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受贿案件的审查起诉中,证据标准的掌握至关重要。实践中,应从犯罪产生的动机、目的、原因、过程等主观认识因素方面认真把握。  相似文献   

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于保障人权,促进侦查机关合法取证至关重要。对现行审查批捕,应从立法上、程序上完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依据法理和法律的规定对有关证据予以审查排除,从而保证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司法理念深入人心,以刑讯逼供等方式非法取证现象虽有明显改善,但实践中仍在很大范围内存在非法取证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深层次和多方面的。对证据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是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其对于排除非法证据、保证案件质量、防范冤假错案以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检察官在审查起诉阶段同时扮演犯罪指控者、案件调节者、诉讼监督者三种角色,不同角色的检察官运用证据的方式各有侧重。审查起诉过程中的证据运用主要包括证据的采纳、采信、印证和自由心证的形成四方面,目前存在未能积极引导取证、自行取证,证据审查粗糙、证明力判断不准确,证明标准理解不到位等问题,需要进一步通过操作层面的规制和意识层面的转变予以化解。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事诉讼法赋予公诉人对非法证据进行调查核实的权力。司法实践中,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排除存在诸多问题,应注重提升司法人员证据意识,建立相关制度和机制,以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各方当事人权益。  相似文献   

6.
7.
检察人员主动行使非法证据排除权不仅有利于实现对侦查活动合法性的监督以便保障程序公正,更有助于保证案件质量以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为此,检察人员应当结合现行法框架内的法律、司法解释等有关规定准确领会非法言词证据的具体涵义,并依照预设的程序在审查起诉中积极行使非法言词证据排除权。  相似文献   

8.
对于逮捕,我国《刑事诉讼法》进行了详细的实体和程序规定,统一了逮捕的使用条件和证明标准,并且赋予逮捕这一人身羁押程序以严格的法律审查制度,充分发挥了刑事诉讼保障人权的重要功能。但是,对于逮捕的证明标准问题,特别是逮捕使用条件中社会危险性的证明问题,由于法律语言的模糊性以及司法人员不同的主观法律意识影响,一直无法统一适用,这一现象对刑诉法公平价值的有效实现造成了强有力的阻碍。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已经建立了基本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制度体系,但由于缺乏详细的配套规则,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理解、运用上,司法机关之间、司法机关与当事人之间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分歧,影响法律的正确适用,给审查起诉阶段的检察办案人员带来极大困扰。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细化与完善,不仅有助于检察人员正确运用程序设计,确保案件质量,更有利于充分发挥规则效用,实现惩治犯罪与保护人权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证据核实是审查批捕部门在办案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开展该工作时必须遵循客观、公正等各项诉讼原则。同时 ,作为一项特殊诉讼活动 ,证据核实工作又有其特殊要求 :1 .应当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 ,不能因“不得另行侦查”而消极地对待证据的核实。应当从全局的高度 ,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以及严格开展法律监督的角度 ,正确开展证据核实工作。2 .应当严格依法办事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证据核实工作。在活动范围上 ,由于此项工作的任务是核实 ,就不得随意扩大核实的范围 ,必须围绕随案移送的案件以及证据这根主线进行。在活动手段上 ,只能对…  相似文献   

11.
围绕公诉标准的统一化与差异化问题的应用争议一直没有停止。从应用争议及应用策略的视角看,"有无公诉证据标准"争议的实质是公诉证据标准的可行性;"公诉证据标准有无层次结构"争议的实质是公诉证据标准与侦查终结证据标准和法庭审判证据标准的统一化及差异化应用;"公诉证据标准有无具体操作性"争议的实质是个案公诉证据标准的无差异化适用。理解和解决这些争议,选择通用、适用、好用且便于评价的公诉证据标准及其应用策略有赖于正确解读公诉证据标准来源,科学选择公诉标准设置原则。  相似文献   

12.
查明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是审查起诉中的关键内容。现代刑事诉讼是建立在证据裁判主义的基础上的,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公诉机关,承担着证明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罪重或罪轻的证明责任。因此,加强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工作中的证据运用能力变得尤为迫切。一、更新公诉案件的证据标准观念纵观学术界的探索和研究,关于公诉案件的证明标准,目前存在三种观点,即同一说、基本同一说、区别说。同一说认为,公诉案件的证明标准与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是同一的;基本同一说,所持观点与同一说有共通之处,但是它考虑到检察机关的控诉职责,认为不能过分抑制公诉的发动,因此在确认起  相似文献   

13.
非法证据排除作为审查起诉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增加了公诉工作的挑战性。由于自侦案件本身的特点,使得审查起诉过程中对非法证据的审查及排除面临多重困境。应在审查自侦案件时,严格细审,用公诉引导侦查,确立依法排除机制,制定救济程序,从根源上杜绝非法证据。  相似文献   

14.
审查起诉在刑事公诉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觉,作为洞悉过去的“灵魂之眼”,孕育司法理性的智慧温床,在审查起诉阶段证据分析、证据整合、避免主观臆断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直觉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的限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两个证据规定实施以来,关于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标准应当同审判阶段完全一样的看法,是对立法与司法的误读。受此影响,在规则要求与追诉职能配置之间、在严格的程序法定主义与控制犯罪的诉讼目标之间形成了一种内在的紧张冲突关系。在审查起诉阶段,平衡这种冲突关系的功能性机制是预防性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源于审查起诉与审判阶段的功能差异。但预防性适用有其前提条件,即所适用的非法证据须具有真实性。如真实性没有问题,应根据其违法程度、补救必要和补救条件分别加以处置,其补救方法包括补正、解释和重作。  相似文献   

16.
逮捕是刑事诉讼中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现行的审查批捕程序完全是一种检察机关单方的职权行为,是一种行政化的审批程序。这种书面化、审批化、信息来源单一化的行政式的审批程序,其后果必然是程序神秘化、控辩失衡化、责任分散化。规范审查批捕行为,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健全审查逮捕权的监督制约机制,推进审查批捕方式的诉讼化改造,形成控辩审三方组合的诉讼格局,以确保行使审查逮捕权的检察官保持中立,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这项司法审查权。  相似文献   

17.
总体上,证明犯罪嫌疑人达到相应刑事责任年龄的证据应遵循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而相反证据只需达到足以使前者产生合理怀疑的程度。在证据不充分、无法查清事实时可采用推定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实践中重要的是将相应的证明标准和证明方法应用于具体证据的审查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新刑诉法中将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新型的证据形式予以确立.“电子数据”要成为定案的依据必须具备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分析其合法性和真实性确定证据能力,考察关联性确定证明力。在审查判断的方法选择方面,应当以传统的证据审查方法为主,兼顾电子证据特殊性的方式,运用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方法予以审查。  相似文献   

19.
我国学者关于"能否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划分标准有悖于逻辑学一般规则,也无法满足理论与实践的需求,而域外学者就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划分标准则较为科学合理.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划分标准应界定为:能否直接证明诉讼中依照法律规定需要证明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证据制度的建构及完善对于规制行政权的正当行使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我国当前的行政法学领域,行政证据制度仍是一块急待开发的处女地。作者以证明标准的视角对行政证据制度和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同一性和差异性进行分析,从二者的异同之处去探索保持二者衔接性和一致性的理论依据,以此为建构行政证据制度提供些许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