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影  杨雨文  王京 《台声》2005,(10):30-31
今日的浦东令世界称奇、让世人折服,短短15年的时间,浦东一改昔日的荒凉景象,以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身姿屹立在太平洋西岸,闪耀着绚丽夺目的光彩。中国看上海,上海看浦东,如今的浦东无疑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现代化建设的缩影。浦东,一片让世界津津乐道的热土。然而,15年前的浦东却并不为世人注目,一句在当时广为流传的话语“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就是最深刻的写照。难道太平洋西岸的明珠将就此淹没在一米多高的芦苇草之下吗?不,1990年4月18日,高瞻远瞩的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从这一天开始,浦东这颗东方明珠注…  相似文献   

2.
如何建设“创新浦东、和谐浦东、国际化浦东”成为人代会期间代表们的热议话题。代表们将区委“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的浦东“十一五”发展的总体要求概括成“四句话”:坚持一个统领,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一条主线,就是增强国际竞争力;抓住两大机遇,就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实现三大战略任务,就是建设创新浦东、和谐浦东、国际化浦东。  相似文献   

3.
市委八届九次全会上,市委领导多次强调,要举全市之力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要求浦东不辱使命,率先突破,建立新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郊区,是适应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和浦东:“一个作用、三个区’的功能定位,实现建设创新浦东、和谐浦东、国际化浦东战备目标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浦东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4.
中纪委驻建设部纪检组组长姚兵说,目前,我国有182座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他说,这182座城市约占全同667座城市总数的27%,哪能建那么多国际化大都市! 姚兵还谈到类似的“头脑发热”的例子:数年前,国内一座城市从南方引进300棵大榕树,要在市区  相似文献   

5.
鲁鹏 《长江论坛》2021,(1):44-50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十四五”时期推动武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城市外交是城市积极作为、推进城市国际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充分发挥城市外交的功能与作用,有利于城市外向型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本文认为,要高质量推进武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加快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应积极发挥城市外交的功能与作用,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武汉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国际化水平,增强武汉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一、浦东人才资源“环境开发”模式高速发展的上海浦东,紧跟国际社会经济最新形势,站在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舞台上,立足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实际,努力创造浦东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潮流。通过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人才流的汇聚形成的经济“洼地”,来汇聚国际国内的各类人才,真实的建设起了浦东的人才高地。特别善于营造人才聚集的环境,这便是浦东成功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一、观念造环境 1993年上海人经历了一场观念的革命,“人不能成为商品,但人的知识、技能能够成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率先在全国举办了第一场人才交流会。人才观念的革命,为浦东的人才资源市场化配  相似文献   

7.
叶国标 《半月谈》2004,(15):16-17
1990年初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听了上海领导同志的汇报后,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提出了开发浦东、打上海这张“王牌”的全局构想。在他的关心下,国务院对浦东开发作了专题调研和论证。这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向海内外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十几年过去,浦东的变化堪称又一个东方奇迹。  相似文献   

8.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21世纪的设施。”“这是我所见过的印象最深的一个发展计划,愿它给上海人民带不进步和繁荣!”“浦东发展,中国繁荣。”“浦东开发是中国同世界合作的成功模式。”──引自外国首脑参观浦东的留言册  相似文献   

9.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是上海的城市精神。经历了时代变迁,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正以她独特的魅力、宽广的胸怀、高速健康的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来从业人员慕名而来、融入其中、参与建设。企业如何在新形势、大背景下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履行社会责任?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如何创新社会管理思维,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曾凯 《中国民政》2012,(7):20-2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国际化概念在全世界被广泛接受。迄今为止我国有183个地级市提出建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国际化城市,地方民政部门大有作为。本文提出地方民政部门应以社会组织。社区建设和社会福利三项职能领域为阵地,分别实施三项计划,建立21项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是实践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功典范。服务浦东、接受辐射,是我们“九五”期间经济建设、对外开放、坚持“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机遇、挑战和要求。进入90年代,如果说世界经济正在缓步回升的话,那么,中国经济正处在为下一  相似文献   

12.
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提出建设中国的经济中心、90年代建设亚太国际金融中心,到90年代末提出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这既是上海敢于不断挑战自我的具体体现,也是世界经济与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上海提出的客观要求。温家宝总理2 0 0 3年9月在沪考察时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上海要适应新形势,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再攀新高峰,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担当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上海各级政府应具备怎样的能力,是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在社会发展和世界变化的…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人大第十一届一次会议和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郑重作出决策,把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确立为南京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它标志着南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一、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内涵和目标 南京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就是要求南京成为与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市场全面接轨,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开放度,得到国际公认的现代化城市。因此,南京必须具有对于国际经济和事务的高参与度与高开放度,对外来文化的高融合度这样一些基本的特征和容  相似文献   

14.
浦东之光     
浦东之光张友隽杨浦大桥是上海市区继南浦大桥后又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型桥梁,是开发浦东、振兴上海的重大基础设施,也是上海内环线的主要组成部分。总造价达13.3亿元。杨浦大桥全长7658米,设计车速为每小时60公里。日通过能力为4.5-5万辆机动车。通航净...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浦东     
经过10年的开发开放,浦东新区已经神奇地迅速崛起,由一片旧房简屋、苇塘阡陌之地变成了国际商贾云集、高新产业荟萃的繁荣所在,使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乃至长江流域的“龙头”效应逐渐显现。浦东的开发开放呈现出乘数效应:浦东新  相似文献   

16.
上海距全球城市有多远?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权衡日前表示,上海目前还算不上“全球城市”,尚在向以“四个中心”为框架的“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奋进。而全球城市,将是这一目标的升级版。要从国际金融中心升级为全球的财富管理的中心、运营中心、创新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向功能开发、全面开发的高层次推进,上海必将成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信息中心,并对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作为上海近邻的南通,浦东开发开放无疑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8.
浦东是上海东边黄浦江对岸的那块地方。我相信它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不寻常的奇迹之一。在短短的6年间,它便从桌面上的讨论变成一座集公路、高大办公楼、公寓楼群、学校、工厂和娱乐场所为一体的城市。巨大的电视电信塔俯视着这一切。它400多米高的塔身直指天空,好象在说:“天空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   

19.
自从1993年代表德国 FESTO公司来上海浦东选址设厂以来,裘华徕就再也没离开浦东。他说:“如果现在要我重新在中国选址,我还会选在浦东。” 自称是小半个上海人的裘华徕先生虽然出生在上海,并且在上海长到8岁时才移居武汉,1980年才第一次离开中国,但他以前并不知道浦东这么个地方,是浦东的开放和开发吸引他来到了这里,并且在这里开创了事业的又一个春天。如今,他领导下的FESTO(中国)有限公司业务开展得红红火火,成为FESTO海外各分公司中业绩最好的一个。尽管他不承认自己是外国人,他的普通话和上海话也…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发的目标在于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对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发挥经济技术辐射作用,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起飞。 一、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态势 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重要经济腹地,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地域辽阔。长江贯通我国东、中、西部,沿江七省一市人口4.085亿,占全国人口的34.5%,面积1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5.1%。长江通过支流沟通着更为广阔的地区,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长江沿江地区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继沿海地区经济实现起飞之后,长江流域必将成为另一个改革开放的重要地区和发展的先行区,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