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宗霍     
马宗霍,湖南衡阳县人,中国现代朴学家和小学家,生于一八九七年十月十一日。他七岁入县立小学,十三岁入衡清中学,十五岁考入湖南南路师范学堂。一九一五年,师范毕业,以成绩优异,居一班之首,被留校工作。 一九一七年,宗霍以治音韵学,派赴武昌高等师范参加当时教育部所主办的注音字母讲习讨论会。一九一九年,应江苏女子师范之聘任教员。次年又任南京金陵大学附中教员。一九二一年,南京国立暨南大学聘为正式教授。  相似文献   

2.
东陆大学即云南大学前身,创办至今整70年了。值校庆来临,将东陆大学创办之初的若干情况作一介绍,鉴古可知今,或亦有益。一、创办过程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内地交通极为不便,文化教育落后。到民国初年,云南仅有由原五华书院改办的高等学堂(后改为两级师范学堂)、由原方言学堂改办的高等学堂,以及高等工矿学堂、法政学堂等几所高等学校,尚无培养现代人才的正规大学。本地学生中学毕业后若要继续升学深造,都需长途辗转去省外或国外就读。一则交通不  相似文献   

3.
《辽宁人大》2008,(5):F0003-F0003
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学校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1953年。由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  相似文献   

4.
清朝末年,久任鄂督的张之洞为了培养湖北的洋务人才,依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在湖北大力兴办近代文教事业,开办了许多新式学堂,并选派青年学生出国留学,使湖北地区迅速形成一支庞大的新式知识分子群。这些毕业于新式学堂和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完全不同于满口“子曰诗云”的旧式封建文人,而是接受了若干近代文化科学知识和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排满共和”思想。他们成为湖北地区革命政治力量中的骨干,为武昌起义做了大量工作,在革命中发挥了先锋与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大学萌芽于清末的新式学堂,但新式学堂只具有近代大学的特征,仍属于中国封建传统教育的范畴。辛亥革命对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思想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为近代中国大学的转变提供了条件。民国发布了一系列教育法令,近代中国大学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由新式学堂向真正大学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6.
清末新政期间, “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和科举制度的废除,极大的推动了新式学堂的发展,也促使少年郭沫若得以接受新式教育的洗礼.新式学堂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与传统的私塾有着很大的区别,郭沫若沐浴新学而逐渐形成不同于旧式士人的世界观和知识素养,但同时又不满意中国新式学堂的教学而为之失望、愤懑、彷徨,将求知欲望转为旧学的热爱和探究.但不管是新式学堂的旧学,还是新学,也不管郭沫若是否意识到或承认,新式学堂的教学均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文杰 《人民论坛》2011,(9):226-227
近代中国大学萌芽于清末的新式学堂,但新式学堂只具有近代大学的特征,仍属于中国封建传统教育的范畴。辛亥革命对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思想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为近代中国大学的转变提供了条件。民国发布了一系列教育法令,近代中国大学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由新式学堂向真正大学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8.
《春秋》1995,(5)
齐鲁大学是一所美国和英国基督教教会在旧中国办的大学,其前身最早为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一八六五年在登州设建的文会馆,嗣后英国浸礼会在青州设建的广德书院,一九○五年两会将之合并,在潍县东区院成立广文学堂。一九一七年迁至济南又与济南的协合医道学校、青州的神道学校合并,改名为齐鲁大学,设文、理、医三院。它是我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亦是山东大地第一所  相似文献   

9.
高志虎  周林 《台声》2002,(7):35-36
以一首《乡愁》蜚声华人世界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满园青翠、月季盛开的五月回到了他的母校——南京大学,参加她的百年华诞庆典。南京大学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后经历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更名南京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南京大学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合并,仍名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0.
我这二十年来的经历,想从小学时代谈起。当时我所进的是南洋公学附属小学,校长是沈叔逵先生。他是一位很精明干练的教育家,全副精神都用在这  相似文献   

11.
《春秋》1995,(1)
山东省著名的教育家鞠思敏先生,原名鞠承颖,字思敏,一八七二年三月三日,生于荣成县城老衙门前街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他六岁读书,二十岁中秀才,二十一岁补廪,曾在荣成县马山大疃任塾师。他任塾师期间,博得乡民的称道。三十二岁时,被县知事保送入山东省高等学堂师范馆(后改为山东省优级师范学堂)进修,三十八岁毕业,三十九岁晋京复试,中师范科举人,授七品京官衔。鞠思敏早年秘密加入同盟会,并在同盟会创办的山东公学任教,辛亥革命时期,积极参加策动山东独立和驱赶清廷官吏的活动。中华民国成立后,他任山东省高等师范学堂教务主任,第二年,升任为校长,兼省法政专门学校教员。一九二二年八月,省高等师范学堂奉命停招新生,另设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他联合同盟会会  相似文献   

12.
李然 《春秋》2009,(6):16-17
高等学府.古已有之。但把高等学府称为“大学”,在我国则是清朝末年之事。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被誉为“东方康乃尔”的天津北洋大学堂(现天津大学的前身)创立。这就是我国第一所新式大学。在当时。其头等学堂的毕业生可免试进入美国哈佛、耶鲁等著名大学。有意思的是.出任该学堂的首任督办,也就是我国的第一位大学校长.竟是素有中国“商父”美誉的盛宣怀.以铜臭之身,聚书香之气,并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确实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3.
周琦  马祖禹 《春秋》2011,(3):24-25
鞠思敏1872年出生于旧知识分子家庭,山东省荣成人。他20岁考上生员,后补廪又在家乡任职教私塾。1904年,他31岁,以县学廪生被保送到山东师范学堂(后改为山东优级师范学堂)。先生入学后被选为班长,尽职尽责为同学服务,组织发动同学学习新思想、新文化,1909年毕业。1906年,鞠思敏在刘冠三的介绍下,加入了同盟会,寻求...  相似文献   

14.
清末社会发生裂变,各种社会力量重新洗牌.在清末变革的环境下涌现出来的学生群体,突破传统士子属性,形成一个新的阶层.学生阶层主要由国内学堂学生与海外留日学生组成,两者集体意识的形成以1902年上海南洋公学学潮与1903年东京春节恳亲会反满演说为标志,学生阶层在拒俄运动中走向成熟.清末学潮的涌动、学生阶层的崛起及集体的反满倾向,标志着拥有先进文化的社会阶层开始背离满清政府执政者的意愿,对清末社会转向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一首《乡愁》蜚声华人世界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满园青翠、月季盛开的五月回到了他的母校———南京大学,参加她的百年华诞庆典。南京大学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后经历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更名南京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南京大学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合并,仍名南京大学。余光中1928年10月生于古都南京,曾就读于南大前身之一的金陵大学以及厦门大学。后历任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政治大学、香港中…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1月底,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对首批10个社区、村快乐学堂进行了考核评比。与此同时,该区筹建的三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也迎来了市联合检查组的验收。2011年以来,包河区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社区开办快乐学堂,推动活动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达标建设,在农村建设晓星小学、宋村小学、义城小学3所乡村少年宫,大力提升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7.
黄向辉 《传承》2009,(18):152-153
清末新政期间,广西涌现出一批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创建了近代教育机构,在教师的培训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都进行了改革。虽然这些"新教育"中,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色彩,但是通过对这一时期广西创办新式教育背景的分析和实际情况的考证,可更加深入研究广西近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山东大学堂     
李庆胜 《春秋》2016,(1):40-44
山东大学堂是清末在清廷扯起“变法”、“育才兴学”的大旗下,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创办的。当时,它是山东省第一所官立新式大学堂,也是我国最早的省级官立学校。它的创建,不仅揭开了山东省近代教育的新篇章,而且也带动了全国新式学堂的普遍建立。  相似文献   

19.
清末新政期间,广西涌现出一批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创建了近代教育机构,在教师的培训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都进行了改革.虽然这些"新教育"中,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色彩,但是通过对这一时期广西创办新式教育背景的分析和实际情况的考证,可更加深入研究广西近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综合大学里的法科教育和专门的法政学堂,两者相互配合构建起中国近现代高等法学教育之两翼。中国传统社会重道德轻法律,并未产生严格意义上的正规法学教育,因而无论是大学中的法科教育还是法政学堂,都是从国外移植的产物。法政学堂的出现既是晚清移植日本法律制度的一部分(法政之概念源自日本,将法律与政治等学科捆绑在一起,创建专门的法政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一体制同样源自于日本),同时又与中国传统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