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国际法院咨询管辖权的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包括诉讼管辖权和咨询管辖权。作为诉讼管辖权的补充 ,咨询管辖权在通过司法途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国际法院咨询管辖权职能来看 ,其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同时又对国际法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常设的国际司法机构的诞生,一方面说明人类自身的成熟,另一方面也象征着有组织的法制化的国际社会正在趋向成熟。经过大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为其主要使命的常设国际法院和国际法院这两个相继存在于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常设国际司法机构,既获得广泛的赞誉,也遭受普遍责难。特别是国际法院。客观评价国际法院的工作,不仅仅是对历史事实的尊重,更是为了今后有效地发挥这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唯一拥有普遍管辖权的常设国际司法机构的新的作用。一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它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并进而实现联…  相似文献   

3.
普遍管辖权是国际社会在共同打击国际犯罪的基础上逐步得到确立的,一方面它适应了国际法保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需要,另外一方面又对传统国家主权原则带来了挑战,因此,须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利于国际法和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2002年国际法院对刚果诉比利时逮捕令案的判决就这一问题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它处于“司法解决国家间争端的国际制度的中心”,对于维护国际秩序、促进世界和平、限制强权政治、公平国家利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国际法院是“现代国际法忠实信徒般的行者”,它通过审理一系列司法案件,促进了国际法的发展。国际法院对于国际法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其在司法实践中对国际法这一庞大体系中的各个领域的国际法规则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5.
刚果诉比利时逮捕令案是近年来国际法院做出的一项判决,主要涉及到外交关系法和国际刑法上的问题。本文从该案的背景出发,在介绍国际法院判决的基础上,评析本案对国际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以来,联合国启动了一系列改革方案或计划,有些已经付诸实施.作为联合国主要司法机关的国际法院,也同样存在着进一步发展和改革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国际法院诉讼管辖权制度方面的一些问题和新的发展趋势,并就法院任意强制管辖权和迟延同意管辖权制度的加强与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任何国际组织与任何国家或国际组织之间产生了争端,可通过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制度加以解决。可提出咨询意见请求案的机关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及取得联合国大会授权的15个专门机关。咨询提案程序应遵循《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大会议事规程》及《联合国与专门机关关系协定》等规定。虽然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对于提出请求者无严格的法律约束力,但其权威性的广泛影响,可以使其发挥极大效力。为进一步提升国际法院之约束力,应在各国际组织基本法中增修接受并履行咨询意见之承诺条款。  相似文献   

8.
伊朗诉美国石油平台案是国际法院近年的一项判决,主要涉及国际法上的武力使用问题.本案判决包含了重要原则:一国因自卫而使用武力的前提是受到他国的武装进攻,同时自卫必须符合必要性和相称性原则.这一原则的重申对于降低武装冲突的烈度有积极意义.另外,此次判决对国际法上武力使用制度的一个巨大贡献就是在判断一国是否受到他国武装进攻时,首次清楚地采纳了累积效应方法.这意味着一国以武力行使自卫权的范围更加宽泛,其确立有利于各国以合法手段对付日益猖獗的恐怖主义.不过,国际法院的判决也存在不足,即在谈及自卫时,做出了一个几近和解和不全面的评断.实际上,这也反映了国际法院在涉及重大国际政治问题时也无能为力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各当事国在国际法院诉讼中频繁要求国际法院指示临时措施,有关指示临时措施的法律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对某些案件是否指示临时措施以及临时措施的具体内容方面,国际法院的法官也存在巨大分歧.本文结合国际法院近年来处理的诉讼案件,对国际法院指示临时措施的法律根据和法律性质、国际法院指示临时措施的权力和范围、当事国对临时措施的遵守和执行、国际法院指示临时措施对国际法治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朱利江 《外交评论》2006,31(5):85-90
在过去的60年里,国际法院对国际人权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法的关系方面,它认定国际人道法构成国际人权法的特别法,国际人权法在武装冲突期间并不停止适用。在国际人权公约的域外适用方面,它认定武装冲突的占领当局必须遵守相应的国际人权公约。它首次确认国际法中存在对一切的义务,并举出了一些具有对一切的义务的人权的例子,包括民族自决权、免于种族灭绝的权利、免于奴隶制的权利、免于种族歧视的权利。它还认为领事通知权是一项个人权利,而不是一项国家权利,这有利于保护个人权利。  相似文献   

11.
索马里海盗行为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影响和破坏国际海运安全的问题之一,构成了严重危害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罪行,各国都建立了对海盗犯罪行为的普遍管辖权。目前,许多国家已根据联合国的有关决议和索马里过渡政府的有效同意派军舰赴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通过分析海盗行为的成因、危害性、打的必要性以及国际合作打击海盗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打击海盗行为的有益性进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依据《罗马公约》设立的国际刑事法院,是当代国际法制从威斯特伐利亚法治模式向自由法治模式转变的重要标志,转变的同时有关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规则对传统国家主权理论提出了挑战,引起国际社会对国家主权问题的审视。国际刑事法院设立以来,对非缔约国主权的影响问题、与国内普遍管辖权的协调问题、对刑事豁免权的态度问题凸显,这也是中美等大国拒绝加入《罗马公约》的关键所在。本文立足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与国家主权冲突,以具体的案例为证,揭开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李开盛 《外交评论》2006,10(2):51-58
与其他社会科学理论一样,国际关系理论总是反映了一定的价值倾向。秩序与正义是国际关系中两种基本的价值倾向。在三种理论传统中,现实主义传统潜含着秩序追求,革命主义传统高举正义的大旗,自由主义传统则游走在秩序与正义之间。国际关系理论的客观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其中的价值倾向是否符合国际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理论批判因此也可以转化为价值批判。要建构一种完善的解释或预测理论,就需要认清国际社会发展规律,学会调适自身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2009年3月4日和2010年7月12日国际刑事法院两次对苏丹总统巴希尔发布逮捕令。虽然苏丹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缔约国,但是安理会第1593号决议,使得国际刑事法院有权对发生在达尔富尔地区的国际罪行行使管辖权。巴希尔总统虽然根据国际法享有豁免权,但这种豁免不能妨碍国际刑事法院对他发布逮捕令。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是否有利于恢复苏丹的和平与稳定,还有待检验。  相似文献   

15.
协议管辖制度已发展成为国际民商事诉讼中一项基本管辖权制度,并呈现出以下新的发展趋势:放宽管辖协议形式要件;拓展协议管辖适用范围;淡化协议法院与案件联系因素。为保证协议管辖制度的合理运用,各国均对该制度在立法和理论上作出了必要的限制。为顺应国际潮流,中国相对落后的协议管辖制度之立法和理论亟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国际刑事法院是一个追究个人刑事责任的常设性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它既不同于只处理国家间争端的国际法院,也不同于安理会特设的几个国际刑庭。其补充管辖原则表明,它对国内法院起着补充作用而不是优先于国内法院行使管辖权。国际刑事法院与联合国安理会是合作与协调的关系,但规约第16条规定安理会以通过决议的方式要求法院推迟调查和起诉这个机制存在很大的缺陷,它为政治干涉司法提供了方便之路。  相似文献   

17.
戚凯 《外交评论》2020,(2):23-50,I0002,I0003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经贸领域的域外管辖权问题进一步凸显。作为回应,美国采取了滥用域外管辖权、单方面依据国内法强行管辖他国机构或公民的政策,这种行为被称为"长臂管辖"。"长臂管辖"的形成和发展与美国霸权护持战略密切相关,是美国在国际经贸领域压制竞争对手的重要工具。美国立法、司法与行政执法部门依靠本国综合实力与政治理据,相互协作,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长臂管辖"机制。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视中国为霸权挑战者,挑起中美经贸摩擦。为了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美国在贸易与科技领域对中国实施了严厉的"长臂管辖"。这些"长臂管辖"存在严重的程序公正与透明度等问题,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也加剧了中美战略竞争。从推动全球治理秩序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中国必须坚决反对美国以霸权推行"长臂管辖"、以"长臂管辖"护持霸权的错误行为。  相似文献   

18.
国际投资争端仲裁管辖权是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机制的重要内容,是"中心"仲裁庭进行仲裁的前提条件,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对于视为外国国民投资者管辖权问题,《公约》规定的较为模糊和弹性,近年来,"中心"做扩大解释,导致与此相关的仲裁实践中出现扩张性管辖案例,直接挑战"中心"现有的运行机制,这种扩展性管辖在南美等一些国家甚至有泛滥的趋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极大负面效应。深入剖析和评价这一现象,并提出我国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家安全近年来受到恐怖主义的严重威胁,采用传统的军事打击方法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国际社会一直希望能在国际法律层面对恐怖主义犯罪进行管辖、审判与惩治。《罗马规约》明确规定了国际刑事法院对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和侵略罪的管辖权,但没有具体规定对恐怖主义罪的管辖权。把恐怖主义罪作为一个罪名纳入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范围,将在法律上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犯罪,从而最大限度地缩小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相似文献   

20.
国际机制一直是国际关系理论界的关注对象。空间是国际机制权力集中运行并发挥效果的最佳场所,通过国际机制的空间化运作,制造了国际机制的"参与者"与"旁观者",以及国际机制的"核心参与者"与"非核心参与者"这两种重要的社会类属,并使之与特定的国际社会位阶相对应。研究国际机制与国际社会的秩序、冲突之间的关系,使得在全球化时代对国际机制重新进行思考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