中的积极因素,引导其向守法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虚拟社会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征,并且处于快速发展变化中,使得虚拟社会管理不断面临有别于现实社会管理的新的问题和挑战.为了适应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需要,必须在理念、制度、方式等方面创新.加强网络制度建设和优化互联网运行机制是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工作创新的重点和方向.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互联网管理模式和创新互联网管理的方式手段是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人文奥运与创意内容文化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现实层面看,"人文奥运"就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创造性活动的战略实践,有着强烈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莉 《人民论坛》2010,(7):94-95
网络虚拟财产是否具有可诉性,在理论和实务界均存在争议。由于我国虚拟财产立法的滞后,我国侵犯财产罪的客体仅限于现实的财物,对于虚拟财产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由于适用法律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司法处理结果。从理论分析和司法实践上来看,网络虚拟财产争议存在着可诉空间。  相似文献   

18.
论“虚拟”的哲学涵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是人类文明的传输和贮存的方式,它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实物虚拟、符号虚拟和数字虚拟,是虚拟发展的三个历史形态和阶段。虚拟不同于现实,并且远离现实,构成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并有可能背离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但虚拟又是对现实的再现和复制,它以现实世界为本原、基础和蓝本,虚拟的内容和整个发展过程,都离不开人类社会的现实。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中,实践指的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改造性、物质性是实践区别于意识活动的最深刻的本质特性.正是实践,构成意识的现实物质基础.把实践区分为"认识性实践"和"改造性实践",实际上就把"改造性"看做只是某些实践而不是所有实践所具有的本质特性,把为认识提供现实基础看做是某些实践而不是全部实践所具有的功能,这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范畴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20.
网络婚恋是社会网络化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的深入推进,网络婚恋也实现了由自发向自觉的跨越式发展,具体表现为由非专业化向专业化发展、由虚拟与现实二分向虚拟与现实结合发展、由非主流向主流发展.为此,既要看到网络婚恋的发展,也要注意引导,让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服务于婚恋这一人生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