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秋》2016,(5)
正1915年夏末,流亡日本的孙中山吸取此前讨袁失败的教训,决定统一领导,重整队伍,在全国组织中华革命军东南军、东北军、西南军、西北军。在这四支武装中,孙中山最倚重的是中华革命军东北军(简称东北军)。在日本期间,孙中山得到了梅屋庄吉、萱野长知等民间人士的支持。孙中山一直要求日本政府支持中国革命,但均遭拒绝。袁世凯筹备称帝期间,日本政府表面上继续支持袁世凯,暗中却又联系反袁力量,两边都押宝。当时胶济铁路为日军所侵占,  相似文献   

2.
<正>维新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的康有为等人组成的保皇会,与誓言推翻满清统治的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曾发生过严重的路线分歧。最新披露的文献显示,康有为甚至曾谋划在美国暗杀孙中山。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日前有一批康有为与其女儿康同璧在1904年至1906年海外经历的珍贵手札文献,将首次在拍卖会上公开。其中关于1905年秋康有为在美国针对孙中山所制订的暴力计划详情的披露最令人关注。戊戌维新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但他主张"救出保住光绪皇帝,中国就有希  相似文献   

3.
上下求索1897年农历正月初一,王枕心出生于江西省永修县。1913年7月,孙中山领导国民党发动了反对袁世凯专制的“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被迫流亡日本。1914年孙中山召集旧部组建了中华革命党,国民党人从失败中振作起来,集结在中华革命党的旗帜下,投入新的战斗。王枕心1915年参加中华革命党。中华革命党只是一个几百人的秘密组织,远不能担当巩固共和的重任,孙中山决定再次改组。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给孙中山极大启示,孙中山于1919年10月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王枕心1918年东渡日本,在东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部读书。1922年学成归国,…  相似文献   

4.
1913年,孙中山讨伐袁世凯失败后,避居日本。当时一些人对革命前途缺乏信心,有几个自称会推算“八字”的人,想知道孙中山的出生年、月、日、时,以此卜算孙中山的命运何时否极泰来。  相似文献   

5.
19、20世纪之交的中华帝国,黑云压城,风雨如磐,似乎看不到半点希望与光明。戊戌变法失败,义和团运动失败,唐才常创自立军起兵“勤王”事泄失败,孙中山领导发动的惠州起义失败,八国联军攻陷洗劫北京……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5,(6)
国民党与苏俄、共产国际在20世纪20年代曾走过一段较为亲密的历史时期。这一阶段,国民党与西方列强关系破裂,转向亲苏从而争取苏联援助成为国民党对外政策的主要方面。从孙中山亲欧美政策的屡次尝试及其失败、孙中山联俄的内外背景和联俄的实现、孙中山联俄的过程以及如何看待孙中山的联俄,可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孙中山的联俄政策。  相似文献   

7.
武昌首义的胜利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艰苦卓绝英勇斗争的结果,孙中山创建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与武昌首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同盟会在南方发动的几次武装起义均遭失败,在革命党人处于失望、怀疑与彷徨的时候,同盟会却“收功实于武昌”。武昌首义的胜利证明了孙中山和同盟会三民主义纲领和武装反清的革命方针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意义,孙中山创立同盟会的伟大历史功绩永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8.
黄埔军校的创始人孙中山,一生都在为寻求中国的民主和解放孜孜不倦地奋斗.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晚年的孙中山转而把目光投向十月革命胜利了的邻邦俄国.他曾致电列宁:"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在共产国际代表的说服和推动下,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又与中国共产党实行合作,共同完成国民革命.正如毛泽东所说,孙中山在绝望中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孙中山欢迎十月革命,欢迎俄国人对中国人民的帮助,欢迎中国共产党同他合作.  相似文献   

9.
杨未  皮明庥 《乡音》2011,(10):40-42
爆发于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年)的辛亥革命,是一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和中国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功不可没。但它没有也不可能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在辛亥革命中,有一批中坚力量,孙中山、黄兴就是其中两位领袖人物。孙中山(1866年~1925年),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家。1905年创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1912年1月1日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黄兴(1874年~1916年),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1905年与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任庶务长。在黄花岗起义中,亲率敢死队往攻湖广总督署,招致失败。在汉口、汉阳战役中,出生入死。临时政府成立后任陆军总长。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的台湾情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水宝 《两岸关系》2006,(12):25-25
今年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回顾孙中山先生40年的革命生涯,他一直都在为祖国的统一而奔波,台湾始终萦系在他的心中。1894年,孙中山先生上书李鸿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被拒后,于11月24日到檀香山创建了革命团体兴中会。甲午战争失败后,腐败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相似文献   

11.
杨勇  章征科 《桂海论丛》2011,27(5):35-39
孙中山从辛亥革命和两次护法运动的失败以及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胜利中逐渐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革命的真正敌人,工农革命力量才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动力。因此,孙中山实现了工农观的转变:从轻视脱离工农到重视依靠工农。这一转变进而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孙中山工农观的转变是不彻底的,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6,(25)
正根据孙中山孙女孙穗芳所撰写的《我的祖父孙中山》记载,孙氏一族第七代子孙孙友松由闽迁徙到广东紫金县,成为入粤始祖。如今,紫金县仍保留孙中山一世、二世祖屋,始祖考、始祖妣墓地等文物史迹。紫金县表示将高度重视其相关文化的保存与传承。孙中山,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现中山市)翠亨村。对于孙中山的故乡在中山市可谓毋庸置疑,然而孙氏一族并非原本就居住于中山。根据孙中山孙女孙穗芳所撰写的《我的祖父孙中山》一书中记载,孙  相似文献   

13.
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六十周年,孙中山研究学会于三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八日在河北省涿县举行孙中山研究评述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联邦德国、民主德国、香港地区以及内地的学者共四十九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中外学者就一个国家、地区孙中山研究、孙中山早期和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和活动、孙中山和第一次国共合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七个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就今后孙中山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设想。会议收到了中外学者的论文共四十二篇,这里发表的山口一郎先生的文章就是其中的一篇。因原文较长,本刊作了一些删节。山口先生于一九一五年出生于我国辽宁省抚顺市,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哲学系,曾任神户大学教授,现任日本孙文研究会会长、关西大学教授,著有《现代中国思想史》(一九六九年)、《近代中国对日观的研究》(一九七○年)等书。  相似文献   

14.
各地传真     
成都民革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 10月17日,成都民革与10所高等院校支部联合召开大会,纪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大会在西南财经大学举行。会议宣读了10多篇沦义,就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三民主义实质、经济建设思想、人同世界设想、不屈不挠的革命一生等进行了理论探讨。共同缅怀了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 (朱小鑫)  相似文献   

15.
《春秋》2016,(3)
正辛亥革命爆发时,孙中山远在美国,他事先对发生于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毫无估计。但后来的事实人们都知道了,当这场影响并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革命,在讨论它的最高主政者时,起事者们多将不二人选的目标,最终锁定在了此时此刻远在大洋彼岸的孙中山身上。这样的锁定,既基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人格魅力,更决定于他此前为振兴中国而作出的献身努力——一次次武装起义。是的,这些武装起义最后都告失败,但正因为有了这些失败的累积,才最终成就了辛亥年武昌起义的成功。而孙  相似文献   

16.
董必武曾参加辛亥革命,后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其是辛亥革命的亲历者,也是辛亥革命的扬弃者.在后辛亥革命时代,董必武具有深厚的辛亥革命情结,在孙中山逝世后的几十年间,董必武对孙中山及辛亥革命依然一往情深,他参加了各种纪念活动,发表了大量文章,不仅表达了对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纪念,而且深刻总结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伟大精神和失败原因、经验教训,并使之为现实服务,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06,(Z1)
1945年8月,毛泽东在谈到蒋介石叛变革命时说“:此人历来是不知感恩的。蒋介石是怎样上台的?是靠北伐战争,靠第一次国共合作,靠那时候人民还没有摸清他的底细,还拥护他。他上了台,非但不感谢人民,还把人民一个巴掌打了下去,把人民推入了十年内战的血海。”这个“不知感恩”的人如何得到孙中山的青睐呢?1922年6月,陈炯明叛乱,孙中山被迫避难永丰舰。被自己心腹炮轰的孙中山十分痛心“:文率同志为民国而奋斗垂三十年,中间出死入生,失败之数不可偻指,顾失败之残酷未有甚至此役者。”危难之际,孙中山给蒋介石发了一封电报“:粤局危急,军事无人负…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兴中会成立前孙中山思想的基本倾向,一种意见认为,兴中会成立前的孙中山基本上是一个改良主义者;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那时孙中山虽有改良思想,但革命思想居主导地位。本文拟对此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里的反映。孙中山的早期思想,正是由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及政治条件等社会存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工民主党由革命先烈邓演达等同志于1930年8月9日在上海创建。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革命暂时处于低潮的情况下,邓演达等号召在孙中山精神指导下,团结革命民众反帝反封建,推翻剥削制度。1930年8月9日,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宣告成立中国农工  相似文献   

20.
黄权 《桂海论丛》2001,17(6):94-96
20世纪初叶 ,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在钦州曾发动了两次反清起义 ,钦州一度作为辛亥革命中心 ,为全国瞩目 ,但很快又归于沉寂 ,革命运动迅速陷于低潮。文章对钦州辛亥革命的特点、失败的原因和当时钦州政治、经济的社会背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